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原名和代表作是什么?

名字叫谢的很灵活。板桥是他的昵称。他生于1693年,死于1765年。他的祖籍在江苏省扬州市兴化县。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擅长诗歌、写作、书法和绘画,尤其是竹画。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在他的“三绝”诗、书、画中,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作品,甚至他的创作理论也颇为奇特。他总是发消息,说他的作品是“掀天揭地的文章,惊雷电击的文字,诅咒鬼神的文字。没有一幅画是从来没有过的,在普通人眼里也没有。”因此,他也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王、黄慎、金农、高翔、李益、、李、)在政治态度、生活方式、书画创作等方面与当时的社会风俗有所不同。他们个性鲜明,作品独具匠心,书画形成了“扬州画派”和“扬州八怪”。

郑板桥一生经历了三个皇帝。在科举道路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康熙是秀才;雍正举人;甘龙四十三岁时中进士,也就是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五十岁,任范县知府,后调任魏县。后来因为触动老板赈灾辞职,住在扬州,靠卖画为生。

“很难被迷惑”是郑板桥的名言。板桥的“难得糊涂”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相传清十六年(1751),郑板桥在山东威县(今潍坊)任县令多年,当时威县属莱州管辖。他早就听说莱州郊外的文峰山上有一座“郑文公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公务繁忙,他一直没有时间去拜读。9月19日,郑板桥去莱州办理业务。时间还早。得到指示后,他爬上了山,发现了这个纪念碑。如果他得到了宝藏,就会专心欣赏和研究,直到夜幕降临,碑上的字迹再也看不清楚,只好作罢。当他清醒过来,在黑暗中环顾四周,他感到很尴尬。下山的路不熟,他下不去。但是我们怎么能在这荒山里过夜呢?想了很久,突然发现山上有灯光。于是,他在黑暗中朝着光亮的方向走去。当他到达时,他看到了一所房子。他喊开门,开门的是个老头。他宣布了自己的名字和目的。看来主人对他早有耳闻,热情欢迎。饭后,两人聊了起来。从国务到民政,非常投机。最后,主人建议他有一个砚台,但没有砚台名,所以他让郑板桥留在墨宝。他欣然同意。主人拿出一块长方形的巨砚,准备好笔、墨、纸。郑板桥想了想砚台的内容,对主人说:“你看,我就是想和你谈谈,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店主说:“哪里谈得上你的名字?我只是个糊涂老头。”郑班于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大师看了,心里很感动,于是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在乾隆朝做了几年官。后来因为不满权力斗争、勾心斗角等腐败现象,无力回天,于是辞职隐居山林,颐养天年。听完之后,郑板桥觉得他的意图还没有完成。看到四个字下面还有一片空白,他写道:“聪明难,糊涂难。从聪明变糊涂就更难了。放手,退一步,现在心安理得,不是为了以后得到回报。”

“很少糊涂”这个词是一个愤怒的词,也就是说,一个清醒的人永远无法习惯当时世俗的黑暗,只有让自己糊涂起来,才能避免无所事事。但是老实人总是迷茫的,所以迷茫更难。

郑板桥想糊涂又糊涂,原因是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不能糊涂。

本来装糊涂不糊涂就很难了。尤其是在迷茫和清醒的时候,这方寸之地不太好把握。所以板桥感叹“难得糊涂”!“很少迷茫”这个词包含了很多遗憾、叹息、沉重、悲伤、不满和抱怨。

所以“稀里糊涂”的智慧其实包含了一种世故,或者叫应对技术。当人们身处险恶境地,对此束手无策时,“迷茫”的智慧就能起到应对时局,摆脱困境的作用。它也可以包含许多悲伤和沉重。

郑板桥的《罕见的困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学的、明智的启示。其实“难得糊涂”是哲学家面对一切众生的执念而机械制造的智慧。就像禅宗的诵经,需要用心去体会。板桥想让人们认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太世故,太善于获取利益,不要一味的争斗,不能总是放下名利。一点点“浑浑噩噩”可以让人获得一种平静,一种放松,一种大度,一种闲适,一种自由。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说法成了珍宝,所以当时很多学者、达官贵人、大商人都恭恭敬敬地把《难得糊涂》这本书作为横幅,挂在大厅上,作为座右铭、警句。

清正廉洁为民是郑板桥为官的准则。50岁任山东范县知府,后调任魏县(今山东省潍坊市)知府七年。在任期间,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例如,在饥荒之年,他日夜调查人们的感受。为了救人,他来不及向上级申报,果断打开粮仓救助灾民。再比如,他曾经“捐诚不亏”,用自己的工资为穷人纳税。为此,他写了许多诗,如《逃离饥荒》、《还乡》、《孤儿》等,都是忧国忧民的佳作。

郑板桥做官很谨慎,担心自己会在不了解民情的情况下做错事。他为官一任,一心报国,对人民有德,关心人民,同情人民。这些思想在他的诗《画竹在魏县署》中表露无遗。

“衙斋卧听簌簌竹,疑是民间疾苦之声。曹州县的一些小官总是在意他们的感受。”

他住在县衙,夜不能寐,听到风吹竹的沙沙声,引发联想,想到民间疾苦;他还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县令,无力解决百姓的问题,但百姓的疾苦却重重地附在他的心上。

郑板桥任魏县知府时,为了帮助灾民度过荒年,大力造城、削塘,以工代赈,吸引饥民吃饭、上班;为了封当地浩坤粮仓,让城里大户开工厂熬粥轮流供应,拯救了无数灾民。这些成就在郑板桥的代表作《修季承》中有详细的描述。

《修城记》中的碑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天地有春,必有秋,国有治,必有乱。”板桥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部:“魏县滨水,名为殷府。一旦有事,欲狼吞虎咽者,首在魏。”对魏县的公正评价和修城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县里先发起的。第一城建者六十尺,钱数总额三十六万。”板桥以身作则,带头捐款修城。第四部:“其余各款,各修各功,县里一件事也不办。”板桥用“承包责任制”的方法,分段修城,而他保持干净,一尘不染。《修城记》只用了200多字,全面阐述了修城的目的和意义。这个修城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辞职隐居是郑板桥的最终归宿。郑板桥任知县时,为民打官司,赈济灾民,如实报告灾情,减免农民一切赋税,并开放国库发放粮食救灾。然而,由于其他地方官员为了邀功而隐瞒灾情,郑板桥是一个正直的官员,拒绝生病。最终因为他的救灾而受到“大官”的指责和大家族的反对。他也深深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不得不“放一放,退一步”。于是,乾隆十八年(1753),他愤然辞去县令,回到家乡扬州,时年61岁。他去做官的时候,魏县的百姓含泪出城,让他深受感动。板桥送别威县父老,曾在竹简上画了一首诗,说“把黑纱一扔,就凉了。”写一根细竹,在秋风河上当鱼竿。"

作为地方官,板桥离开范县时一尘不染,告别魏县时两袖清风,实在难能可贵。因此,在他离开后的许多年里,威县的人们在他们的家中提供他的画像,以表达他们的钦佩。

郑板桥回到家乡江苏兴化县(今兴化市),短暂停留后,到扬州生活,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擅长绘画,尤其是竹子。画完一幅得意的画,他喜欢写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也经常描写相关的事情或者引起一些讨论。他的题画诗很有特色。与画作搭配,珍珠完美,相得益彰。语言清新朴实,语句生动形象;哲理警句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珠联璧合,莹莹生辉。或写兰花、竹子,或写菊花、石头,充满情感和风景,渗透着画家强烈的情感意识,读来回味无穷。

为什么郑板桥愿意画竹子?这是因为竹子有很多可爱的东西。它有一个绿色的美丽的外观,可以观看;它的嫩枝可以食用,树枝可以做器皿,叶子可以做药材,有很多实用价值。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可以用来比较性格的特征:空心树枝,称为“谦虚”;该段是直的,称为“强段”;霜后不褪色,风中傲雪,有耐寒伦理;无口臭,无虫蚁,品行端正;诸如此类。于是,竹子成了人们理想品德的象征和寄托,被称为“君子”,被视为“良友”,于是文人画竹子成为一种潮流。

郑板桥的竹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宋代人文的丰富,也不同于元代吴镇的丰富,而是简单、工整、粗犷、浑厚。他用简单的笔来表达他的精神和魅力,以及他自己的思想和性格。笔墨越简单,就要求越准确、越精炼,就要求越高度概括和集中,就要求越夸张和突出。收到“一比一”的艺术效果,一定是别出心裁,苍凉的。郑板桥为追求这一境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写了一首题为《竹》的诗,说:“四十年来,他画竹枝,昼思夜想。赘删皆薄,画生而熟。”他一边创作,一边思考,删除了无数只露表象的枝干,保护了那些能传达神韵的苍劲美丽的叶子,不断在作品中呈现新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常常对新奇不熟悉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成熟,这种成熟揭示了艺术家自己“画竹枝四十年”的艺术经验,总结了艺术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