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如何治疗疮?
口疮是一种口内疮,也叫口腔溃疡,边缘呈红色,中央为黄绿色溃疡。疼痛剧烈,流口水,常伴有口臭、口干、尿黄、大便干燥等症状。只有一两个轻微的口疮化脓,而严重的口疮可以扩散到整个口腔,甚至引起发烧和全身不适。
不注意口腔卫生,或正气虚弱,或病后火毒未尽,或过食辛辣食物,都是导致口疮的原因。
中医治疗口疮一般采用泻火解毒、清湿热的方法。
方剂1:竹叶10g,木通10g,生地15g,甘草5g,黄芩12g,灯芯10g,水煎;
处方2:黄芩、黄柏、栀子各65438±00克,黄连5克,水煎;
处方3:卫青黄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
注意事项:口服药物时,宜用温盐水漱口,并在溃烂处涂上冰硼散、锡粉、靛蓝粉。
外用阿莎丽治疗疾病是中国古代流行的方剂,记载于《卫生家宝》一书中,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此后被广泛使用。
方法:将阿莎丽10g捣碎,加适量温水调成糊状,填入脐窝内,敷上塑料薄膜,外用纱布覆盖,胶带固定,24小时后取下,4小时后再敷一次。
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效果。
服药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营养全面,忌辛辣食物,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冬青叶(四季青叶)对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疗效。现将使用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处方1:将新鲜冬青叶洗净,含在口中咀嚼,吐出,将残渣涂于溃疡处,半小时后吐出。
冬青叶1片(严重者2片)每日3次,3-4天为一个疗程。
如果复发,这个方法可以重复使用。
药方二:将冬青叶洗净,晒干或晒干,研成粉末,加入冰片粉末(比例为10比1),混合均匀,喷于患处。
有的人得了口疮,特别容易复发,很难痊愈。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以试试白质地黄丸,每次9克,每天3次,一段时间。应该搭配绿豆汤。
也可以在白质地黄汤中加入3克肉桂,或者在服用白质地黄丸时,可以用3克肉桂煎服。这就是“引火回源”的疗法,往往能达到疗效。
/life/life health/200410300133 . htm
/060216/BF/B4/YF 41 . html
冰冷的四肢
改善手脚冰凉的神奇药方
天气冷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浑身发冷,手脚特别冷。这种情况中医称为“阳虚”,也就是俗称的“寒底”或“寒底”。西医不一定能有效改善这种体质,但是如果用中医长期调理,就能改善这种体质,普通人也不会特别怕冷。临床上,容易感冒的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对体质过敏的人都比较感冒,需要通过药物补充饮食来改善体质。此外,还可以利用“阴极生阳”的原理,将冰冷的四肢浸泡在冷水中,直到不觉得冷,然后起来擦干,放在床上或衣服口袋里,几分钟后就会暖和起来,效果相当快。
这类阳虚患者常需用补药,想补气养血者需用鹿茸、肉桂、高丽参、紫河车、附子、人参、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熟地、当归、阿胶、枸杞子、龟板等。都是常用药材,可以和鸡鸭羊肉鳝鱼土鳖虫一起炖,滋补又好吃。
用药酒炮制的方法对一些症状也是可行的,比如有的患者四肢麻木,经常骨头酸痛。吴生贤建议,不妨取高粱酒、米酒或米酒头,将中药切成薄片或磨成粗粉,以8比2的比例浸泡,2个月左右即可饮用。这种药酒可以一天喝两次,每次一小杯。
另外,如果你脾胃虚弱,可以先将各种药方煎服,然后去渣取汁,调成糊状,加入冰糖,每晚用温水溶化,就像服用枇杷膏一样,一勺一勺服用。这种方法最适合脾胃虚弱,消化吸收不好的人。
克服手脚冰凉13游戏攻略
克服手脚冰凉13游戏攻略
你的手和脚经常很冷...你的心血管系统太弱了
手脚冰凉和心脏的血管有很大关系,因为血液是由心脏送出的,把氧气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氧气燃烧后能产生热能,手脚会暖和。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受损,就会影响血液的输送,造成手脚冰凉。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属于气血问题,因为气虚血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血量不足。
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
*心脏虚弱,无法向身体外围部位供血。
*体内血液不足,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
*血管堵塞,或者发烧感冒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手脚冰凉。
*交感神经功能出了问题,使肌肉在寒冷时无法收缩,产生热能抵御寒冷。
谁最容易手脚冰凉?
*太瘦的女孩。
体质偏瘦、虚寒体质的女生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因为这类人的末梢血液循环差,容易使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手脚冰凉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调节不畅,血管变细造成的。而且脚趾、膝盖、肩膀、手指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域,因为脂肪和血管相对较少,热量容易流失。
*血糖过低或过低时。
食物是身体热量的重要来源。减肥太多,太饿,血糖太低就会手脚冰凉。血压低的时候,血液循环会很差。当你疲惫无力的时候,你的血压会很容易下降,手脚冰凉。
*当压力过高时
因为紧张的工作压力,或者时间的压力,你的手脚会冰凉发抖。只要度过这个紧张期,就会逐渐回归温暖。
*衣服不够暖和。
如果手脚冰凉,说明平均温度调节有问题。如果你已经多穿了衣服,但是手脚还没有恢复到暖和的程度,那就要注意了,因为很多人的体表感温神经感受器因为反应太慢,感觉不到冷,所以是“冷点”。
*天气寒冷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
会减少血流量,减缓血液流动,手脚冰凉。
拒绝冷漠全面
想要摆脱手脚冰凉,就要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尽早开始运动、食疗、药膳、温泉、按摩,让你拥有温暖的四肢和红润的面色。
攻略1:勤奋运动。勤剪。
我建议你早上早点起床锻炼身体。步行是最好的选择。以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向前迈一大步。顺便甩甩手,步行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你的全身都会暖和,因为一大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就会加快,所以你一整天都会精力充沛,不容易感冒。
也可以尝试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运动20分钟到出一点汗的程度,这些都有助于加强体温调节能力。工作40分钟后,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走一步,工作时不时活动一下手指和脚趾?y,可以帮助血液循环。
攻略二:多摄入维生素e。
维生素E可以扩张末梢血管,对末梢血液循环通畅很有帮助。但是维生素E的作用比较慢,需要3个月才能见效,每天服用210-250IU就够了。
攻略三:多吃含烟酸的食物。
烟酸对稳定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很有帮助,还能改善神经紧张、紧张性腹泻和皮炎。还能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手脚冰凉。如果大量服用,会使你的脸变得又红又热。
tips 1-烟酸在哪里
烟酸在动物肝脏、鸡蛋、牛奶、奶酪、糙米、全麦制品、芝麻、蘑菇、花生、绿豆和咖啡中含量丰富。
小贴士2——维生素B有助于合成烟酸。
维生素B1、B2和B6可以帮助烟酸的合成。为了促进外周血管扩张,每天可以补充30-60毫克的维生素B。
攻略四:多吃坚果和胡萝卜。
可以通过日常食补来温暖身体,比如核桃、芝麻、松子等坚果。蔬菜如韭菜、胡萝卜、羽衣甘蓝、菠菜等。;水果,如杏、桃、木瓜是最好的选择。其他如牛羊肉、海鲜、四神、糯米、糙米、大豆、豆腐、芝麻、红糖等都是温性食物,手脚冰凉的人要多吃。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容易手脚冰凉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冷食、冰品或喝冷饮。
攻略五:培养吃辣的习惯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小葱、咖喱等辛辣香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用平时的饮食时,吃炒面、炒米粉时加点辣椒酱。喝汤的时候多加点辣椒;吃饺子的时候,配一碗酸辣汤,无形中就吃了很多调料。
攻略六:永远吃温热的食物。
如人参茶、姜母鸭、桂圆茶、黑芝麻、汤圆等。,冬天吃不仅让身体暖和,还能达到逐渐滋养身体的效果,手脚也能不再冰凉。
中医中有很多药物可以改善和预防手脚冰凉,如人参、党参、当归、丹参、北海角、鹿茸、兔丝、巴戟天、桂枝、肉苁蓉、仙茅、桂枝、麻黄、干姜、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
防手脚冰凉食补3岗:
*人参枸杞汤
人参、枸杞各5元,加水1500cc,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
*人参核桃饮料
人参7-8片,核桃15-20片,加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沸10-20分钟。可以只在睡前喝汤,但最好是把煮过的残渣一起服下。
*红枣桂圆饮料
红枣、桂圆可以用水煮喝,特别适合贫血、容易头晕的人。
攻略七:不要太饿。
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你的身体储存一些适量的脂肪,可以帮助维持体温。如果提前知道今天工作忙不能按时吃饭,可以准备一些饼干、面包,或者人参茶,及时补充热量。
攻略八:服用中药
中医也有治疗手脚冰凉的固定方剂,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理中汤、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当归四逆汤、肾气丸、贵由丸等。这些中药通常更适合虚寒体质的人。如果不确定,也可以找中医开个方子。
攻略9:保暖。
不要因为爱美或者怕穿多了被嘲笑而少穿保暖的衣服。各种保暖措施,如大衣、毛线帽、手套、围巾、口罩、卫生衣、袜子等,在寒冷天气要穿戴齐全。在你脱下你的外套之前,你必须确定天气变热了。不要因为精神烦躁、紧张、潮热,或者活动后发烧而马上脱掉保暖的衣服。
也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太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记得穿上保暖的羊毛袜,帮助双脚御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脚失去温度,就不容易入睡。
简介:10:精油浴
有空的时候可以多泡澡,加入生姜或洋甘菊、罗勒、肉桂、迷迭香等精油、胡椒浴剂等。热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温暖你的身体。
洗澡时可以用冷水和热水交替淋浴手脚,通过血管由冷到热的伸缩,达到疏通血液的目的。睡前用热水浸泡手脚,也能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帮助入睡。泡完脚别忘了马上用毛巾擦干,赶紧穿上保暖的袜子。
超级手足浸泡剂:
如果你的手脚真的很冷,仅仅是热水是满足不了你的。建议你找一个桶装热水+米酒+生姜,热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 1。看电视或者休息的时候泡一泡很有效果。
攻略11:穴位按摩
中医建议,日常按摩可以缓解手脚冰凉、全身发冷的症状。
*是否有全身发冷。
你可以按摩...拇指内侧合谷穴,手腕内侧3-5厘米内关穴,膝盖下6-8厘米足三里穴。
三
出汗本身就是调节体温和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工作、运动、情绪激动、紧张后出汗都是正常的,所以出汗是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也有其原因,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比如胖一点的人出汗多,瘦一点的人出汗少,这些都是正常的。出汗必须分为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是多汗的原因,一般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是阴阳失调造成的。中医怎么认为人人都出汗?
医学上对出汗有分类规定,包括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有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地不由自主地出汗,通常是在白天不热也不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是晚上入睡时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出汗的情况被分类。自汗、盗汗在医学上部分是病理性的,与某些疾病相结合。有时与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有关。自汗与很多疾病有关,比如一些高热的疾病如发热、肺炎、风湿热等。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比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比如甲亢。还有一些常见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或冠心病疼痛缺氧。还有的是药物引起的出汗,比如服用阿司匹林。所以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人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颜色、气味发生变化,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提示,应引起注意。以下是从中医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由于天气闷热,服用止汗剂等刺激因素,自汗不叫“自汗”。多因肺气不足、阳气虚弱、津液外漏所致,故常伴有疲乏、乏力、气短、畏寒等阳虚症状。佝偻病患儿和甲亢患者出汗多见。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颜色、气味发生变化,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提醒,应引起注意。以下是从中医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由于天气闷热,服用止汗剂等刺激因素,自汗不叫“自汗”。多因肺气不足、阳气虚弱、津液外漏所致,故常伴有疲乏、乏力、气短、畏寒等阳虚症状。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和甲亢患者。
另一种可能是缺乏遮盖物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