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吃什么药调理?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于脾胃,脾胃运化受阻,表现为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为湿邪或饮食不当,过食肥甘,致湿热伤脾胃所致。症状有腹胀、乏力、体重、便溏、体热、口苦、口渴、小便少而黄,甚至皮肤黄如橙、舌苔黄腻、脉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清热燥湿,理气和中。

1,主方仲卿汤。处方中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半夏、茯苓、豆蔻健脾燥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对于热盛便秘,加入金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

2.若湿热并重,腹痛饱胀,呕吐不饱,舌质白或黄,口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舌质红短,舌苔黄滑,治疗原则为清热燥湿并行,宜开清解,王连普可饮。处方:厚朴、川芎(姜汁炒)、石菖蒲、法半夏、炒豆豉、栀子、芦根。黄连、栀子味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搭配,苦、辛温并用,难泄、燥浊。半夏有和胃止呕的作用。豆豉郁热。芦苇清热生津。诸药配伍,是祛湿清热的良方。

3、若脾胃湿热证、湿重证,有意清利湿热、行气,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木通、砂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

4.如果寒热交织,干粮发臭,心硬,可以加减半夏泻心汤。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湿热是虚实夹杂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要以清湿热为主,健脾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