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有哪些药用价值?
名中医妃子。
别名香榧、玉山果、红果、香榧、榧树。
英文名TorreyaeSemen
来自香榧的干燥和成熟种子。红豆杉科的。
植株形式的常绿乔木,高达25米。一年生枝条呈绿色,二至三年生枝条呈深绿色、黄色或灰褐色,略呈紫色。叶片呈螺旋状排列,扭曲成两排;叶线形,长11 ~ 25mm,宽2.5 ~ 3.5mm,先端尖,上部深紫色有光泽,下部浅绿。中脉两侧有一条与中脉带等宽的黄白色气孔带。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长约8毫米,雄蕊多枚,每枚有4个花药;雌球果无柄,成对生于叶腋。种子核果形,卵圆形、卵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 ~ 4.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紫棕色,有白色粉末,顶部略凹,基部有宿存苞片,胚乳略皱。花期为4月,次年(10)种子成熟。
产地分布在温暖多雨的黄壤、红壤和黄褐土地区。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省。也有人工培育的。
收获和加工秋季种子成熟时收获,除去肉质假种皮,清洗并干燥。
药材特征本品为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 ~ 3.5厘米,直径1.3 ~ 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纵向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种脐,另一端略尖。种子皮层坚硬,厚约65438±0mm。籽粒表面皱缩,外胚乳灰棕色,膜质;胚乳黄白色,脂肪多,油状。微微的气息,微甜微涩的味道。
性味平甘。归肺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杀虫消食,润肺止咳,润燥通便。属于驱虫剂。
临床应用剂量口服:汤剂,15 ~ 50g,带壳生用,打碎煎服;或者10 ~ 40片,炒熟,去壳,和籽仁一起嚼。可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积虫腹痛、儿童营养不良、肺燥咳嗽、便秘。
钩虫驱避剂的药理学研究。产于日本的榧子含有生物碱,对子宫有收缩作用,人们用于流产。
化学种子含脂肪油54.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88%。
脾虚泄泻、肠滑大便者慎用。
相关处方
①治疗钩虫、蛔虫、蛲虫等。十二指肠:香榧(切碎)30克,使君子(切碎)30克,蒜瓣(切碎)30克。每天三次用水煎我,吃之前空腹服用。(现代实用中医)
(2)治寸白虫:榧树七日有七次日食。(《食疗本草》)
药理作用
香榧提取物对试管猪蛔虫和蚯蚓无影响,对猫体内的绦虫有驱避作用。
香榧具有抑制和杀灭钩虫的作用,在临床上已被证实具有驱钩虫的功效。
产于日本的香榧含有生物碱,对子宫有收缩作用,人们用来打胎。
香榧含有四种脂肪基,对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淋巴肉瘤的治疗和预防,可用于治疗各种肠道寄生虫病,杀虫能力强。
香榧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可以预防和缓解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症等症状。
香榧富含脂肪酸和维生素E,经常食用可以滋润皮肤,延缓衰老。
香榧能消除营养不良,润肺滑肠,祛痰止咳,适用于各种便秘、疝气、痔疮、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咯痰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