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刚查出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吃什么药?
(2)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即使是心力衰竭或房颤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也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与人工瓣膜置换术相比,瓣膜修复术具有更低的死亡率、更高的长期生存率和更低的血栓栓塞发生率。
1.在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前,应进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和左心室造影。这些检查对诊断二尖瓣反流和明确原发性心肌病或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非常有帮助。血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评估受累瓣叶病变的严重程度;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同时确定患者是否需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因为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2.手术指征①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心功能3-4级,经积极内科治疗;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心功能2级及以下,辅助检查示心脏逐渐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当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直径达到50mm或舒张末期直径达到70mm,射血分数小于等于50%时,应尽早手术。
大约一半的风湿性二尖瓣反流病例需要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修复。手术前很难准确确定可以采用哪种治疗方法。目前人工机械瓣和生物瓣都不完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疗效不理想。故临床症状较轻,心功能属于I ~ II级,体格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左心室增大。另一方面,左心室功能下降的发展速度难以预测。在某些功能ⅲ级或以上的病例中,左心室心肌常呈现永久性间质性纤维瘢痕病变,不仅增加手术风险,而且影响远期治疗效果。左心房高度的增大也不利于外科治疗的效果。因此,当左心室开始出现不可逆的复杂病变时,即使临床症状并不严重,也是进行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近年来,超声心动图的发展,通过对左心室收缩容积、射血分数、左心室局部收缩异常等变化的一系列常规测量,使早期发现左心室功能不全成为可能,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在心功能下降到ⅲ级或ⅳ级的情况下,虽然射血分数下降到0.40,但手术治疗仍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从左心室到主动脉的血流量,缓解临床症状,防止或延缓左心室功能的持续下降。医源性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裂引起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如经内科治疗控制,可延期手术,定期随访。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应立即进行二尖瓣成形术。如果内科治疗失败,严重的肺血管阻塞性疾病,慢性右心衰竭和内科治疗失败,手术治疗是不合适的。
3.手术类型①瓣膜修复术:可最大限度保留自然瓣膜,适用于二尖瓣松弛引起的脱垂;肌腱过长或断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局限,前叶柔软无挛缩,腱索有纤维化或钙化但无挛缩;感染性心内膜炎伴有限二尖瓣赘生物或穿孔,前叶无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②人工瓣膜置换:置换的瓣膜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机械瓣有球阀、浮动瓣和斜瓣,优点是耐磨性强,但血栓栓塞发生率高,需要终身抗凝治疗。术后10年因抗凝不足导致血栓栓塞或因抗凝过度导致出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可高达50%。其次,机械瓣的偏心血流对血流阻力大,跨瓣压差高。生物瓣膜包括猪主动脉瓣、牛心包瓣和同种异体硬脑膜瓣,具有血栓栓塞率低、无需终身抗凝、中心血流与天然瓣膜相似等优点,但不如机械瓣膜牢固。3 ~ 5年后可能因退行性钙化而受损,10年后约50%需再次更换。
需要抗凝治疗的年轻患者和房颤或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应选择机械瓣膜;如果瓣环较小,应选择血流动力学效果较好的人工瓣膜;如果有出血倾向或抗凝禁忌,以及年轻女性,瓣膜置换术后宜使用生物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