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婴儿腹泻?

分类:医疗卫生

问题描述:

5个月大的孩子,腹泻两个月,大便检查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口服阿莫西林颗粒125mg,一日三次,每次一包,思密达一日三次,每次半包,***18天,之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三天,6针。还有拉肚子,是气泡膜样的,有时一天4-5次,有时2次。查大便常规,偶尔见白细胞。没有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口服肠炎宁和思密达后症状时好时坏。加上按摩治疗,怎么办?

分析: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拉肚子的时候,有的人一拉肚子就用止泻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腹泻是一样的,只是发病机理不同,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慢性腹泻-沈凌白术丸

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砂仁和薏苡仁。

慢性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腹泻和隐痛。腹泻并不严重,往往与吃了不消化的食物或脾胃受凉有关。

伴有食欲不振、气短、无光泽。腹泻是营养物质的长期流失,会导致贫血等不良后果,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久泻伤正气,尤其是与泄泻关系密切的脾胃更为脆弱,所以慢性泄泻很大一部分是虚泻。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尝试沈凌白术丸健脾祛湿。

沈凌白术丸的处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另一方面,白术、茯苓可以健脾祛湿,减少腹泻次数。中医认为脾虚易生湿,湿重则泻,所以健脾益气祛湿是本方的精髓。此外,对于伴有脾胃虚寒,表现为胃怕冷,大便稀,不能吃生冷食物者,可加香砂养胃丸进行联合治疗。而久泻不愈、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晨起便泻而伤肾者,俗称五变泻,则用申思丸温肾健脾。

急性腹泻-葛根岑连汤

葛根、黄岑、黄连和甘草。

急性腹泻是夏季的常见病,治疗腹泻的药物也成为很多家庭的常备药。中医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方剂为葛根芩连汤,出自著名中医古籍、张仲景《伤寒论》,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

根据葛根芩连汤的组成,葛根、黄芩、黄连以清热利湿为主,能促进清热止泻。因此,在使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时,要注意“湿热”。所谓“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口干、口臭、便后灼热、尿黄等;“湿”是比较抽象的,主要表现为大便粘稠,有没完没了的感觉,在医学上称为急后重感,或者大便白脓,不思饮食,舌苔厚等。如果患者的病情大致符合上述症状,就可以认为是“湿热”引起的腹泻。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使用葛根芩连汤效果不错。相反,如果病人长期腹泻,腹部怕冷,或者吃了微寒的食物后出现腹泻,这种症状就不适合用这种药治疗。发病期间应坚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免增加肠胃负担。腹泻明显的患者也要多喝糖和盐水。

肠易激综合征——痛泻要方方耀

白术、炒白芍、防风、炒陈皮

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是20-50岁。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容易诱发此病,是职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的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粘液便,症状持续或间歇性发作,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由于对这种疾病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肠易激综合征不妨试试痛泻方耀。原来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肝郁导致气滞,从而导致疼痛,肝郁与情绪紧张、不适密切相关;脾虚不能运化食物,引起腹泻。因此,疏肝健脾为主要治法,痛泻要方方耀为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由白术、白芍、防风和陈皮组成(剂量为6∶4∶4∶3)。白术是方中的主药,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白芍能疏肝止痛,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防风能散肝郁;陈皮理气,疏肝健脾。四药合用,有很好的疏肝健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