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东溪是傣族的发源地吗?
东溪是傣族的发祥地和故乡。离太平桥50米处,矗立着四块南屏廖碑,高2.4米,宽1.2米,是历史的见证。东溪古称布溪,汉代称布溪河。后来汉唐时期,辽人迁移到夜郎河流域,即东溪河流域,后称“南平辽”人。重庆与贵州、云南毗邻,途经渝水、滇山,文化千古交织。綦江流域与云南泗江流域、傣族文化一脉相承。东西七孔崖汉组石壁上有耕地、马、孔雀、髻头、叶腺等图形。在第四座墓的后墙左侧,有一个刻有“永和四年四月”年份的壁龛,即公元139年四月,东汉舜帝刘保在位期间。汉组岩墓均临河,墓内有装饰纹、云纹、放射纹、几何纹。室内鱼鸟最多,用于室内装饰,有的与傣族文身纹相同。《重庆府史》记载汉代辽人迁徙至万寿场。唐朝鼎盛时期,辽人被拘禁,王财金被封为史,辽人过着仆从奴婢的生活,愤而祈天,受困于严刑拷打。900多年前的宋朝,东溪地区南坪的辽人王财金死后,辽人不统一,部分分裂,盗边数起。法院判令熊本求和。据县志记载,豫州南平辽人造反,召见熊本安抚,入万寿昌水岸。宋熙宁七年,从县志和宋代进士陈之母的墓志铭中记载,南平确有辽人居住在东溪,东溪无疑是傣族的故乡。傣族,又称傣族、老挝族或掸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在重庆綦江东溪繁衍生息。公元1世纪,中国史书记载的傣族先民,称为辽或南平辽,唐宋时称为金牙、黑赤、花满、白白。元明时期称为“白夷”“白夷”。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戴”。在无数次战争中,傣族被追到云南,远离祖先的故乡——东溪,成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傣族现有人口1106700。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疆,主要聚居区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临沧、澜沧等30多个县区也有傣族散杂居。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也信仰原始宗教。一些傣族人相信鬼神和巫术。男孩七八岁的时候,会住在佛寺里,念经念经,然后回家做一个可敬的人。女人虽然不入寺出家,但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姆瓦萨”和“奥瓦萨”是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翻译过来就是开幕日和闭幕日,分别在傣族历的9月15日和12月15日举行。这两天将举行盛大的拜佛活动。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时间是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举行三天。前两天是送旧迎新。节日一大早,男女老少沐浴更衣,去佛寺拜佛。全村妇女向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互相泼水,以为这样可以预防疾病,保四季平安。下午是青年男女做爱的活动。节日期间还有展翅高飞、赛龙舟等活动。傣族拥有一千多年的古老傣族文学,包括古老的贝叶经、国历——傣族历、著名的叙事诗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充分体现了傣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习俗与社会植牙、染发和纹身是傣族的习俗。特别是青年男女,喜欢用金块、银块作为成套,戴在牙齿上。女生从十几岁就开始染发,用锅底灰或者中草药把牙齿染成黑色,以为牙齿越黑越漂亮。纹身主要针对年轻男性,有几何图案、鸟兽、花卉、文字符号等。男人不纹身,会被女生看不起。男的穿无坏开衫或大开衫的小袖上衣,长袖长裤,天冷盖毯子,白色或蓝色布套。女性穿白色或猩红色内衣,腰小下摆宽,各种连衣裙。傣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农耕体系和精细的农耕技术。“普洱茶”驰名中外,拥有先进的制茶设备。近年来,它还成功开发了橡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饮食主要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