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脾肾气虚(阳):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腹胀便溏、小便短赤、口淡、肢冷、舌胖有齿痕、脉沉细。治疗要补脾肾。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65438±05g,附子、桂枝各65438±00g,白芍、淫羊藿、菟丝子各65438±02g,炙甘草6g。
②脾肾气阴两虚: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口唇干燥,手足发热,小便短黄,舌淡有齿痕,脉弱。治宜益气养阴。
中成药:参芪地黄丸、生脉饮。
③肝肾阴虚:头晕头痛,口苦咽干,心烦发热,腰膝酸软,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要滋补肝肾。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④阴阳两虚: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发热,口干口渴,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治阴阳要补。
中成药:桂附地黄丸。
⑤湿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面色晦暗,口中尿臭,苔腻。治疗要降气降浊。
处方:旋覆花15g,赭石20g,半夏10g,紫苏10g,黄连10g,姜汁2勺。
⑥湿气:水肿、小便短赤、胸腹水、心悸气短、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苔滑。通过喝水来治疗疾病。
药方:茯苓30g,白术15g,桂枝12g,炙甘草6g或葶苈子10g,大枣15枚。
⑦血瘀:面色晦暗,唇色紫红,指甲不对,舌上有瘀斑。治疗要活血化瘀。
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