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华佗最终被曹操杀死。他到底哪里得罪曹操了?
对于华佗被害,一直认为华佗医德高尚,没有过错,责任完全在曹操身上。他不幸遇难,一直为人们所惋惜。但你冷静想想,曹操杀他是不是毫无根据?华佗在曹操手里是不是没有把柄?
01再来说说华佗杀人的事。经过华佗高超的医术和热心为民的诊疗,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曹操听说后,派人给华佗打电话,请他给自己治病,可是针灸也不能除根。
后来曹操头风病加重,“使其专看。”但华佗觉得病根难除,时间又长,又离家远,便请假回家拿药方。回家后,他借口妻子生病,去度假了几次。
曹操多次书信催促,并“撤县”,但“父母可厌食”,凭借自己的绝技,不肯回府。曹操大怒,派人调查虚实。结果华佗被捕入狱,最后因未被征召而被判死刑。
华佗真正死因华佗中年以后,东汉社会日益腐败。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军阀割据,互相攻讦。中国九州硝烟弥漫,连年战乱,农村荒凉凄惨。
面对整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目睹李人民的痛苦遭遇,华佗坚定地走向了以医为业、治病救人的道路。但作为一个“乱世医生”,也难逃这个乱世安排的灾难命运。
前面说过,华佗请妻子病假回家。除了不习惯东奔西跑的军旅生活,他从曹操那里得到的不是礼遇,而是一些歧视、责难和限制。他渐渐发现曹操对他不满,甚至有了图谋。休假回国后,他不想回曹礼。
华佗对周围环境的不满充分暴露,形势越来越险恶。这就揭示了华佗和曹操的矛盾。华佗临死前把一卷医书交给狱卒,说:“这可以是个活人。”华佗在狱中不忘整理自己的医书,临死前交给狱吏,时刻不忘治病救人。
而且华佗的志向不是做官,而是做一个济世的好医生。华佗不想活在曹操的篱笆下,也不想死抱着权力不放。华佗惭愧的人,真的惭愧曹操的羽翼。华佗的悔悟者确实后悔自己因为就医而酿成大祸,而恶者并非华佗的恶性,实际上是痛恨曹操的炎势;那些有着难得野心的人,因为曹操的威胁,无法为治民的野心买单。结果华佗靖敢于无视曹操的一再提拔,拒不归还,而是孤注一掷,鸡蛋扔石头,不服从命令。陈寿只用了“靠能量”这个词来指代华佗。
华佗与曹操的矛盾绝不是华佗没有对待曹操的问题,主要需要从政治方面来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登的去世。
首先,曹操因为陈登的死,叫华佗,让他一直在身边。曹操对陈登的病不满愤怒,华佗早有预知却未能及时救活。这就是曹操让华佗粘在身边指责他的原因。陈登之死如此激怒曹操,不是没有原因的。陈登初遇曹操,一见钟情。曹操视其为心腹,将剿灭吕布的安危托付给陈登,北守徐州,南守长江,东守徐、杨大片地区。
陈登被任命后,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真的帮助曹操除掉吕布,两次击败孙武的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曹操东部的中流砥柱。在中原未定,孙吴北侵之秋,陈之死对曹操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不能不导致曹操对华佗的不满和怨恨。这应该是曹操和华佗矛盾的本质。
此外,曹丕也是迫害华佗的主要帮凶。曹操投入许昌后,实际上掌握了汉王室的军政大权。继承授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曹操诸子家族内部的激烈斗争。
曹丕先是排挤了自己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然后又企图谋杀曹操最宠爱的弟弟曹冲。曹冲年幼体弱多病,只有华能医治他。如果不想谋杀曹冲,就要先除掉华佗。于是华佗成了曹丕攻击的主要对象,并借父亲对华佗的怨恨,火上浇油,诋毁他,致使华佗丧命。
可见,华的妻子长期患病不归,这只能是导火索。曹操被送进徐监狱,成为曹操迫害华佗的借口。这种矛盾以华佗死于狱中而告终。华佗一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千千人。结果,那些救人的人被迫害,这让人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