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有什么区别?
黄芪的外观(图片)
黄芪和北芪有区别吗?
今天有朋友问我黄芪和北芪有什么区别?今天,我给大家上一堂科普课。
黄芪和黄芪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药材。只是黄芪是用蜂蜜炒的,比较甜,需要区分,用硫磺熏制。现在市面上经常有这样的产品。
黄芪不像北芪那么干,在南方作为补药使用。北芪在阳光下呈白色,干燥时多用于补气,北方常用。
黄芪主要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挖黄芪,去须根和根,晒干。它可以生吃,也可以和蜂蜜一起烤。
《经书》上说:“治痈久溃,排脓止痛,风强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诸症。
黄芪的性味入经络:味甘,微温。归排,肺经
黄芪功效:补气升阳,益精明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黄芪(图)
黄芪的应用
1,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舒证。
①脾胃气虚证的治疗:黄芪长于补中益气。白术常用于脾虚气短,厌食,便溏,神疲乏力。
②中气郁结证的治疗:脾阳不升,中气下陷,但出现慢性腹泻、脱肛、内脏脱垂。黄芪能补中、清阳,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配伍。(如补中益气汤)滋养中焦,解郁。
备注:现在很多患者用黄芪研成粉末,每天用开水冲服,可以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保护肝脏等保健作用。
2.用于肺气虚、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证。
黄芪能补肺气,卫气,从而固表止汗。治肺气虚,咳嗽气短,常与紫菀、五味子同用。近年来以黄芪为主配合百部、地龙治疗慢性气管炎也有一定疗效。
3.用于气虚水湿失而水肿,小便不利。
黄芪能益气利尿,故能消肿。常与季芳、白术同用,如季芳黄芪汤。目前以黄芪为主药,长期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和尿蛋白也相当有效。
4、用于气血两虚,脓肿内陷化脓不溃或久溃。
黄芪能益气养毒、排脓生肌。汤要单独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80~60g。益气补中,宜烤;其他的更有用。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一切表实外邪、内蕴郁结、阴虚阳亢、疮疡带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