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慢性肾病系列一看病不只是挂个专家号

因为优秀医疗资源的稀缺,大医院的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饱受黑暗折磨的人。即使他们明白患者在此之前经历了千辛万苦和漫长的等待,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疗,医生也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诊疗方案,根本没有时间解释诊疗的真相,因为还有更多的患者在门诊外焦急等待。

至于肾脏病,大部分患者都是慢性病,看病远不是一个专家号就能解决问题的。

由于我国医疗诊疗的混乱和国民医学知识的匮乏,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除了少数,都走过很多弯路,也有患者为这些弯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之前一个普通肾脏病患者从来没有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他的普遍意识是这个病是绝症,但是如果和这个病联系起来,那就等于是死刑,而且不是死刑而是终身。

如果医生不说,那就自己去搜。一搜要么是被那些“所谓的医学科普”吓出了半条命,要么是被各种骗钱的神医和医院忽悠了;再去逛各种论坛,问问同样不懂医学的网友。他们基本都是行将就木,对生活毫无热爱。

抱着这种心态去看病,结果可想而知。

要么逃避,要么想尽一切办法找个能治好自己的医生。或者拿网上找到的知识和亲戚朋友听到的谣言,到处质疑和不服从正规医生的建议。

事实上,慢性肾脏病的发展,除了少数情况,是一个漫长而稳定的过程,有效的控制可以延缓大部分患者进入透析,终身不透析。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即使是最正规规范的治疗,也会出现药物无效、复发、波动等情况。加上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医嘱的理解和执行。

这些无疑都考验着医生,也考验着患者自己。如果患者没有良好的心态和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就永远无法配合医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00个病人想听到其中一个用某种药有奇效,那么另外99个就会想试试;

100个病人中有一个需要听到肾功能的进展,其他99个病人只能站在墙上。

但每个人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持续蛋白尿,有的低蛋白尿,有的高血压,有的低血压;

病理也不同,有的轻微病变,有的IgA肾病,更有甚者,即使是同一病理类型,病变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

但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治疗过程不同,发现的时机也有早有晚。

这些都影响疾病的转归。

没有系统全面的判断,只是一两个指标,别人怎么样,自己感觉怎么样;就看别人吃什么药,你也得试试什么药。如何做到这一点?歧视性学习还是需要的。

慢性肾病,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长期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进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规范的治疗,定期的随访,积极的对待生活和疾病的态度。

除了死亡,慢性肾病还远远不足以让我们的肾友趴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大医院的门诊已经打烊,但门诊门外摆摊的小贩,跳广场舞的大妈,通宵排队挂号的人,却是姿态刚刚好,熙熙攘攘,生机盎然,大家继续体验。

以前我以为生活怎么会是这样,现在才知道问题可能分分钟出现。无论如何,永远不要轻易放弃一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