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凌晨3.4会不会醒得早?在中医看来,问题在于心肾不和。

60岁的李先生身体一直不好。两年前他突发两次心脏病,在医院做了搭桥手术。前段时间他因为心力衰竭住院了。出院后,他开始难以入睡。经常凌晨三四点就醒了,睡不着,让李先生很苦恼。

李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挂了一个当地知名的中医专家号。专家经过辩证分析,说出了李先生的病因:“全身乏力,运动导致哮喘,平日一天多次难以入睡。早醒容易,睡醒后难。应该是心肾没注意。我给你开点药,回去煎。”

开了几个疗程的方子,第二个月李先生的儿子就来给医生报喜了。“我爸爸最近精神很好,吃的也不错。谢谢你,医生!”

在中医眼里,心是火官,肾是水官,阳热之气必沉于肾,阴寒之气必蒸于心。只有两个器官正常接管身体,阴阳才能秘,水火才能吉,从而使我们的睡眠质量好。如果心肾不能正常接替,心肾不交,就会导致睡眠质量差。

心肾之所以不相交,是因为心火太旺,肾寒太重。现代人心太旺的主要原因是想的太多,思维能力离不开快乐。只有心阳长久强大,才能支撑他们的心智。如果他们平时想多了,心阳就会长期处于旺的状态,导致心阳过于旺。

肾寒过重,肾寒指的是肾阳虚衰,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年龄、劳累、贪凉、熬夜、放纵等。,这些都会损伤肾阳。所以造成心肾不和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9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失眠率为1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成人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而推荐睡眠时间为7至8小时。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中医角度对2013至2018的1858例失眠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失眠的首要原因是心肾不交,其他失眠的首要原因也与心脏有关。

睡眠对人来说很重要。如果失眠是心肾不交引起的,该如何治疗?

对于心肾不交的患者,治疗前应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1.心肾阴阳两虚,导致心肾不和。

心肾阴阳两虚,两者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心肾不和,出现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在治疗中,必须补益心肾,恢复其气。桂附地黄丸可加人参、沉香,能补益水火,安神定志。

2.痰湿内阻,脾胃不和,导致心肾不和。

饮食不佳等情况会引起脾虚,使胃失浊,痰湿不通,阴阳之路交通受阻。常有失眠、多梦、恶心呕吐、腹胀饱胀等症状。治疗上应健脾和胃,祛湿化痰。可用半夏汤治疗,痰湿壅阻,郁而化热者,亦可用黄连温胆汤治疗。

3.肝气郁结致心肾不交

若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则气升不降,心火受激,不交于肾水。同时,脾胃会失和,阴阳沟通之路受阻。

疏肝理气和胃,可以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要辨证。肝火旺盛者可加黄连等药材,平抑肝阳上亢者可加龟板、龙骨等药材,肝阴不足者可加生地、酸枣仁等药材滋阴柔肝。

心肾失和引起的失眠,使失眠在交通阴阳后自愈,但需辨证合理用药。乱用药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39健康超级团# #微风计划#

未经作者许可和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