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北方的中药药方配方不一样?
中医在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适应三要素”。新冠肺炎感染后,有两大症状,一是发烧,全身关节酸痛,喉咙痛和咳嗽,分为感冒和发烧。东北,北方高寒地区,这个季节很冷,表现出特别重的寒意,喉咙痛,怕冷。南方六月热,165438+十月,是28-30度以上的季节。除此之外,由于南方环境的习惯,人们更喜欢吃温热的东西,健脾的东西和燥热的东西。整体物理和环境因素导致湿热。
南北不一样。北方发热、怕冷、疼痛无汗较多,寒邪较多。在南方,高热、咽痛、咳嗽、痰多、便秘的患者较多。在治疗上,要把他们分开,按照中医群体辨证的方案,对绝大多数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这个方案更合适,效果更显著。方案定下来后,专家组会讨论,分为两种,有中医理论基础。
扩展:南北中医:1。有很多名字是一样的,但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板蓝根,南北都有很多种药用植物。
2、名字分南北。南豆北豆根,南柴胡北柴胡
3.同一个植物,起源不同,功能不同。“淮南是橘,淮北是枳”
中药和产地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道地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