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简介
2英文参考贝母[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一种贝母(用作草药)[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中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贝母[鳞茎]
【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概述贝母是中药的名称,是川贝母和浙贝母[1]的简称。是百合科贝母属各种植物的干燥鳞茎的总称[2]。
4拉丁学名贝母(La)(中药术语(2004))
5 .英文名称贝母(鳞茎)(中药术语(2004))
6贝母贝母贝母是中药的名称,出自《滇南本草》[3]。
6.1贝母别名川贝[3]。
6.2来源和产地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甘肃贝母或梭形贝母的鳞茎。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青海。[3]
6.3性味苦、甜、凉。入肺经。[3]
6.4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散结[3]。
1.治肺热咳嗽、肺虚久咳、咯血、肺痿、肺痈、胸膈疼痛[3]。
2.治疗痰火肺结核、痈肿、痈肿、疮痈、乳痈、喉炎、前列腺肿大[3]。
6.5口服贝母的用法用量:煎服,3 ~ 9g研磨吞咽,0.9 ~ 1.5g [3]。
6.6注意附子、草乌、附子的使用[3]。
6.7化学成分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川贝母鳞茎中分离出多种生物碱:西贝碱、西贝碱、浙贝母碱、闽贝碱、中贝母碱等[3]。
6.8药理作用imperialine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主要是由于外周血管舒张[3]。对离体豚鼠回肠、兔十二指肠、大鼠子宫和犬全小肠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解痉作用与罂粟碱相似[3]。川贝母对麻醉猫有持续的降压作用,能增强离体豚鼠子宫收缩,抑制离体兔肠。贝母及其成分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3]。
7浙贝母浙贝母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中国药学大辞典》[4]。
7.1贝母的别名是贝母、川贝母和元宝[4]
7.2浙贝母鳞茎的来源和产地。百合科的。地点:浙江。[4]
7.3性味苦而寒。归肺、胃、心经。[4]
7.4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痰多、肺脓肿、消化道溃疡、胸闷、淋巴结核、痈疖。[4]
7.5贝母的用法用量:4.5 ~ 9g [4]。
7.6注意附子和草乌的使用[4]。
7.7化学成分本品含有鼠尾碱、脱氢鼠尾碱和痕量鼠尾碱、鼠尾碱、鼠尾碱、鼠尾碱和鼠尾碱苷。它还含有二萜类化合物如鬼臼毒素、对映体贝壳杉烯二醇和脂肪酸如外消旋十八碳烯。[4]
7.8贝母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