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吴梅丸汤

小编导读

吴梅丸是《伤寒论》中厥阴的主要方剂。书上只说是用来驱除缩窄,促进下泻的,但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大用处。本文作者河北中医学院张在康,临床常用此方。探讨吴梅丸寒热结合的机理及其主要病证。

吴梅丸综合征发病机制常识

《伤寒论》厥阴病理深刻,最难祛除。吴梅丸是厥阴篇的总方,历代医家都喜欢研究,对它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三部分。

安全理论

蛔虫具有“酸则宁,痛则降,痛则伏”的特点,而吴梅丸治疗蛔虫症效果较好,故被后世视为治疗蛔虫症的良方。然而,基于此,并不局限于使用吴梅丸作为治疗章鱼的特殊药剂。陈元熙道:“这是厥阴的总方。家里人都说,苦的时候会淡定,苦的时候会抑郁,苦的时候还是会鄙视吴梅丸。”柯云波指出,“吴梅丸是厥阴的主方,而不仅仅是一种绞杀的药物,如果厥阴的证候与此方相符合,且受益不限,还与主要的长期受益相吻合”。此外,他还指出:“仲景的方子本来就是厥阴诸证的立法,而舒合是在吐痰之治下编的,这就让人怀疑有厥阴主方。看其用药符合各种证候,不只是吐痰!”医宗金鉴和张序谷都强调吴梅丸是厥阴郑智的主方。可见,安泉论有其局限性,不利于临床灵活运用吴梅丸。

上热下寒理论

有很多医生持“上热下冷”的理论。如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著的《伤寒论翻译释义》中说:“一般来说,此证以膈上热,肠内寒为特征。”是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伤寒论》厥阴病366纲,厥阴是一种病,解渴,以气击心,以热伤心,饿了不想吃,吃了就吐,好处无穷。二是根据吴梅丸的成分检验证候。但“上热下冷”的理论,表面上看似合理。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推敲:上热下寒证的诊断指征是什么?是否仅根据患者主诉的烦躁、口渴、口干、食后立即呕吐、腹冷、腹泻等典型症状来判断?临床上很难遇到。「上热下寒」的舌脉主治有哪些?如果发热过度,舌红脉强吗?是舌淡脉迟弱吗?而且热的位置在膈肌或胃,冷的位置在胃或肠?可见,“上热下寒”的理论最易被接受,但经不起推敲,是目前制约吴梅丸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说吴梅丸的病机为寒热是可以的,但说上热为寒是不恰当的。

阴阳不和论

陈修园说:“这个药方可以治痢疾而不是晕厥。阴阳不和之处,昏厥益之证,不能弃之。而且厥阴各证不同,无论见虫不见虫,都能分辨是否气化,能掌握吴梅丸。”阴阳不可兼得。为什么你一个人在绝音?白虎汤证、阳明腑证均可引起阴阳厥脱。这只是厥证的一般规律,不能一概而论厥阴吴梅丸证。

吴梅丸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厥阴经包括手足厥阴两经,但足经长,手经短,所以厥阴病主要讨论肝的问题。厥阴篇的实质是肝经虚寒,构成了全篇的主线。为什么会这样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肝脏要应对春天,阴盛阳衰,阳气初萌而不旺,肝脏本身就容易出现阳虚,所以外生六淫、内伤七情或寄生虫都容易导致肝阳虚。

临床用药不当,造成了很多肝阳虚的病例。肝气郁结,过度使用刺激燥热、促进弥散的药物,容易损伤气血,也伤肾水损伤肝木之根。肝火过度使用苦寒药,容易损伤肝阳,造成气血凝滞。肝气超逆,循经运行全身或辱其胜,过多使用平肝药易损伤肝气。如果肝阴不足,肝火蠢蠢欲动,过度润燥会阻碍肝气,也会阻碍脾胃。因此,上述方法在临床上可以临时使用,长期使用会损伤肝脏的气血,严重时会损伤肝脏的阳气。更有甚者,肝杨琪不足,却不察病机,违虚戒。

由于肝阳不足,不能舒通行气,所以藏于肝内的火不能畅布全身,导致火郁。张锡纯曾指出:“由于肝主疏泄,火在脏腑系统中(火生于命门,发于肝胆),肝虚不能疏泄气机,火不能畅行于周身,故滞于经络气血之间,使热伤,故热剧之痛也是戏剧性的...刘忠有是安东人,今年50岁,他的手臂经常感到发热,有酸痛的意思。医生反复给了清凉剂,高烧不退,脾胃消化功能减退。确诊后,右脉正常,左脉微弱,比右脉差一倍。问他是不是心里不觉得热,知道自己肝木虚弱,不能通顺发光,发的火压抑在左臂经脉里,使他发热。故屈直汤(山茱萸一两,知母六片,乳香三钱,没药三钱,当归三钱,丹参三钱),生黄芪八片,山茱萸补肝气,赤芍三钱,当归丹参通经络,服二剂,左脉即刻起,再服十剂,即可痊愈。”

作者认为吴梅丸证的机理是肝阳不足,阳气不能生发、压服。但肝内有火,肝阳虚则不能生发泄,火不能散,以致郁热。尤其是景的一句话:“阴之积下必有扶阳。”吴梅丸证的病机包括阳虚、阴虚寒实、热郁于火两个方面,故寒热病机混杂。

吴梅丸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吴梅丸证的病机为肝阳不足,郁火,其中肝阳不足是主要矛盾,郁火是次要矛盾。这种压抑的火不一定在横膈膜上,也不一定在肚子里,可以流遍全身。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上热下冷的理论,机械地按计划使用吴梅丸。肝主生发导泻,其政宽松,其德和谐。肝脏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功能,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从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两个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肝主疏泄体现在调气、调情、运脾胃、促进津液和血液的运动和分布、调节男女生殖等五个方面。肝主藏血体现在三个方面:藏血、调血量、防出血。一旦肝阳虚失去止泻功能,五脏气血津液均可出现广泛病变。因此,吴梅丸具有广泛的疾病和证候。

历代医家应用吴梅丸的经验

方、《生肌总录》治寒痢;左纪云《伤寒论》说:“本方治腹痛、冷饮、睾丸肿大、心尖痛、胃脘咳嗽。”叶善用吴梅丸治疗呕吐、胃痛、腹泻、痢疾、慢性疟疾、痞证、热病等。

至交袁尊山用吴梅丸和四川胡椒、蜈蚣、蚕治疗破伤风引起的痉挛、中毒性脑病后遗症、日本脑炎等。高缇散用吴梅丸治疗蛔虫、经寒腹痛、虚寒腹痛、慢性附件炎、虚寒白带、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虚寒胃痛、慢性前列腺炎、阳痿、遗尿、坐骨神经痛、慢性三叉神经痛、脱肛、子宫脱垂。龚智贤介绍了运用吴梅丸治疗吴梅丸内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的经验。

吴梅丸的临床应用体会

在临床上,作者用吴梅丸治疗寒热互结,头痛昏厥,抽搐抽搐,胁肋胀痛,纳差呕吐,嗳气,胸痹胸痛,消渴,懈怠,麻痹,神疲乏力,痛经,阴缩痛,眼痛甚至烦躁不安,或失气喘息,脓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根据笔者的经验,应用吴梅丸的主要适应症有:①脉弦弱。弦为肝之脉,肝阳不足者,温不足以致脉急弦。它的和弦可以是慢的、滑的、多的、润的,但一定要减;②舌象:舌淡苔白或白苔黄,舌尖或舌根可能有红点;③肝经症状:懈怠、抑郁、胆怯、头晕、四肢麻木、畏寒肢冷、胁肋胀痛、抽搐和肌肉抽搐、阴痛和囊缩、寒热互结等。如果可以同时看到几个症状,或者上述舌脉只能看到一个症状,可以使用吴梅丸进行治疗。

吴梅丸的处方特点

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夫肝之病,用酸补之,用苦味调之...此法用于肝虚者,而不用之。”《内经》说:“肝苦焦虑,用辛食散之,用辛食补之,用酸食泻之”。秦伯未《前寨医注》:“温肝:寒邪伤肝,用温药辛散时,肝本身阳气不足,宜温补之,以促进气机上升,一般称为温补,含义不同。养肝阳的方法,必须在养血中辅以温性药物,不能只温。”

吴梅丸的组方特点充分体现了温肝阳、泻郁火的治疗特色。乌梅丸中有300粒乌梅,测得约570克。去掉核后,剩下的乌梅肉经测量约为192克,这是唯一的重量。方中重用酸敛的乌梅,用醋泡之,使之求同味,增强其酸味,并与当归配伍,养肝养阴,形成阴生阳之意。

此外,乌梅的酸味能收敛和发散岳之气,固精。西方《医热录》中有句话说:“凡脱落者,皆在肝”,所以与吴梅丸重金用木梅救之如出一辙。温肝阳的附子、桂枝、干姜、花椒、阿莎丽;花椒、细辛味辛,能理气、壮阳、疏肝;黄连、黄柏苦寒解暑,与阿莎丽、花椒同用解郁热。人参、大米、白蜜健脾养胃,培土主肝。就是“见肝之病,知肝散脾,先健脾”的意思。

作者用的就是这个方子,如果没有气机逸散的迹象,乌梅往往用得很节省。热重者,增加感冒药用量,或加少许龙胆草;感冒较重时,增加附子用量或加吴茱萸;气虚重者,加生黄芪;阴虚血虚者加白芍;肾气不足者加巴戟天、淫羊藿;柴胡、升麻、桔梗等。都加到了清阳身上;桃仁、红花、丹参、郁金等。

检查箱子

冷热交换箱

纪,女,51岁。

白天,我的身体像冰水一样,心里不禁发冷。虽然我不懂穿厚衣服;晚上身体热的像火烧一样,即使是隆冬也会赤条条的躺着,盗汗如洗,头疼,左腰背痛。如果你觉得有一点挫败感,你心里就会有一个像球一样的包,堵在胸口。饮食,两个凳子可以接受,年初的时候,绝对不行。脉沉滑。已住院11次,或称更年期综合征,或称内分泌紊乱,或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处方:乌梅6g,制附子15g,细辛4g,干姜5g,桂枝10g,当归12g,党参12g,黄连10g,黄柏6g,花椒5g。两剂可祛寒热,止汗,心下肿块大减,四剂可治。已经五年了,生活正常,没有复发。

海豚案

男性,63岁。

病了30多年,感觉有气从小腹进攻。当我攻击腹部时,我感到腹痛。当我攻击胸部时,我感到胸部窒息和疼痛,呼吸困难。我想死,连头、颈、背都窒息而痛,全身无力。然后就是频繁打嗝,气体像山崩一样喷涌,呼气的时候所有症状稍微缓解,瞬间就能恢复。脉弦大减,重两尺。西医诊断为冠心病、胃神经官能症、吞咽等。中医诊断为跑豚,是肝肾阳虚,气厥所致。

处方:乌梅6g,制附子15g,干姜5g,桂枝12g,茯苓15g,白术10g,川椒5g,细辛4g,黄连8g,黄柏4g,党参12g,当归65438。本方加减,共服24剂。症状逐渐减轻好转,两年没有复发。

晕厥病例

苏某,女,37岁。

每次经过都头晕呕吐,眼睛酸痛,眼睛睁不开,经常晕倒,一天三到五度不等。寒热交替,腹部冷痛少,经血暗少。大概过了五天,纯药方就渐渐缓过来了,已经治了七八年了。脉沉,弦细涩,舌淡暗。是肝阳不足,肝血不足。

药方:乌梅5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干姜4克,花椒4克,细辛4克,当归12克,党参12克,川芎7克,五灵脂12克,蒲黄8克,乌药8克。想去的时候就开始服用,直到月经干净。我一个月服用六到七剂,并且每天服用人参杨蓉丸。吃了三个月就好了,月经正常。

威胁性疼痛病例

张,女,38岁。

最近右胁部隐隐作痛不适,食欲不佳,全身酸痛,懒洋洋的。希望他脸色阴沉难受,精神低落。舌尖略红,苔白略厚,脉弱。诊断为肝阳不足,火中夹湿。

处方:乌梅10g,桂枝10g,附子6g,干姜4g,花椒4g,阿莎丽4g,当归10g,党参10g,黄连6g,黄芩6g,柴胡6g。病了四剂,四年没有复发。

药物大多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用部分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但往往有一些非药用部分,影响疗效,不同药用部分的功效也不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需要进行炮制,调整药性,增利去弊,以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堪称中药饮片搬家的“博物馆”。这本书是-

中药饮片插图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报微信官方号微信官方账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