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脑胀、乏力、多梦(整夜),偶尔失眠。我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

全球哮喘防治倡议、变应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ARIA2008修订更新)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实践概念:由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或腺样体肥大或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过敏患者或儿童的家长应与医生建立有效且相对固定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沟通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目前,针对单纯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不彻底性,提出了非药物抗过敏益生菌来调节过敏体质的平衡。建议补充抗过敏益生菌组成的康敏源颗粒,通过抗过敏益生菌康敏源调整过敏体质,为解决以下常见过敏问题打下基础!

网站边肖在一些专业网站上搜索了一些关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常遇到的问题的资料,整理后总结出以下常见问题。系统回复如下:

1,减药问题:

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支气管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和腺样体肥大通常需要稳定3-4个月才能减少治疗。减少是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同时也需要相应的辅助方法来调节过敏。药物控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同时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康敏源,纠正免疫紊乱。调整过敏体质可以帮助患者轻松解决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减药问题。抗过敏益生菌康敏源辅助减药的方法是从有药无症状状态到低剂量无症状状态,再到无药无症状状态。如果减药太快,病情会复发,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通常每三个月评估一次病情,咨询医生或结合缓解期过敏性鼻炎的稳定状态决定是否减量。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过敏性鼻支气管炎的患者和儿童,需要2-3年的时间来持续减少剂量和维持治疗,而单纯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至少需要治疗4-6个月。阿司匹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心病)、顽固性哮喘和激素抵抗型哮喘需要的时间更长。

2.复发或初期疗效不佳的问题:

严格遵医嘱,按医嘱慢慢减量,病情就不会复发了。疾病复发通常与接触过敏原(吸入或食物)、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化学气味或刺激性气体、温度(寒冷)和湿度变化、雾霾有关。其次是治疗不规范或脱节,如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差或剂量不足或某些原因减量过快。也可能与免疫治疗(非药物抗过敏益生菌康敏源降低IgE免疫治疗)或脱敏治疗失败有关。关于疾病容易复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或儿童的治疗方法变得不规范,药物吸入不到位和吸入剂量不足,辅助方案如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康敏源,是哮喘、鼻炎或腺样体肥大复发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仔细想想,在雾化药物(微克级药物)总是吸入不畅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全面的控制上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经鼻吸入时,应在鼻腔通气时吸入,吸入前用生理海水鼻腔清洗器15分钟清洗鼻腔。特别是鼻腔一定要用生理海水鼻腔清洗器冲洗鼻腔,否则吸入的药物容易粘在鼻腔内,明显影响药物与黏膜的接触,导致疗效不佳。

3、吸入激素的副作用:

因为吸入微克级微量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控制过敏性哮喘最快最有效的常用方法,而且主要通过局部治疗吸收,所以吸入激素的副作用很少。当正确使用推荐的治疗剂量时,未发现吸入布地奈德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作用,也未发现类似库欣综合征的副作用,如水肿性肥胖、骨质疏松和多毛症。据英国一项为期两年的吸入性布地奈德临床观察,结果证实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高。①口服吸入后及时漱口(应压口一次),将漱口液吐出是避免口服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全身副作用的关键措施。少数患者可出现声音嘶哑,应采用咽喉含漱法漱口。极少数孩子偶尔会出现鹅口疮,也与吸入后没有及时漱口有关。②对于鼻吸入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患者,药物在缓慢深吸气时可能会沉积在咽喉部,所以鼻吸入后最好及时漱口,也最好用棉签蘸生理盐水冲洗鼻前庭(即鼻孔③用于3岁半以下儿童

4.关于抗过敏药的副作用:

第一代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菲等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不能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长期大剂量治疗,而第二代抗过敏药(如顺铂、氯雷他定、特非那定、西替利嗪、酮替芬等。)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国外已逐步停用。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第三代抗组胺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适合长期使用,副作用极少,是国外先进国家最常用的药物。注意(左西替利嗪不是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不是氯雷他定。虽然有一字之差,但是副作用要差很多倍。注意识别)

5、治疗期间的感冒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黄痰或浓黄鼻涕或发热,一般伴有呼吸道感染或感冒。过敏体质的孩子尽量不要用抗生素(因为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不是首选,二来过敏体质的孩子用抗生素副作用更大)。当患者出现鼻黄、鼻塞或感觉流鼻涕时,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装置冲洗鼻腔,滴鼻时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每侧2滴),平躺在床尾,头部向后伸出床尾,鼻孔朝上,轻轻滴鼻2-5分钟,避免进药时有苦味。发烧38.5度以下可以酒精浴,发烧38.5度以上可以吃退烧药。绝大多数感冒经过上述非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后,几天内即可缓解。如果治疗后仍无缓解迹象,应去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偏高,说明血象通常偏高,可能是细菌感染。你应该考虑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血象低淋巴细胞高可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只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其次,如果反复治疗仍未治愈,应考虑支原体感染。如果支原体抗体阳性,可考虑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治疗(阿奇霉素有心脏副作用,慎用)。治疗呼吸道感染或感冒期间不应随意停用布地奈德或抗过敏药物,而应停用免疫调节剂(如玉屏风、脾肽、胸肽、参芪颗粒等。)发烧的时候可以暂停。感冒后恢复期咳嗽或鼻塞症状会加重。加一次布地奈德按压,可以清除鼻涕或干咳,一般不用太多药,一周就可以恢复。黄色鼻涕或黏鼻涕的处理同上。

6.有家长问到腺样体萎缩了,但扁桃体还是很大的问题。因为扁桃体是张着嘴呼吸引起的慢性肥大,细菌病毒或过敏原是通过口腔吸入的,所以在腺样体接受萎缩治疗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不张着嘴呼吸,慢慢恢复。这种慢性扁桃体肥大不同于急性扁桃体炎的肥大,通常药物效果并不好,只是需要时间恢复。

7.脱敏疗法和免疫疗法的时间和疗效:

通常脱敏治疗需要2-3年,所以需要坚持治疗。脱敏疗法和免疫疗法并不能治愈过敏体质,而是通过改善过敏体质来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虽然很难根治,但有根治的作用,能有效改善病情。脱敏疗法包括舌下滴给药和注射给药。免疫疗法多采用口服疗法。通常年龄在4岁以上,主要对尘螨过敏的患者适合进行脱敏治疗。免疫治疗(包括中药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适用于儿童和2岁以上的成人,也需要至少3、6个月的治疗。成人的免疫治疗需要更长的时间。免疫治疗药物通常没有或很少有副作用。脱敏治疗的副作用很少。

8、治疗问题:

过敏性疾病是由过敏体质引起的,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每个人的疗程因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不同而不同,如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并发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炎,甚至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腺样体肥大、湿疹等,所以具体疗程长短不一。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治疗方案都是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疗程和几个疗程的长短因病情而异,而且这个方案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连续过程,所以需要医生、患者和患儿家长的密切配合。

9、免疫调节在过敏治疗中的特殊意义:

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唾液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组合成康敏源益生菌,创造了一种新的非药物抗过敏微生态免疫疗法。

过敏是破坏免疫系统的隐形杀手。反复过敏可高度激活人体免疫细胞,诱发各种炎症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儿童湿疹、药物、化妆品、食物、花粉过敏引起的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研究表明,过敏体质的人唾液乳杆菌数量远低于健康体质的人,这是产生过敏反应的前提条件。人体内唾液乳杆菌缺乏会使血清中IgE抗体升高,脾细胞IFN-γ分泌不足,从而诱发皮肤和黏膜的各种过敏反应。台湾东裕生物技术博士苏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唾液乳杆菌数量充足,连续接触过敏原后不会出现过敏反应;补充唾液乳杆菌与过敏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

台湾省四大医学中心通过对过敏儿童定量补充唾液乳杆菌证实,1有助于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产生;2.有助于促进脾细胞分泌IFN-γ。补充3个月后,过敏儿童唾液杆菌数量基本达到正常值,随访显示过敏儿童3年内未出现过敏反应。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是从健康儿童消化道中提取的天然菌株,安全高效,可用于婴幼儿和孕妇补充。台湾省东宇生物科技研发的保健食品:康敏源益生菌,主要由唾液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粒,大大降低了过敏的个体差异。这种抗过敏益生菌已经在大陆上市,这种产品不能代替药物。

10,习题:

运动是增加体质和身体抵抗力的重要措施,配合免疫或脱敏疗法,可以互补改善过敏体质。适合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或儿童的运动包括游泳、晨跑、太极拳、瑜伽、气功、放松羽毛球、呼吸体操和广播体操。游泳比较温和,既能锻炼体质,又能调节呼吸运动和耐寒运动。但是过敏体质的人往往对消毒剂过敏,游泳池一般都是上午消毒,所以最好是下午或者晚上游泳。瑜伽、气功、太极拳也可以调整呼吸运动和耐力运动。其他运动,如晨跑、羽毛球,心率不要超过100次/分钟。

11,饮食问题:

轻度过敏的食物无需严格忌口,应遵循少吃、新鲜、加热的原则。少吃(关键是控制食量)可以产生耐受性(抗体),逐渐不再过敏。比如对牛奶过敏,可以先每天吃1毫升,第二周每天吃2毫升,第三周每天吃4毫升...如果对某一剂量过敏,可以减一剂,一期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不要吃冰箱里的海鲜,吃新鲜的不要生吃。对于一些能诱发严重过敏且不常食用的食物,要避免食用,如芒果、蚕蛹、荞麦、桃子等。过敏患者不宜吃太辣的食物。咳喘患者不宜吃甜、咸、寒的食物。给孩子吃冰淇淋和冰糕,可以吃,但是一开始要少吃。比如第一周每天吃1/8冰淇淋或冰糕,第二周每天吃1/4冰淇淋或冰糕,让孩子逐渐适应,增加耐寒能力。

12.结论

孩子病情的变化往往需要家长的耐心和长期的细心观察,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治疗方案中药物剂量的变化和增减往往是由医生判断决定并由家长实施的,这就需要家长和医生有一个更加有效和固定的沟通渠道。目前大部分医院一个病人只看几分钟的病,门诊往往会改变医生的看病模式,这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慢性病的持续观察、长期治疗和精准减量非常不利。遗传性过敏体质倾向的孩子,在过敏症状出现后,就应该开始注意过敏体质的调整。非药物免疫调节可以在平日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康敏源调整过敏体质,帮助减轻过敏表现,预防过敏,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