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调理身体用艾灸和艾浴器洗艾草水澡感觉气色很好,艾草的效果和作用?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端午节人们会拿一把艾草插在门前,有驱邪之意。不仅如此,艾草也可以食用,功效多多,一起来了解吧!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的作用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需要购买艾叶,淘宝搜索店铺:艾草皇子或搜索关键词:可以喝的艾叶)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的妙用
灸
艾灸,中医认为,它有温阳补气、舒经通络、化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夏季是四季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这时温补阳气,有天地助力,最为有效。
艾灸疗法是点燃艾草制成的艾条,在身体需要施治的穴位上熏炙,使艾叶的药气和火力温度透达肌骨经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在做艾灸时要注意以下禁忌: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也不可喝冷水或冰水,而应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经期、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都不适宜用艾灸。
洗
艾叶有消毒、辟秽、杀虫等保健作用,所以用艾叶洗澡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艾叶水的制作没有特殊要求,如果洗澡用,先把艾叶冲洗一遍,洗掉浮尘,然后放在锅里煮,开锅后5到10分钟,将艾叶捞起,把水倒入浴盆即可。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及抗过敏作用。所以用艾叶煎液熏洗双脚有止咳作用。一般来说,艾叶外用无不良反应,中毒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应太浓,一般艾叶取20至30克为宜,但不宜久用,咳止即停。
抹
蚊虫肆虐的季节,靠杀虫剂和电蚊香驱蚊难免有健康隐患,可用艾叶,将适量艾叶浸泡于山茶油中,置于玻璃瓶里一个月,待艾叶的成分都析出到油中后,就会散发浓郁的艾香,再将这浸泡油过滤后加入薰衣草、薄荷、柠檬草等精油,装入滚珠瓶,就是随身携带的最环保的防蚊利器了。
吃
中国古人就有食艾叶的习惯,中医认为,艾叶是味很有疗效的中药,可谓功能多多。
艾叶性温,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有虚寒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腹部疼痛等困扰的女性可以适当食用艾叶。
艾叶含有桉油精、侧柏酮等成分,有止咳、平喘、抗菌抗过敏等作用。
艾叶天然带有清新之气,适合与各种食材混搭。比如用艾叶炒豆腐、包饺子或裹上面粉蒸,都可是最大限度突出艾叶淡淡清香味的食谱。艾叶与肉类放在一起炖汤,补气摄血,健脾宁心。艾叶隐做成的食物大部分人群都适合食用,但阴虚血热者应慎服。
艾叶食谱推荐
1
面粉蒸艾叶
首先,准备新鲜艾草,然后把艾草的硬梗、枯叶去掉,再用清水将艾草洗干净,必须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250的比例,将面粉与艾草混合,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最后,铺入笼屉蒸,大约蒸30~40分钟,即可出锅。
2、姜艾鸡蛋
准备食材:15g生姜,10g艾叶,2个鸡蛋。
具体做法:首先,先将2个鸡蛋煮熟,然后加入适量水,煮熟后再将蛋去壳;再将生姜、艾叶、鸡蛋这些食材放进锅中煮,煮熟后,即可食用,汤汁和鸡蛋都可食用,以此当正餐,端午节坚持几天,可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
3、艾叶菜团
准备食材:艾叶,适量面粉、水、盐。
烹饪方法:首先,先将艾叶洗干净,再将其切碎;再往切碎的艾叶中加入面粉、水、盐,并揉成面团,艾叶面团大小适中即可,面团做成后,再将其放进蒸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4、艾叶饺子
准备食材:300克艾草,葱、豆芽、豆腐、适量的饺子皮。
烹饪方法:首先,艾叶切碎;葱、豆芽、豆腐也适量地切碎;然后,将以上准备好的切碎了的食材均匀地搅拌,在加入用盐调味,做成馅,建议不要放太多味道较重的调味料;最后,用面皮包做饺子,将艾草馅饱成饺子形状,再放进锅中,蒸熟或水煮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