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高肌酐的常见原因有:

1.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酸中毒。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肾病、各种血管炎、肾动脉狭窄等。

3.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和淀粉样变。

4.类风湿性免疫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硬化症或血管炎引起的肾损害。

5.血液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或白血病。

6.一些肾毒性物质,如汞和铅,以及肾毒性药物,一些抗生素和造影剂,以及长期滥用止痛药和一些中药,都可能引起血清肌酐的升高。

肌酐值高于正常值称为肌酐升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对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意味着血肌酐高。一般来说,血肌酐的正常值是44-106μmol/L,但按照国际新标准,是59-106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06μmol/L时,就意味着肾脏可能受损,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炎症损伤期106μmol/L以上,肾脏损伤期186μmol/L,肾功能衰竭期451μmol/L)。体内的肌酐主要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来说,肌酐的产生量是恒定的,血清肌酐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的肌酐量。肾脏的代偿功能非常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只要一个肾脏功能正常,血清肌酐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换句话说,当肾功能必须下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时,就会引起血清肌酐的升高。因此,血清肌酐不能完全反映早期和轻度肾功能下降的原因。

症状:

1.水分代谢障碍:包括多尿、夜尿、口渴、粘膜干燥、乏力等。或水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钠代谢紊乱:高肌酐也会导致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3.钾代谢紊乱:高肌酐常伴有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高肌酐患者可出现呼吸深而长、食欲不振、腹痛和恶心、呕吐、乏力、头痛、躁动甚至昏迷等症状。

5.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

6.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往往是全身性的,以下半身托着沉重的骨头最为重要,骨骼畸形可引起身材矮小等症状。

7.呼吸道疾病。

8.循环系统疾病。

9.消化系统疾病。

10.血液病,如肾性贫血等。

11.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和皮肤症状。

12.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脂质代谢障碍、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障碍、代谢废物滞留等。

13.肌酐高的患者还会出现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长迟缓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