中药鉴定:叶类中药的鉴定

特质识别

由于叶类中药大多质地较薄,在采集、干燥、包装、运输等过程后,一般会干瘪或破碎。

①观察大量叶片所显示的颜色或状态,是完整还是折断,是扁平还是皱缩;是黄绿色还是蓝绿色?

(2)将干瘪的药材用水浸泡使其湿平后进行鉴别。

③注意刀刃的形状、长度和宽度;叶尖、叶缘和叶基。

(4)叶子上下表面的颜色以及有无绒毛和叶脉。

⑤脉的类型、凹度和分布。

⑥叶片的纹理。

⑦叶柄的存在和长度。

⑧有无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和茎枝。

⑨叶气和味等。

⑩叶片的表面特征有时可以借助解剖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有时需要透过光线才能看到。

显微鉴定

叶片横截面

叶片横切面: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和附属物;叶肉主要观察栅栏组织的特征,根据其分布位置和分化程度判断是等面叶还是异面叶。中脉是叶的维管束,其类型和数量是区分叶中药的依据。

异平面叶的中脉横切面:

①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大部分是1层排列整齐的细胞。外壁略厚,上表皮的外平周壁常有角质层。还有表皮细胞具有多层,称为复表皮。有些表皮细胞有晶体、粘液或角质层纹理,要鉴别。医学和医学教育网的收集和整理

②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异形叶仅在上表皮下有栅栏组织。它由一至一系列长柱状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有大量叶绿体,海绵组织常占叶肉组织的大部分,细胞圆形或不规则,排列疏松。要注意叶肉组织中是否含有晶体、分泌组织、厚壁组织等。,其形状和分布都是重要的识别特征。

③中脉通常为外部坚韧的维管束,木质部呈槽形或半月形位于其上,韧皮部位于其下。叶中部分中脉维管束分裂成2 ~ 3个或更多,维管束外围有时被纤维等厚壁组织包围;有些是双韧维管束。中脉上下表皮内有几层厚厚的角质组织。

等面叶和异型叶的主要区别是上下表皮内部有栅栏组织。

叶子的表面切片

叶片表面可见表皮细胞、腺毛、非腺毛和气孔。可以看到栅栏细胞和最细的叶脉的终点。叶类中药的形态、细胞组成、排列、表面状况、壁木质化、分布密度、气孔类型、分布状况、栅栏细胞密度和最细叶脉所包围的叶肉数量也是叶类中药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叶中药部分常数的测定:包括气孔数、气孔指数、栅面比、脉岛数(这些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是常数,具有鉴别意义)。

①气孔数是指表皮面积上单位面积(mm2)的平均气孔数,称为气孔数。(用于鉴别两种远缘植物或药材)医学教育网收集。

②气孔比上下表皮都有各自的气孔,它们之间的比值称为上下表皮的气孔比。(用于鉴别两种亲缘关系近的植物或药材)

③气孔指数:将单位面积(mm2)上的气孔数换算成表皮细胞数所得的百分数称为气孔指数。叶片气孔指数的测定常被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中药。

④栅面比一个表皮细胞下栅栏细胞的平均数目称为栅栏比,在属于不同种的叶片的鉴别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⑤脉岛数(脉岛数)

脉岛是指叶脉中被最小叶脉包围的叶肉单位为脉岛。

岛状脉的数量是指每平方毫米的岛状脉的数量。

同一植物叶片上单位面积的脉岛数是固定的,不随植物生长年龄和叶片大小而变化,因此可作为叶用中药的鉴别特征之一。

粉末片剂

观察内容与表面断面相同或相似,细胞分散。除了观察表皮细胞、毛孔、毛发等。,我们还应该观察:

(1)导管有多小,主要是螺纹和环。

②纤维尺寸是否精细,是否木质化。

③石细细胞的存在、形态和分支。

(4)是否有内容物、晶体类型、形状和淀粉颗粒等。

⑤分泌组织的存在、类型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