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位于哪个省市。
临江是吉林省白山市的一个县级市。它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慈江道)和三县(中江县、金恒吉县、慈城县)隔江相望。边境线146公里,面积3008.5平方公里,全市辖七县。
行政区划
全市辖6街6镇1乡:建国街、新市街、兴隆街、胡大街、森工街、大栗子街、桦树镇、六道沟镇、苇沙河镇、华山镇、闹治镇、四道沟镇、蚂蚁河乡。
临江新区
自然资源
临江被誉为“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水能资源理论储量51,000千瓦,矿泉、温泉较多。目前已建成水电站16座。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可供工业开采的有硅藻土、白云石、煤炭、黄金、锑矿等46种矿产资源,其中硅藻土、白云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有林地2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3%以上。有250多种野生动物,如鹿、貂和黑熊。有100多种野生植物,如人参、天麻、阿莎丽、贝母、党参、红景天等。被誉为“中国高山红景天之乡”和“国家北药基地”。
历史的发展
临江自古以来就是鸭绿江边的边城。夏、商、周属青州、颍州,秦属辽东郡,初唐属安东都督。
魏沙河度假村,后为渤海国西京鸭绿江府所在地;宋辽时期属东京道绿州,明代属建州卫;清朝是盛京。古称“帽儿山”【帽儿山】,1902【光绪二十八年】设临江县,形成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0.5公里的临江县,总面积5平方公里。成为鸭绿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江是“四保临江时期”辽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所在地。65438+4月0985设为临江区,65438+9月0992设为1,临江撤区设为县;1993 165438+10月28日撤县设市临江市。临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的长白山,赤壁的珍珠门,天水一色的微山河渔场,鸭绿江对岸的异域风情,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济发展
为发展地方经济,10月7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临江经济开发区,1992 165438,享受省给予临江经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临江市拥有国家一类口岸,中朝边境由一座公路桥相连。是吉林省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拥有边贸和外贸进出口权。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机构健全,能够独立经营各项进出口业务。
临江市鸭绿江国际大桥。
“十五”期间,临江市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资金,加快了道路、电力、通信、供水、供热、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全市动员修路”活动,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五年来,公路建设资金达9.8亿元,建成公路418公里。临江至八道江、临江至胡大、临江至抚松等(水泥)油路相继建成。目前,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沈长铁路老岭隧道工程于2005年9月29日建成通车。构建了“两纵两横四出口”的路网格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临江的区位优势,加快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了。十五期间,以每年65438+万平方米以上的速度改造老城区,初步建成林产工业区、临城经济开发区、建国商务区、新市边贸区、六道沟、华山工业集中区等三公里。完成文明小区、世纪春天小区、西城小区、交通小区、迎宾小区等10多个花园式住宅小区建设。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城市道路改造建设、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整体功能,市容环境卫生质量逐年提高。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迅速。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临江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村财力、促进农村稳定繁荣”的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8.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5438+7亿元,同比增长7.4%。“十五”期间,我市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肉牛繁育改良体系建设,支持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野葡萄种植加工、甜玉米专业生产、食用菌种植等农业主导经济产业。同时,长白山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步伐。该市被国家列为“全国北药生产基地县”,获得“全国人参仿生保护栽培技术专利”。中药材、野菜、林蛙、林果生产初步形成了集团参与、基地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惠农,
临江火车站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发展迅速。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共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60个,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49元,同比增长5.6%。这些都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临江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确立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十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年均增长两位数。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654.38+02%,实现利润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3433万元。主要指标在白山市县(市、区)考评中名列前茅。2005年,全市3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工业项目投资6.5亿元,木百叶窗二期扩建、超细二氧化硅等17个重点工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继吉林金坚制药有限公司转型、美时盾新型超细二氧化硅项目被列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后,5万吨硅藻土基无毒农药等3个项目申报进展顺利。这些工业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为临江早日实现小康奠定基础。
临江市主城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在充分发挥临江经济开发区对外窗口作用和龙头优势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经贸洽谈会,广泛寻求国内外合作伙伴。通过努力,德国Autopilot、辽宁科贸公司、吉林风电公司、北京张广101集团等国内外企业先后落户临江。2005年,全市* * *签约项目38个,引进外资2.62亿元,实际到位2.4亿元。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7%。我市进一步加强对外友好交流,分别与美国印第安纳州哈蒙德市、韩国九里市缔结友好城市,对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产生深远影响。
民营经济稳步增长。通过资金支持、法律保护、奖励和激励,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截至目前,我市私营企业发展到82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913户,从业人员22300余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民经济的70%。培育和扶持了宝健木业、星辉助滤剂厂、临江金银矿等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销路广的优势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整体素质由弱到强,经济规模由小变大,不断发展。
大力培育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针对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市制定实施了《临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构建生态旅游格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建设了江心岛公园、温泉度假村游泳馆、西固庄园、鸭绿江漂流。
鸭绿江溪流、金银峡景区为代表的长白山文化,鸭绿江风情的生态旅游景区,陈云故居、“鲍斯临江”烈士陵园为主导的红色旅游景区。2005年,这座城市接待了20万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5亿元,同比增长1.3%。港口贸易市场、西苑综合贸易市场等一批集仓储、批发、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服务、保险、证券、中介等行业健康发展。
2021年4月,临江市位列中国最美乡村100强第95名。
2021,1,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排名出炉,临江市排名第478位。
2021 1年10月,中央文明办确认了2021-2023年创建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临江市榜上有名。
6月5438-2020年2月,2020年全国无雾霾县名单出炉,临江排名第28位。
2020年6月,临江市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东北抗日联军区)。
2065 438+09 10月,165438,临江市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
2016年2月,临江市被列入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