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的原文
一个人只为自己写党八股,也没关系。如果给第二个人,数量会翻倍,已经是害人了。如果你想把它贴在墙上,或者付油印,或者登在报纸上,或者印成书,那问题就大了,而且会影响很多人。写党八股的人总想写给很多人看。这个一定要曝光推倒。
党八股也是一种洋八股。这种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了。为什么又叫党八股呢?这是因为除了洋气,还有点土气。也是一种创造!谁说我们的人民根本没有创造?
党八股在我们党内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有时非常严重。
从历史上看,党八股是对五四运动的一种反动。
五四时期有一批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民主,都是很对的。当时的运动是活泼的,进步的,革命的。当时的统治阶级用孔子的教义来教导学生,强迫人们把孔子的教义当作宗教教条来信仰。做文章的人用的是文言文。总之,当时统治阶级及其闲散人员的文章和教育,不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化的,教条化的。这是八股,是老教条。把这种丑恶的八股和旧教条暴露给人民,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这是五四运动的一大功绩。五四运动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反对八股和旧教条的斗争,也是它的一大功绩。但后来,刻板的洋文、洋教条就产生了。我们党内有些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发展了这种外国八股和教条,变成了主观主义的、宗派主义的、党八股。这些都是新八股,新教条。这种新八股、新教条,在我们许多同志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今天要进行改造工作,还要下很大的力气。这样,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主义的旧八股旧教条的生动活泼的进步的革命运动,后来就被一部分人发展成它的反对运动,产生了新八股和新教条。它们不是活泼的东西,而是坚硬的东西;不是向前的东西,而是向后的东西;不是革命的东西,而是阻碍革命的东西。这就是说,洋八股或党八股是五四运动的反动性质。但是,五四运动本身也有缺点。当时许多领导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的八股和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是很对的。但他们对现状、历史、外物都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不好就是绝对不好,什么都不好。所谓好就是绝对好,一切都好。这种形式主义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影响了后来这场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发展分为两个趋势。有些人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是* * *制作者和一些党外马克思主义者做的工作。还有人走上了资产阶级道路,这是形式主义向右倾的发展。但在* * *产党内部并不一致,有的有偏差,对马克思主义掌握不牢,犯形式主义错误。这就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是形式主义向“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党八股不是一个偶然的东西,一方面它是五四积极因素的反动,另一方面它也是五四消极因素的继承、延续或发展。知道这一点对我们有好处。如果说五四时期反对八股和教条主义是革命的和必要的,那么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批判八股和教条主义也是革命的和必要的。如果五四运动不反对八股和旧教条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就不会从八股和旧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就不会有自由和独立的希望。这项工作在五四时期只是开始,要使全国人民完全从党八股和旧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这仍然是今后革命改造道路上的一个大工程。如果我们今天不反对新八股和新教条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就会被另一种形式主义所束缚。至于我们党内某些同志(当然只是一部分同志)所犯的党八股和教条主义错误的毒害,如果不清除,那就不能激发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不能消除用不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恶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至于党八股和旧教条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以及党八股和外国教条在全国许多人中的影响,我们不能进行有力的斗争,也不能达到消灭和肃清的目的。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不需要,剥削阶级需要。这些都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我们党内的反映。中国是一个有着广大小资产阶级的国家,我们的党被这个广大的阶级所包围,大量的党员就是这个阶级的,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的尾巴入党。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狂热性和片面性,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改造,很容易导致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其表现之一就是洋八股或党八股。
清理干净这些东西并不容易。这件事必须做得妥当,也就是说,必须好好讲道理。如果推理得好,恰当,就会有效。第一种讲道理的方法,就是给有病的人一个沉重的刺激,对着他们大喊:“你有病!”“让病人们大吃一惊,浑身冒汗,然后叫他们接受治疗。
现在我们来分析党八股的弊端。我们也模仿八股文(5)的写法,想出一个“八股文”以毒攻毒,叫做八大罪状。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谈,无话可说。我们有些同志乐于写长文章,但是没有内容。真是“懒女人的缠足,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长这么空?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下定决心不被群众看到。因为又长又空,群众看到都摇头。他们愿意在哪里看?我们要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传播不好的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6月22日,苏联发动了这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7月3日发表讲话,只有《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么长。如果我们师傅写的话,那就太棒了,至少几万字。现在是战争年代,要研究如何把文章写得更短更简洁。延安虽然没有战争,但是军队每天都在前方作战,后方也在忙于工作。这篇文章太长了。谁来读?有的同志还喜欢提前写长篇报告。他们煞费苦心地写好,寄给我们阅读。但是你怎么敢看?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好?也不好。我们应该禁止一切空谈。但最主要的,也是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赶紧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女人的缠足扔到垃圾桶里。或者有人会说:《资本论》不是很长吗?那又怎样?这个好办,看一下就行了。俗话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他还说:“看菜,根据自己的情况吃。”我们做什么都要看情况,文章讲话也要看情况。我们反对空洞无物的八股,不是说什么都是空头的。虽然战时需要短文,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反对的是一篇无话可说的文章。演讲也是如此,全是空话、套话,必须制止。
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吓唬人。有些党八股不仅是空话,还装得吓人。这里的面包含有非常有害的毒素。空谈,无话可说,也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吓唬人,不仅幼稚,而且流氓。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打架。”曾经科学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怕批评,因为科学就是真理,从来不怕反驳。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表现在党八股文章和讲话中,但是怕被驳倒,所以很胆小,所以靠装吓人;我以为这种恐吓会让人们闭嘴,他们就可以“赢回朝鲜”。这种自命不凡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反而妨碍了真理。所有的真相都不会故作吓人,只是老老实实的一直走下去。在过去许多同志的文章和讲话中,经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残酷斗争”,一个叫“无情打击”。用这种方法对付敌人或敌对思想是完全必要的,但用这种方法对付自己的同志是不对的。敌人和敌对的思想在党内经常混杂在一起,正如《苏共(布)历史简读》的结论第四条所说。对于这种人,无疑要用残酷斗争或无情打击的手段,因为那些坏人就是用这种手段来对付党的。如果我们还容忍他们,那就正中坏人的下怀了。但是不能用同样的手段来处理偶然犯错误的同志;对于这种同志,必须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这就是《苏共(布)历史简读》的结论第五条所说的方法。过去,我们的同志对这些同志谈到了他们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方面,他们没有分析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只是装腔作势吓唬人。不管你是谁,装腔作势吓唬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种吓唬战术对敌人没有用,对同志只有害。这种恐吓战术是剥削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的惯用手段,无产阶级不需要这种手段。无产阶级最锐利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认真战斗的科学态度。* * *生产党不是靠吓唬人吃饭,而是靠马列主义的道理,靠实事求是,靠科学吃饭。至于通过装腔作势来达到名利地位的目的,那就更卑鄙了,不用说。总之,任何机关作出决定,发出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发表讲话,都要看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有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其他的都没用。
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不看实物而射靶。几年前,在延安的墙上,我看到这样一条标语:“工农团结,抗日胜利。”这个标语的意思还不错,但是工人的工字第二笔并没有一直写,而是转了两个弯,写了“-ㄣ-".”两个字人字呢?在右边加上三个撇号,写出单词“[任勇]”。毫无疑问,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的学生,但他要把它写在抗战时期的延安墙上,就有些令人费解了。大概他的意思是发誓不被一般人看,否则很难得到解释。* * *如果真的要在党员中做宣传,一定要看目标受众,一定要想好自己的文章、讲话、谈话、写作是为了谁,不然就坚决不被看到,不被听到。很多人往往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东西别人都很懂,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他写的、讲的都是党八股,别人哪里懂?“对牛弹琴”这句话的意思是嘲笑对象。如果去掉这个意思,放入尊重对象的意思,那只会是嘲讽钢琴师的意思。为什么不看着物体玩耍呢?更有甚者,这是党八股,就像一只老乌鸦的声音,却坚持向人民叫嚣。射箭靠靶子,弹琴靠观众。你能不看着读者或观众写一篇文章,发表一次演讲吗?我们不管和谁做朋友,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心,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还能做知心朋友吗?做宣传工作的人,没有对自己的宣传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是绝对不能讲课的。
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乞丐。上海人称之为小乞丐的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很干瘪,很丑。如果一篇文章,一篇演讲,总是那些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任何生动活泼的语言,岂不是无味,恶心,像个乞丐?难怪一个人七岁进小学,十多岁进中学,二十多岁大学毕业。他不接触人民,语言不丰富,不简单。但我们是一个革命党,为大众工作。不学习群众的语言,就做不好。现在我们有很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很无聊;没有多少人乐于看他们的文章;没有多少人乐意听他们的演讲。为什么要学一门语言,要花大力气去学?因为语言不是随便就能学好的,你得努力。首先,我们应该向人民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非常丰富,生动活泼,富有现实生活的表现力。我们很多人语言学得不好,所以写文章、做演讲的时候,没有几句生动有效的话,只有几根僵硬的筋,像个乞丐,又丑又不像个健康的人。第二,我们应该从外语中吸收我们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要抄袭或滥用外语,而是要吸收外语中好的东西,运用到自己适合的地方。因为中国原来的词汇量不够,我们现在的很多词汇都是从外国吸收的。比如今天的干部大会上,“干部”这个词就是从国外学来的。我们还应该从外国吸收更多的新事物,不仅是他们进步的理论,而且是他们新鲜的表达方式。第三,我们应该学习古代语言中的生物。因为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古代语言中的很多生物。当然,我们坚决反对用死字和典故,这是肯定的,但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应该继承。现在党八股毒害太大的人,拒绝努力学习民间的、外国的、古代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所以群众不欢迎他们无聊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种蹩脚无用的宣传员。什么是宣传员?不仅教师是宣传员,记者是宣传员,文艺工作者是宣传员,我们所有的干部都是宣传员。比如武将,不对外宣旨,但要和士兵对话,要和百姓接触。这不是宣传。这是什么?一个人只要给别人说话,就是在做宣传工作。只要他不是哑巴,他总是有话要说。所以我们所有的同志都要学语言。
党八股的第五项罪名是:甲、乙、丙、丁,开中药房。去看看中药店吧。那里的药柜上有很多抽屉格子,每个格子上都贴着药名,有当归,熟地,大黄,芒硝。这个方法我们的同志也学过。写文章,做演讲,写书,写报告,第一是大一,二,三,四,三是丑的,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等等!好在古人和外国人给我们做了很多符号,让我们开中药店很容易。一篇文章充满了这些符号。它不提问,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达赞成或反对什么。毕竟还是中药店,没什么实质内容。我不是说A、B、C、D这几个词不能用,而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现在很多同志津津乐道的这种开中药店的方法,真的是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外在标志来分类,而不是根据其内在联系来分类。只是根据事物的外在迹象,使用一大堆互不相关的概念,整理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讲或者一篇报告,这样,他自己在玩概念的游戏,也会引导别人玩这样的游戏,让人不用思考问题,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满足于罗列A、B、C、d的现象,什么是问题?问题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未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有问题的时候,总要一方面赞同,一方面反对,所以要问。提出一个问题,首先要对问题的两个基本方面,即矛盾,做一个总的调查研究,才能搞清楚矛盾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粗略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就要进行系统细致的调查研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你提问的时候也要用分析,否则面对一大堆模糊杂乱的东西,你不可能知道问题是矛盾的。这里所说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彻底的分析过程。往往问题提出来了,却解决不了,因为事情的内在联系没有暴露出来,也因为没有经过这么系统透彻的分析过程,所以问题的面貌不清楚,全面的工作做不了,问题解决不了。如果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讲很重要,很有启发性,总是要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分析,然后综合,指出问题的本质,给出解决方案。这样,形式主义也帮不上忙。因为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无头脑的形式主义方法在我们党内很流行,我们必须揭露它,以便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询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我们的工作,赢得我们的革命事业。
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处处害人。我上面说的,一方面是因为幼稚,另一方面是缺乏责任感。以洗脸为例。我们必须每天洗脸。很多人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他们要照照镜子,调查一下。(众笑)恐怕有些问题。你看,这是多么负责任啊!我们写文章,做演讲,只要像洗脸一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就不要拿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为了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一个人偶尔洗一两天脸不好。洗完之后脸上还有一两个黑点,不好看,但是没有很大危险。写文章和做演讲是不同的。这是为了影响人,但是我们的同志是随便的。这叫做把重量放在方向盘后面。很多人可以在没有事先研究或准备的情况下写文章、做演讲;文章写好之后,我不看几遍,就像洗完脸照镜子一样,就随便发表了。结果往往是“文笔千言,离题万里”,看似才子,实则处处害人。这种责任心不强的坏习惯必须改正。
第七项罪名是:毒害全党,妨碍革命。起诉书第八条是:若传播,必祸国殃民。这两条不言而喻,不必多言。这就是说,党八股如果不改革,如果任其发展,结果是严重的,可以是很坏的。党八股里藏着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毒,这种毒蔓延开来,对党和国家都是有害的。
以上八条,是我们对党八股的痛斥。
党八股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扼杀革命精神。要发扬革命精神,就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列主义作风。这种文风早就有了,只是没有得到丰富,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在我们消灭了外国八股和党的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普遍地丰富和发展,党的革命事业就可以前进。
党八股不仅在讲话中有,在会议中也有。“第一次会议,第二次报告,第三次讨论,第四次结论,第五次驳回”。如果处处时时都要遵循这种死板的程序,那岂不是党八股?在会场做“报告”时,往往是“一个国际,两个国内,三个边区,四个总部”,而且往往会从早开到晚,无话可说的人来一场讲座,显得让人尴尬。简而言之,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坚持僵化的旧形式和旧习惯。难道这种现象也不应该改革吗?
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这很好。但是,那些“转型”的人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人连“一点”都没落实,却在那里鼓吹“文化”!所以,我劝这些同志先做“一点”,再做“改造”。否则,他们仍然不能摆脱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就叫太狂妄,太有野心,不会有成果。比如那些嘴上说流行,其实小众的人,就要非常小心了。如果有一天公众中有人在路上遇到他,他会说:“先生,请指给我看。”你将组建军队。如果你是一个不仅口头提倡,而且真的想推广的人,那你一定要向现场的人学习,否则你还是无法“转型”。有些天天呼吁普及的人,连普通人的三句话都说不出来,说明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向普通人学习。其实他的意思还是少数。
今天,会上分发了一本名为“宣传指南”的小册子,里面有四篇文章。恳请同志们多读几遍。
第一篇,摘自《苏维埃* * *生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简明读本》,讲述了列宁是如何进行宣传的。其中,列宁写传单说:“在列宁的领导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俄国第一次开始把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当一个工厂发生罢工时,“斗争协会”因为在自己的团体中通过参与者,所以熟悉各企业的情况,立即发出传单和社会主义宣言进行回应。在这些传单中,工厂主虐待工人的事实被揭露,工人应该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以及工人的要求被陈述。这些传单揭露了资本主义有机体的真实事实,工人的贫困生活,工人从每天12小时到14小时的过度繁重劳动,以及工人缺乏权利。同时,在这些传单中,提出了相当多的政治要求。”
是“很熟悉”!就是“什么都不透露”!
1894年底,列宁在工人巴布什金的参与下,写了第一份这样的传单和给彼得堡塞米尼科夫工厂罢工工人的一封信。
写传单要找熟悉情况的同志商量。列宁在这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文章,做工作。
“每一张这样的传单都极大地鼓舞了工人们的精神。工人们看到社会主义者帮助他们,保护他们。”⑼
我们赞成列宁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按照列宁的精神去工作。不是空话,里面什么都没有;不是漫无目的,不是看着对象;也不是自以为是,自吹自擂;而是像列宁那样去做。
第二篇文章摘自季米特洛夫⑽在第七届国际* * *大会上的报告。季米特洛夫说了什么?他说:“我们应该学会用为群众事业而战的战士的语言对群众说话,而不是用书本上的公式。这些士兵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都反映了数百万人的思想和情感。”
“如果我们不学会说群众理解,那么群众就不能理解我们的决议。我们并不总是善于简单、具体和用大众熟悉和理解的形象说话。我们还没能抛弃我们烂熟于心的抽象公式。其实你只要看看我们的传单、报纸、决议、提纲,就知道这些东西往往是用这样的语言写的,连我们党的干部都这么难懂,何况普通工人。”
最近怎么样?这难道不是对我们问题的一针见血吗?是的,党八股在中国和国外都很普遍。(笑声)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季米特洛夫同志的指示,尽快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真正理解下面这个最起码的规则,把它当成一条法律,一条布尔什维克的法律:当你写作或讲话的时候,总想着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明白,相信你的号召,决心追随你。想想你为什么写作,和谁说话。”⑾
这是* * *为我们开出的药方,必须遵守。这就是“规矩”!
第三篇,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给《北斗》杂志的回信⑿,讨论如何写文章。他说了什么?他列举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现在我拿出几条来说说。
规则一:“关注各种事物,多看,没看到就写。”
说的是“各种注意”,不是一回事。讲的是“多看”,不是只看半眼。我们呢?不就是和他正好相反,看了一点才写吗?
第二条:“不会写就不要硬写。”
我们呢?我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非要大写收起来不是很明显吗?不调查不研究就“拼命写”是不负责任的。
第四条:“写完后至少看两遍,尽量删除不必要的字、句、段,这不可惜。我宁愿把可以当小说的素材收缩成速写,也绝不把速写素材拉成小说。”
孔子提倡“思惟”[13],韩愈也说过“思为处事之道”[14],这是古代的事情。现在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想三四遍是不够的。鲁迅说过“至少看两遍”。最多是什么?他没有说,我还不如把一篇重要的文章看十遍以上,仔细删了再发表。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事物曲折复杂,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得当;这里的粗心是指你不知道最起码的大惊小怪的知识。
第六条:“不要创造除了你自己没人懂的形容词。”
我们创造了太多东西。总之,我们谁都不了解。句法长达四五十个字,全是没人懂的形容词。很多口口声声支持鲁迅的人,其实就是在反对鲁迅!
最后一篇是中国生产者党六届六中全会宣传的民族化。1938年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当时我们说:“谈马克思主义而没有中国特色,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反对空谈马克思主义;生活在中国的共产党员,必须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
“外国八股必须废除,空洞抽象的转折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歇息,取而代之的是清新活泼的中国风格,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割裂开来,是完全不了解国际主义的人的做法,但我们应该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的一些严重错误应该认真克服。”⒂
这叫废除洋八股,实际上有些同志在提倡。这是空洞抽象的转身少唱,但有的同志坚持多唱。这个地方叫教条式休息,有的同志却叫它起床。总之,很多人对六中全会通过的报告充耳不闻,好像故意反对似的。
现在中央决定了,要彻底抛弃党八股和教条主义,我讲了很多。希望同志们考虑分析一下我说的话,同时也分析一下对方自己的情况。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自己,把自己思考过的东西和身边的知心朋友、战友讨论清楚,才能真正摆脱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