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丁颗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二丁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3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二丁颗粒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3.2 二丁颗粒的功能主治 3.3 规格 3.4 二丁颗粒的用法用量 3.5 二丁颗粒的禁忌 3.6 二丁颗粒的不良反应 3.7 注意事项 3.8 二丁颗粒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9 备注 附: * 二丁颗粒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èr dīng kē lì
2 二丁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二丁颗粒
Erding Keli
2.2 处方紫花地丁250g、半边莲250g、蒲公英250g、板蓝根250g
2.3 制法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4~1.36( 70℃),加入蔗糖900g,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或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 50℃),喷雾干燥,加入糊精或乳糖100g、甜菊素0.3g,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200g,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微甜、微苦(无蔗糖)。
2.5 鉴别取本品15g或3g(无蔗糖),研细,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热水20ml使溶解,放冷,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皮乙素对照品、咖啡酸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C)。
2.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20:80: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3nm。理论板数按秦皮乙索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秦皮乙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2.7.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2.5g或0.3g(无蔗糖),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3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紫花地丁以秦皮乙素( C9H6O4)计,不得少于1.8mg。
2.8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毒盛所致的热疖痈毒、咽喉肿痛、风热火眼。
2.9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10 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含蔗糖颗粒)。
2.11 规格每袋装? (1)20g (2)4g(无蔗糖)
2.12 贮藏密封。
2.13 版本《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二丁颗粒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二丁颗粒
3.2 二丁颗粒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毒盛所致的热疖痈毒、咽喉肿痛、风热火眼。
3.3 规格每袋装4克(无蔗糖)
3.4 二丁颗粒的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3.5 二丁颗粒的禁忌 3.6 二丁颗粒的不良反应 3.7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8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9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