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桂枝配伍白芍,发汗祛风,人体正气相对不足的感冒,桂枝有什么作用?
“上气止咳”是指桂枝发散风寒,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气短”和咳嗽。《伤寒论》中有“太阳病患者下行后气短,可配伍桂枝汤”的说法。可见桂枝引起的气上涌,降了之后可以缓解。有人说桂枝汤里还有四味药。为什么用桂枝治疗“气升”。桂枝最简单的方子是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只用桂枝和甘草。心悸也是气机上升的表现。甘草用于治疗气虚(对于用栀子甘草黑豆汤处方的气虚患者,以栀子甘草黑豆汤为主方,即在栀子黑豆汤的基础上一味加甘草,表示用甘草治疗气虚)。所以桂枝可以洗胃,减少反流。
“气滞咽喉”是指感冒在喉咙里的停滞。中医把这种梗阻称为“关节痛”,关节痛的梗阻也是关节痛的阻滞。桂枝因其粉辛,能祛除咽喉中的寒邪,从而治疗咽喉寒凝引起的关节痛。半夏粉由半夏和桂枝制成,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易捷”可以治疗需要桂枝治疗的寒性关节痛。如《金匮要略》中,白虎加桂枝汤用于治疗温热疟疾引起的髁突疼痛,柴胡桂枝汤用于治疗两病引起的“关节痛”,桂枝附子汤用于治疗浅表风湿引起的关节痛。这些都是桂枝“利关节”的表现。
但是桂枝还有另外一个作用,《神农本草经》里没有提到。这就是桂枝可以用来治疗血瘀。有人认为桂枝是用来治血瘀的,不是因为桂枝能活血化瘀,而是因为桂枝是用来温通血脉的。
药方里有桂枝茯苓丸。桂枝配以芍药、桃仁等药物治疗妇科疾病。这个病就是瘀血不能清除,长期积累。一个活血化瘀的方子以桂枝命名,可见桂枝方子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桂枝对血瘀的治疗作用。此外还有桃核承气汤《伤寒论》,也是由桂枝、大黄、芒硝组成的祛瘀药。服用桃核承气汤后,瘀血稍有缓解就会排出体外。桂枝也用于攻瘀,加大黄、芒硝等感冒药。可见桂枝的温性不能发挥,病在血瘀热蕴于下焦。当然要活血化瘀,同时还要结合清热解毒。大黄和芒硝最合适。可见,桂枝对于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活血化瘀的重要方子,出自《金匮要略》。书中关于女性的三篇文章中,有一篇名为《唐文静》的方剂,治疗腹部瘀血,影响血液生化,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在唐文静,当归、白芍和阿胶用于滋阴养血,而桂枝、牡丹皮和川芎用于活血化瘀。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桂枝对血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虚寒引起的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