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一些问题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节、五月节、艾节、端午节、重午节、午节、夏节。结束的意思是“开始”和“开始”,第五天可以称为结束五。在农历中,地支标志着月亮,阴建在正月,二月为基,五月至五月为午,所以五月称为午月,“五”与“午”相连,“五”也是阳数,所以在一些地方,端午节也叫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料记载来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人周朝的地方习俗:“仲夏端午,烹粟。”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和艾叶、熏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辟邪。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自2008年以来,端午节一直是国家法定假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屈原

纪念屈原,此说源于南朝梁朝吴郡《续齐之和》的记载和北周《荆楚纪年》的记载。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自尽了。死后为龙所困,天下哀悼。他每天都往水里扔五色的丝绸粽子来驱赶恶龙。也有人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了洞庭湖,却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当时下着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似乎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盛传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冤死后,成了沈涛,天下哀悼,祭祀,于是有了端午节。这个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著名的楚国人伍子胥和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到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在五战中进入楚国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杀父仇人报仇。吴王何璐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吴军士气高涨,被越国打败。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被越国屠杀,被越国收买。他被谗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虚死了。子胥,忠臣,视死如归。临死前,他对邻居们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进城,消灭吴。”然后他自杀了。夫差听后大怒,于五月五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这个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节考试与端午节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是:(1)吃粽子和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都与龙有关。粽子扔到水里经常被龙偷走,而赛龙舟。(2)人种穿越与古代吴越的关系尤为深厚,除此之外,吴越人还有不断纹身以“形似龙”的习俗。(3)五月初五用“彩丝扎臂”的古代民俗,应该是“如龙”纹身习俗的遗迹。

邪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为邪日。相传这一天邪气当道,五毒同时出窍。据《礼记》记载,端午节起源于周朝的兰花浴。《吕氏春秋》中的《仲夏》规定,人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郑潇》记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大戴礼》中记载“畜兰是五月五日洗澡”,还有很多传说认为重五是洗澡驱邪的忌日。《史记·孟尝君列传》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诞生于5月5日。他的父亲要求母亲不要生他,认为“五月生的孩子,比一家人还长,对父母不利。”《风俗通》失传,“相传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作者王充也有描述:“正月、五月为忌;正月五月杀父杀母,不可。”东晋大将王镇恶,生于五月初五,祖父赐名“镇邪”。赵霁,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从小被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将五月初五视为恶日是一种普遍现象。可见,自先秦以来,这一天就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这样,这一天插菖蒲、艾叶驱鬼,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避疫,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人们也避开“端午”这个禁忌,称之为“龙舟节”。

关于夏季至日,持此观点的刘德谦在《端午节》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因和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趣谈:(1)权威著作《荆楚隋记》中并未提及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而是在《夏季至日》中写的。至于赛跑,隋代杜太清《玉烛集》将其列为夏季至日上的娱乐活动,可见未必是为了打捞投江的大诗人屈原。(2)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踩百草”、“斗百草”、“采药”,与屈原无关。(3)《季华礼》中对端午节的第一种解释是:“阳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又可称为仲夏节。因此,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夏季的至日。争议颇多,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杰出的人格和艺术,人们愿意把这个纪念日归功于他。

纪念女词人秋瑾:秋瑞熊,号建湖夏,小顾,浙江绍兴人,自幼善作诗、词、歌、赋,爱好骑术、剑术。她被称为木兰和秦良玉。28岁参加革命,影响很大。策划起义时被清兵逮捕,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宣恒口英勇牺牲。后人为了赞美她的诗歌,悼念她的英勇事迹,便与诗人节合并纪念她,将诗人节定为端午节,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编辑此段]端午节昵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得最多,达到20多个,是别名最多的节日。比如有端午节,端午,端阳,重阳节,重阳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嫦娥节,普杰节,端午节,玉兰节,粽子节,午时节,女儿节,迪拉节,诗人节,龙舟节,午时节,元宵节。

端阳节,据《荆楚春秋》记载,叫端阳节,是因为仲夏爬山,太阳当空的时候是仲夏,它的第一个下午是太阳下山时天气好的一天。

中秋节,中午,属于十二个分支。在农历中,五月是午月,五与五是谐音,所以端午节也叫中秋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至于中天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太阳重于人,故称“中天节”。

沐浴兰花节,端午正值盛夏,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古人用曹兰汤洗澡和去污。汉代《大戴礼》说,“午后洗蓝汤”。

在解糙米节,古人在端午节吃糙米时,有一个比赛,比较每个人的叶子长短,长辈获胜,所以也叫“解糙米节”。

女儿节,《万杂记》系明、沈所列:“五月女儿节是端午节,戴艾叶和五毒符。万习俗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用小姑娘装饰,尽最大努力。已婚女性也有自己的母性。因为这叫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忌日,此时五毒已尽。所以端午节的习俗多为驱毒,如在门上挂菖蒲、艾叶等,所以端午节又叫“菖蒲节”。

[编辑此段]端午节美食习俗

粽子,最早出现在端午节,应该属于西汉的“猫头鹰汤”。引用《史记》、《武帝列传》说:“汉朝派猫头鹰到董军,五月五日,给百官喝的是猫头鹰汤。吃它是因为恶鸟。”大约是因为猫头鹰很难捕捉,所以吃猫头鹰汤的习俗没有持续下去。备案是端午节的主角——粽子,出现在东汉以后。直到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风土人情》:“五月五日,同至日之夏,...先过这两天节,再用糯米叶包好,拌小米,用纯灰汁煮。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端午节食品,叫做“甲鱼”,在晋代只是昙花一现,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唯有粽子,在《风土人情》中被称为“粽子”,成为千百年来屈原传说中最受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根据《地方风俗》记载的做法,当时的粽子以小米为主,除小米外不添加其他馅料。然而,在注重饮食的中国人的巧妙管理下,我们今天看到的粽子在形状和内容上都有了变化。

首先,就造型而言,有三角形、四边形、枕形、小塔形、圆棍形等等。粽子叶的材料因地而异。因为南方盛产竹子,所以就地取材用竹叶包粽子。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新鲜的竹叶,因为用干竹叶扎的粽子煮熟后还是会有竹叶的香味。北方人习惯用芦苇叶扎粽子。芦苇叶细长狭窄,要用两片或三片叶子重叠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千差万别,有两三斤重的巨型豆粽子,也有小巧玲珑、不到两寸长的甜粽子。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既是肉又是菜,有甜有咸。北方的饺子以甜为主,南方的饺子甜少咸多。素材的内容是最能突出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糯米做的白粽子,蒸熟了加糖吃;另一种是枣粽子,以枣和果脯为主馅;第三种是红豆沙粽子,比较少见。华北还有一种粽子,用黄米代替糯米,馅是红枣。蒸熟了,看到黄澄澄的红枣嵌在黏糊糊的小米里,有人称之为“黄金包裹的玛瑙”。

浙江湖州粽子香软,分咸甜两个品种。咸的是新鲜的猪肉,用上好的酱油泡过,每个粽子里面都是一块肥肉和一块瘦肉。甜甜的粽子里面是枣泥或者豆沙,上面是一块猪肉板油,蒸熟,猪油拌豆沙,非常爽滑可口。嘉兴“五芳斋”产的粽子特别有名。馅料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有八珍粽子、鸡肉粽子、豆沙粽子、鲜肉粽子,各有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角饺子也很有特色。先将糯米和红豆泡半天,加入胡椒面、川盐和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小汤圆。大火煮三个小时,然后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吃起来外酥里嫩,还挺有味道的。

汉族的端午节食品在甘肃和宁夏很受欢迎。把头发做成几层的扇形,每层撒上煮好的亚麻粉,表面捏上各种图案,蒸熟,涂上五颜六色。也作为礼物。流行于甘肃

广东中山鹿豆粽子的特点是圆棒形,手臂粗细。食材也有甜咸之分。甜的有莲蓉、红豆蓉、栗子蓉、枣泥;咸的有腊肉、烧鸡、蛋黄、扇贝、香菇、绿豆、叉烧。

闽南的粽子分为碱粽子、肉粽子、豆粽子。碱性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出来的。它又粘又软又滑。加蜂蜜或糖浆的冰特别好吃。肉馅饺子的材料有红烧肉、香菇、蛋黄、虾皮、笋干。厦门的肉包子是最有名的。豆包在泉州很受欢迎,是用九月豆拌一点盐,用糯米包着做成的。蒸熟了,豆子闻着香,有人就着糖吃。

[编辑此段]国外端午节

日本的端午节

日本的端午节,也被称为儿童节,是男孩的节日。在这一天,有男孩的家庭会挂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饼来祝贺他们。竖立鲤鱼旗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像鲤鱼一样健康成长,寓意中国“希望成功”。从下面看鲤鱼旗,蓝天下浮出的鲤鱼看起来像是在水中大力游动。另外,为了辟邪,把菖蒲放在屋檐下,或者把菖蒲放在洗澡水里洗澡。说到避邪,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述平国王的君主杀死了一个不忠的大臣。他死后,这个叛徒变成了一条毒蛇,不断地伤害人们。有一位贤明的大臣,戴着红蛇头,身上洒着菖蒲酒,与他激烈搏斗,终于制服了毒蛇。从此,端午节插菖蒲、抽艾叶、喝菖蒲酒流传开来,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日本人称之为“艾奇引百福,普健杀千害”。端午节的习俗是在日本平安时代之后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至今日,它和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中国在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举行赛龙舟来纪念屈原。在日本,吃粽子和柏饼主要是为了辟邪。菖蒲被用来辟邪,因为它的叶子形状像剑。其实在我看来,菖蒲是一种中药,确实可以消除疾病。在日语中,“菖蒲”和“武艺”谐音,所以日本的端午节逐渐成为男生的节日。至于端午节为什么定在5月5日,可能是从中国改过来的。虽然中国和日本的端午节有不同的含义,但中国和日本的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就说端午节吧,中国有插艾叶辟邪的习俗,日本有插菖蒲辟邪的说法;中国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日本有挂鲤鱼旗的习俗。

江陵端午祭。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在每年的端午节期间,有数百万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江陵市将这一民间节日作为其文化的象征,1967被指定为韩国第一号非物质文化遗产。13.

[编辑此段]端午诗词

5月5日(梅)

屈氏已沉死,楚人不忍。

为什么不是污蔑,而是想做一条龙?

死前恨,死后不恨。

元香碧潭水要看一看前锋。

端午节(章雷)

种族千年深悲,忠魂去了可归。

国亡于今日,世间只剩离骚。

这是端午节(北琼)

风雨终有阳,汨罗无处挂魂。

刘桦应该互相嘲笑,没有酒独自醒来。

端午节(唐·李隆基)

端午在仲夏,天晴时更长。

盐梅一直作为鼎,传唱至今。

古人留下物的痕迹,岁月悠悠。

当轩知繁花似锦,对水有清香之感。

亿万兆年共住,诸侯永盛。

忠诚,如果不被取代,会使方堃后来居上。

渡江诗(唐·赵露)

西施看着客栈门前的发动机,对端午节想了很久。

鼓动时,雷声微弱,雪微于兽头。

奔腾的海浪突出了人们的注意力,跳跃的海浪竞争着鸟儿飞回来。

龙刚不相信我,所以他赢得了冠军。

南宋时期茅毅的五首陆路游记

端午节来了,红色的石榴花开满了山村。

诗人吃了两个角粽子,高管在艾蒿上。

还忙着拿药和方子,争取今年能平安生病。

做完这些,已经是太阳西下的时候了,家里人已经准备好了吃喝,他很高兴的喝了酒。

端午节的老舍

端午节风雨满堂,村里的孩子还穿着旧衣服;

相邀携帽,敢为泥深爱草堂;

有骨肉相联没钱买酒卖品的客人;

那时候的鱼三尺,没有今天的豆子好吃。

浣溪沙宋寿司)

淡淡的汗水微微渗透了的万。明代端午沐浴香兰。

清川满香。彩色的线轻轻地缠绕在红色的玉臂上,

付晓拐弯抹角地挂着绿云桓。美女相约千年。

六个订单。正午节日

手臂上缠着老虎符号,节日也是端午节。

门前爱普绿,天空苍,风筝飞舞。

宗野香飞十里,为酒带来欢乐。

赛龙舟,欢呼呐喊,向河流致敬,吟诵君主之赋。

叹迷迷糊糊,秦吞楚。

陌生人对哭泣和淫荡了解多少?

早晚新亭落泪,泪尽凌阳。

汨罗朱江,相磊已经去世,但有成千上万的断肠的句子。

满江红。端阳前座

时间很长,天上过端午节是一种习俗。

每逢佳节,波浪上有数百只小船。

粽子包在千家万户的家中,你可以在三闾寺外背诵傅隽。

牺牲圣贤,忠义,伤害你。

强奸当道,谣言四起;被流放很难说。

叹了一口气,米罗回到了家。

志杰清正廉明争日月,其言千古传诵。

一个孩子沉入河中,一只鹤驱赶她的眼泪,是多么的苦。

菩萨侠歌陈余一

袋子里的玉米被分成四角。剪下彩丝,穿过丝绒绳。每年5月初泛黄菖蒲。主人善良正直。喜欢这个场景。什么时候去山甲玩?黄花蒿三四朵花。

渔夫敖松欧阳修

五月的刘桦非常迷人。绿色的白杨因雨水而低垂。五色新丝包饺子。金盘交割。生个范,生个双凤。是时候沐浴兰花了。菖蒲酒美丽清澈。叶子里的黄立偶尔会得。佑松太不小心,打碎了纱窗的梦。

端午节唐文秀

端午节的声音是谁?

很久以前就有传言说屈原。

嘲笑楚江的空旷,

不能直接洗。

[编辑此段]端午节谚语

不吃五月粽子,就不让被褥松。没吃过五月粽子,就不会放过那根破毛。如果你没有吃过五月粽子,就不要放过。不吃五月粽子,不进寒衣。五月粽子没吃,寒衣没进。吃了五月粽子,寒衣赚了钱。如果我没有吃五月粽子,我不敢送我的冷衣服。我没有吃五月粽子,我的冷衣服也不合身。吃了五月粽子,一百天都不够。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草。(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五。(北京)

蟾蜍蝌蚪躲在端午节。(北方)

端午节不戴艾,死了就变成妖怪了。(西北)

中午喝一口水,三年进补更好。(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离。(山西)

钱买不到5月5日干旱(山西)

不吃端午粽子,不能送寒衣;吃完端午粽子,要冻三次。(宝山)

端午节,天气炎热;五毒醒,不得安宁。(江浙)

端午节(5),请菩萨一个,背六条鱿鱼。(江浙)

这是端午节的好时光,希望老人能活到一千岁。(江苏)

端午节歇后语

端午节卖日历-过时了。

蟾蜍躲端午节——从初一躲,十五躲不过。

端午节的黄鱼——在史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