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和沙有什么异同?
那么什么是泥呢?沙子是什么?中国的《康熙字典》已经做了非常简洁的解释:泥、水、土;沙子和水分散石头。从“水”字的角度看,两者是相关的,但问题转移到了“什么是土,什么是石”上。在日常语言中,人们不难体会到泥和沙的微妙区别。比如“散沙”比喻不团结;“削铁如泥”说明泥是软弱的代表;《醉如泥》表现了泥的可塑性;“泥牛入海”说明泥的统一是有限度的。一旦分散成个体,泥和沙没什么区别。
但比喻毕竟不科学,缺乏严谨的品质。在泥沙领域,泥和沙有严格的界限,它们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并不重要。唯一的衡量标准是粒子的直径。这是因为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水力特性与其粒径密切相关。因此,在一张泥沙分类图上,以0.05毫米为界,粒径大于此的归为“沙”,粒径小于此的归为“泥”,另外,粒径大于2.0毫米的为“石”,粒径小于0.0002毫米的归为“胶粒”。其实你拿一杯自然状态下的土,颗粒一定是极不均匀的,既有泥粒,也有沙粒。俗话说,永远是“泥沙俱下”。
那么,如何进一步分析它们呢?对于成分复杂的土壤,首先要分析清楚各种粒径的百分比,也就是进行专家所说的“颗粒分析”(有时也称为“颗粒级分”)。这里需要各种大小孔径的筛子,或者长玻璃颗粒度仪,移液器等等。有了颗粒分类的结果,根据颗粒组成,通过查相关图表就可以很快确定被测土壤的分类名称,如轻壤土、砂质粘(不能写成“粘”)土等等,在实验室里做这一系列的准确分析是很麻烦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野外,有时时间不允许仔细分析,但需要得到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许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会用他们熟练的手快速但非常粗略地鉴别土壤的质地。比如把土湿润均匀后,用手搓一搓:如果不搓成球,那一定是沙质的;能拧成3厘米厚的条,却不能弯成3厘米厚的圆的,大致是泥和沙;如果一直搓成更细的条,展平后没有裂纹,那一定是泥里最细腻的“富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