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糖为什么在国内消失

宝塔糖在国内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原材料蛔蒿在中国境内绝种。

在宝塔糖热卖一段时间后,我国在建国初期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蛔蒿的种植也迎来了致命的打击,蛔蒿本就喜欢寒冷环境生存,在炎热和干旱的气候中根本无法存活,大量的蛔蒿烂在了地里。

旱灾侵害的不仅仅是蛔蒿,还有种植蛔蒿的农民,在旱灾摧残之时,连自己最基本的保命粮食眼看也不够了,于是他们不种蛔蒿开始改种粮食,决定先保证自家安稳度过旱灾。这一次的旱灾让宝塔糖的大量积压,有了缓和的余地,在那之后农民又开始种植起来。

本以为宝塔糖和蛔蒿,会一直在中国销售和种植下去,可好景不长,气候的变故和医疗水平的发展让它们最终迎来悲惨命运。在1964年,山东地区汛期发生水涝,大片蛔蒿被淹没全都腐烂在土地里,竟连一粒种子也没有留下。

宝塔糖的推广

药品研发成功了,祛蛔药的控制情况却并不乐观。科研人员以为是药效不够明显,功能性不好,后来才发现,是推广药品时出了问题。祛虫的药品刚开始的样貌,是和大多数药剂一样的片状的,由于成分多是中药的缘故,味道也是苦的。

本身药剂苦难以下咽,再加上药片状的外观,大人可以接受,但是小孩子对着这种药,却非常的抵触。于是在医疗人员和制药商双方的沟通下,决定将药片状的药剂,改成圆锥三角状,有棱角,在药中添加一定量的食用糖和食用色素,口感变成酥糖的口感,更加符合孩子们的需求。

经过一系列改良后,味苦不好看的驱虫药,摇身一变,变成了好看又好吃的宝塔状糖果。改良过后的宝塔糖,一经推出反响巨大,那个年代的孩子,吃饱吃好都是件难事,更不要说还有糖果这种难得的小零食。

宝塔糖,一方面解决了,孩子们备受蛔虫困扰的问题,一方面也满足了孩子们吃糖果吃零食的愿望,这样的做法一举两得。由此,也不得不佩服当时医疗人员的聪明机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磷酸哌嗪宝塔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