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口服液简介
2英文参考柴胡口服液【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柴胡口服液。中医术语(2004)]
3小结柴胡口服液是中成药,是由柴胡[1]制成的口服液。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症见面红头痛口干口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柴胡口服液的药典标准。
4药典标准柴胡口服液4.1名称柴胡口服液
柴胡口服液
4.2处方柴胡1000g
4.3柴胡DC的制备方法。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水,80℃浸泡半小时,加热回流65438±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蒸馏时补充4倍量水),收集适量初馏液,加氯化钠使浓度达到65438±02%,盐析65438±02小时,再蒸馏收集适量重馏液。然后收集适量的重馏分备用。收集初馏液后,将药材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过滤,滤液加入蔗糖,升温溶解,冷却,与重馏液混合,过滤,加入香精和二次馏液至65438±0000ml,过滤,装瓶,用65438±000℃循环蒸汽灭菌30分钟。
4.4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液体;味道微甜微苦。
4.5鉴别(1)取本品10ml,置250ml烧瓶中,加水50ml,加热蒸馏,收集10ml馏出液,取2ml,加入2滴品红亚硫酸试液,摇匀,静置5分钟。溶液呈现玫瑰红色。
(2)取本品5ml,置水浴中干燥,残渣加10ml甲醇使其溶解,取上清液0.5ml,加入0.5m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甲醇溶液(1 → 30),混匀,加入2ml磷酸,混匀,置热水浴中,溶液呈红紫色。
(3)取本品30ml,置于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摇匀萃取三次,每次65438±05ml,弃去乙醚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摇匀萃取三次,每次65438±05ml,合并正丁醇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静置分层,分离上层液体,减压回收正丁醇,残渣加甲醇2ml。另取柴胡对照药材65438±0g,加30ml水,80℃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回流65438±0h,冷却,滤过,取滤液,按与“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供试品溶液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0℃的氯仿-甲醇-水(13: 7: 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在阳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颜色相同的斑点,在紫外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颜色相同的荧光斑点。
4.6检查4.6.1的相对密度不得低于1.01(药典2010附录VIII A)。
4.6.2 pH值应为3.0 ~ 5.0(药典2010版附录VII G)。
4.6.3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的有关规定(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I J)。
4.7解表退热的功能与主治。用于外感发热,症见面红头痛口干口渴。
4.8口服用法用量。10 ~ 20ml一次,一日三次。孩子要减少。
4.9规格每箱10ml。
4.10存放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4.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5柴胡口服液药品说明书5.1中药药品种类
5.2药品名称柴胡口服液
5.3药品中文拼音5.4药品英文名称5.5成分5.6性状5.7作用类别5.8适应症/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用于外感发热,症见面红头痛口干口渴。
5.9规格:每箱10 ml(相当于原药材的10 g)。
5.10柴胡口服液的用法用量。10 ~ 20ml一次,一日三次;孩子要减少。
5.11禁忌5.12不良反应5.13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中药。
3.不适合风寒感冒的人。
4.糖尿病患者和患有严重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发烧超过38.5℃的患者要去医院。
7.如果服药3天后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医院了。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特性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督下使用。
11.请将本产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2.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本产品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5.14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5.15柴胡口服液的药理作用5.1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