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丸简介

目录1拼音2国家基本药物3药典标准血府逐瘀丸3.1名称3.2处方3.3制备方法3.4性状3.5鉴别3.6检查3.7含量测定3.7.1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试验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7.4测定方法3.8功能与主治3.9用法与用量3.10注3.654453.13版4血府逐瘀丸中药部标准4.1拼音名称4.2标准号4.3处方4.4制备方法4.5性状4.6检查4.7功能与主治4.8用法与用量4.9注意事项4.10规格4.11贮存5血府逐瘀丸说明书5.1药品名称5.2剂型5.3血府的主要成分 血府逐瘀丸的反应5.8注意事项5.9血府逐瘀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拼音Xuèfǔzhúyá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和血府逐瘀丸相关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基本药物序列号

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零售单位指

备注价格类别689 52血府逐瘀丸蜜丸9g丸0.8中成药部分*注:

1.表中备注栏标有“*”的剂型规格为代表性产品。

2.表中备注栏带“△”的剂型规格,同剂型其他规格为暂定价格。

3.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注明。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均以相同用法用量为基础,按照药品比价规则计算。

4.表格中剂型一栏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血府逐瘀丸药典标准3.1名称血府逐瘀丸

血府逐瘀丸

3.2处方柴胡50g,当归150g,生地150g,赤芍100g,红花150g,桃仁200g,麸炒枳壳100g,甘草50g,川芎75g,牛膝150g。

3.3将上述十一种成分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每100g粉末加入炼蜜110 ~ 130 g制成蜜丸。

3.4性状本品为棕色蜜丸;它尝起来又甜又辣。

3.5鉴别(1)取本品,显微镜下观察:油管内含淡黄色或黄褐色条状分泌物,直径8 ~ 25μ m(柴胡)。螺纹导管直径为14 ~ 50μ m,加厚的管壁相互连接,像网状螺纹导管(川芎)。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组织(枳壳)中。花粉粒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有三个萌发孔(红花)。

(2)取本品9g,加入硅藻土6g,研磨均匀,加入甲醇50ml,加热回流60min,放冷,离心5min,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其溶解,加入50%乙醇65438±00ml和稀盐酸65438±0ml,摇匀,用乙醚振摇提取两次,每次25ml。加入另一种阿魏酸对照品和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2 ~ 6 μ l和对照品溶液2μl,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 10: 1)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备用酸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酸水溶液备用),水洗2次,每次25ml,弃去水洗液,蒸干乙酸乙酯溶液,残渣加1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枳壳65438±0g作为对照药材,加入甲醇65438±00ml,超声65438±00min,过滤,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取供试品溶液2 ~ 4 μ l,对照药材溶液2 μ 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 6: 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鉴别](3)项下的备用酸水溶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取正丁醇溶液的一半(剩余量备用),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氨洗液,蒸干正丁醇溶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牛膝对照药材65438±0g,加50%甲醇25ml,加热回流65438±0h,冷却,滤过,滤液加20ml水,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两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提取物,用水饱和正丁醇洗涤两次,每次25ml,弃去水洗液,蒸干正丁醇液,加甲醇然后取β蜕皮甾酮对照品和芍药苷对照品,分别加入甲醇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取4~10μl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药材溶液和2μl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张硅胶GF254nm薄层板上,供试品色谱中,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清晰,在阳光下检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芍药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鉴别](4)项下剩余的正丁醇提取物,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蒸干正丁醇溶液,残渣加1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65438±0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65438±0h,过滤,残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65438±0h,过滤,蒸发滤液,加40ml水溶解残渣,用正丁醇振摇提取三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水洗三次,每次20ml,弃去。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取供试品溶液2~6μl和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在供试品色谱中,乙酸乙酯-冰醋酸-甲酸-水(15: 1: 65438)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取本品9g,加入硅藻土6g,研磨均匀,加入甲醇50ml,加热回流60min,放冷,离心5min,取上清液,减压回收溶剂,蒸干,残渣加入7%硫酸乙醇溶液和水(1: 3)的混合溶液2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h,放冷,用氯仿摇匀。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氯仿溶液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蒸发滤液,残渣用1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桔梗1g,加入7%硫酸乙醇溶液和水(1∶3)的混合溶液20ml,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2~6μl和对照药材溶液4μl,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2: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光(254nm)下干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用10%硫酸乙醇溶液喷洒,在105℃加热至斑点清晰,在阳光下检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检查应符合丸剂(药典2010版附录VI A)的有关规定。

3.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3.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70%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芍药苷的检测波长为230nm,柚皮苷的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以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25 ?24→40 ?76→60 ?25~26 ?40→100 ?60→0 ?26~30 ?100 ?0 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和柚皮苷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芍药苷30μg和柚皮苷4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的本品,切块,混匀,约取65438±0.0g,准确称定,准确加入70%乙醇50ml,称定,置水浴中加热回流45分钟,放冷,再次称定,用70%乙醇补足失重,摇匀,离心(转速为每。

3.7.4测定方法准确吸取10μ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本品每丸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4.0mg麸炒枳壳以柚皮苷计不得少于8.7mg(c 27h 32 o 14)。

3.8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长时间头痛、针刺局部疼痛、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症。

3.9用法用量空腹用红糖水送服。1 ~ 2粒一次,一日两次。

3.10注意忌辛辣生冷食物;孕妇禁用。

3.11规格每粒重9g。

3.12存储密封。

3.1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次增补

4血府逐瘀丸中医部颁标准4.1拼音名称血府逐瘀丸

4.2标准编号WS3B007189

4.3处方柴胡50g当归150g生地150g赤芍100g红花150g桃仁200g枳壳(麸炒)100g甘草50g川芎75g牛膝150g桔梗75g。

4.4按上述制备方法制成十一片,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入炼蜜110 ~ 130 g制成蜜丸。

4.5性状本品为棕色蜜丸;它尝起来又甜又辣。

4.6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的相关规定(附录第2页)。

4.7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失眠,多梦,心悸,急躁和愤怒。

4.8用法用量空腹服用,1 ~ 2粒用红糖水冲服,一日两次。

4.9注意避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孕妇不宜服用。

4.10规格每粒重9g。

4.11存储密封。

5血府逐瘀丸说明书5.1药品名称血府逐瘀丸

5.2蜜丸配方:每丸重9g。

5.3血府逐瘀丸的主要成分有柴胡、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枳壳(麸炒)、甘草、川芎、牛膝、桔梗等。

5.4血府逐瘀丸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失眠,多梦,心悸,急躁和愤怒。

5.5血府逐瘀丸用法用量:空腹用红糖水送服,每次1 ~ 2粒,每日2次。

5.6血府逐瘀丸禁忌孕妇不宜服用。

5.7血府逐瘀丸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5.8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鱼腥味的食物。

2.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中药。

3.糖尿病患者和患有严重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脾虚便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如果服药3天后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医院了。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特性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督下使用。

9.请将本产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0.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本产品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5.9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