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第75课“肾炎灵”白茅根
白茅根又名白茅根、白茅根、毛根、甜根、毛根、白茅根、甜根,味甘,性寒。入肺经、胃经、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水通淋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吐血、鼻衄、血尿,以及发热、烦渴、黄疸、水肿、淋证等症状。白茅根味甘、寒,长于清热利湿,能清除肺胃积热。现代临床常用于发热、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证候。
现代研究表明,白茅根中含有高良姜素、欧前胡素、铁烯醇、杂树萜醇、西米杜鹃醇等三萜类化合物,还含有可溶性钙、葡萄糖、蔗糖、少量果糖和木糖、钾盐、胡萝卜素、叶绿素、白头翁素、棕榈酸等营养成分。其煎剂可提高乙肝表面抗原的阴、阳转换率,具有一定的抗肝炎作用,可提高乙肝患者的治愈率。白茅根状茎富含可溶性钙,可缩短血浆复钙时间。还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抑制痢疾志贺氏菌,具有抗菌作用。白茅根中含有钾盐,具有利尿作用,对急慢性肾炎的少尿、血尿、水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果肉汁中还含有大量多糖,可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人体三高,非常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此外,白茅根还能促进凝血,补充体液,生精止渴,消炎止痛,有降低不良反应和止呕的作用,对咽喉肿痛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含有特殊化合物,还能抑制新陈代谢,延缓运动,有镇静作用。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白茅根的食疗偏方:
1、白茅根排骨汤:排骨250克,白茅根60克,胡萝卜50克,山药50克,玉米100克,盐适量。将排骨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去血沫,取出洗净备用,白茅根洗净切段,胡萝卜、山药、玉米洗净切段,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500ml,用武火煮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吃肉喝汤,清热生津,利尿。
2.白茅根粥:鲜白茅根200克或干白茅根60克,胡萝卜30克,山药50克,粳米250克。先将胡萝卜、山药洗净切块备用,然后将白茅根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1200ml水,煎煮半小时,去渣,再加入洗净的粳米、胡萝卜、山药、糯米。每日服用1-2次,持续1周,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3、白茅根糖浆:菱角100g,白茅根50 g,甘蔗200 g,胡萝卜50g,将上述食材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水1500ml,早晚各煎一次,共7天,可清热凉血,止咳利咽。
白茅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物,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营养丰富,药用广泛,易做成菜肴。但值得注意的是,白茅根性寒,容易损伤脾阳,脾胃虚寒。腹泻、便溏患者不宜服用,血中无热者忌服。由于白茅根含有丰富的钾盐,长期食用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使肾脏长期工作,削弱肾脏功能,甚至损害肾脏细胞。因此,急慢性肾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白茅根,避免误食。今天的中医课到此为止。我希望你能喜欢它[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