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油和蜡
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总称。植物油在种子中含量最丰富,动物油大多存在于脂肪组织中。一般常温下为液体的称为脂肪油,固体或半固体的称为脂肪。油可以用作食物和药物。其一般性如下:
1.油和蜡的比重在0.91 ~ 0.94之间,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氯仿、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冷时不溶于乙醇,热时可溶。
2.油脂不易挥发,没有一定的熔点或沸点,大多有明显而确定的折光率,可以用来鉴别。
3.油和碱能形成肥皂,称为“皂化”。长时间放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油氧化后,过氧化物、酮酸、醛等。可以产生,使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苦味。这种现象被称为“氧化酸败”。酸败的油不能再用于医药。
4.油的化学成分是长链脂肪酸与甘油结合形成的酯类,水解后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其通式如下:
有些油脂是由长链脂肪酸和多元醇组成的酯类,如薏苡仁酯,其理化性质与油脂相似。
蜡稳定,不溶于水,化学成分为分子量大的一元醇长链脂肪酸酯。比如主考蜜蜡,大集分棕榈酸蜂酯。一些蜡是脂肪酸或大分子脂肪烃的甾醇酯。具有药理作用的油或含有油的中草药如蓖麻油用作泻药,乌梅和火麻仁具有润肠作用,大凤种子油具有抗菌作用,据报道薏苡仁油中的薏苡仁酯具有抗蛔虫和抗癌作用。大多数油和蜡在医学上作为赋形剂用于制作油注射剂、软膏和硬膏剂。如芝麻油、花生油、棉籽油、蜂蜡等。,但制作注射用油的脂肪油必须经过提炼。
中草药的含油量可根据油在乙醚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采用连续萃取法提取,中草药中油的百分含量(g/g)可通过除去溶剂后油的重量计算。这种方法提取的油中还含有其他脂溶性杂质(如色素),所以测定结果是原油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