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济纯中药治疗失眠。
此患者左脉强,舌质红,口苦口干,易出汗,失眠多梦,皆因肝胆郁滞,心肝阴虚所致,治法从少阳。胸闷、心悸、早搏频繁,多由痰饮引起。其病因有肝胆郁热,痰饮上冲,肝魂难藏,心阴虚。
药物: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大黄、桂枝、茯苓、龙骨、牡蛎、珍珠母、百合、生地。7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服用7剂后,早搏明显减少,失眠消失。以四逆散、生脉散加减治疗。经过半年的随访,早搏和失眠没有复发。
首先,西医所说的心律失常是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因此,我们认为,凡是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都可以根据中医的“心悸”、“怔忡”进行诊断和治疗。
首先,西医所说的心律失常是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因此,我们认为,凡是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都可以根据中医的“心悸”、“怔忡”进行诊断和治疗。
最早的中医典籍《内经》中仍有心律失常的记载。比如“怦怦”“怦怦”“怦怦”都是类似心悸症状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书中正式提出了心悸、惊悸的名称。如《伤寒论·太阳病与脉象辨证论治》中提出“伤寒、生脉、心悸,炙甘草汤为主治。”作为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影响至今。心悸之名的记载最早见于方继生:“夫为心悸,此心不足。”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两虚,或痰瘀互结,导致失养,心脉不畅,烦躁不安,心跳加快,惊慌失措,不能决断。心慌发作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头晕、气短、晕厥;脉象要么数,要么迟,要么不规律。心悸包括惊悸和心悸。
发病部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为心为君,“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脾不生血,心不足,心神失养;心悸可因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心神不宁,或肾阴不足,心火不摄,肾阳不足,心阳失于温热;肺气虚不能助心治结,心脉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气滞成火,都使心脉不通,心神不宁,出现心悸。
其病因病机包括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胆小怕事、饮水阻络。最常见的是瘀血阻络。一般来说,中医主要分为虚证和实证,实证多被认为是气滞血瘀、痰湿郁结、肝胆郁结。虚以气血不足、心阴不足为主,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心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脉络不畅、瘀血内阻,是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病机。因此,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多变,治疗方法有滋阴养血、泻火安神、宁心安神、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清热养血等。所有治疗方案均根据临床辨证加减。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诊治独具特色,主要以整体观念为主,并根据患者的气血阴阳和五脏六腑进行调整。治疗采用改善供血不足、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中药。中医更注重情绪的调节。很多心律失常,尤其是功能性心律失常,通过调节情绪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调节情绪,避免恐慌、焦虑、愤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关键。
在现代医学对中药原理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很多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对心律失常有效的中药。比如黄精、党参可以改善冠脉血流量,丹参、三七可以改善缺血状态,甘松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如沈宋养心胶囊,加入酸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龙眼肉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止悸复脉的功效。稳心颗粒也是目前众所周知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药物组合物中党参和黄精合用,益气养阴。三七活血化瘀,止痛;琥珀和甘松行气活血,镇静安神,诸药合用,起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还用补心气口服液、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治疗心律失常。所以凡是能补益心气、心血、安神定志的东西,对心律失常都有作用。临床上需要辨证施治,一定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