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需要吃人参?
误区一:吃人参上火“吃人参上火”几乎是一种公认的说法和观点。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和不正确的,这是对人参最大的曲解和误解。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吃人参会上火呢?主要原因之一:吃的太多。2002年5月至6月11,韩国大贤高丽医科大学韩尚志教授在160韩国人和160中国人中进行了人参食用量的临床实验。实验方法是每人每天吃3克人参,服用4个月。经过4个月的检测,这些人体温正常,没有上火的现象。于是韩教授得出结论,经常吃人参不会使体温升高而上火。人参很厉害,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不能过量服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出现流鼻血、口疮等症状。这是人本身的错,不是人参的错。人参每天的配给量是多少?这本书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我再强调一下:鲜参不同于干参,园参不同于野山参,弱参不同于强参,老人不同于年轻人,滋补治病不同,轻症和重症不同,只吃一次不同于天天吃,等等。即便如此,也有一个通用的标准。韩国专家认为,食用鲜人参,成人每人每天不超过240毫克,儿童不超过80毫克;吃干人参,成人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儿童不超过2克。这个量可以供你参考。建议中国人在上述限额以下。以上是指吃园参的配给量。纯野山参的用量比园参少很多。成年人每天服用干野山参不宜超过0.3克,平时少吃野山参,一般0.1克。人即使经常吃人参或人参制品,只要不超过专家告诉的标准,也不会上火。大家可以自己体会。
误区二:夏天不能吃人参。有人说夏天不能吃人参,不然会上火。这个说法也是片面的。如果按照这种观点行事,那么,如果有人在夏天生病,难道不是要等到秋冬才吃人参治疗吗?专家的回答是,夏天也可以吃人参,但在人参的种类和服用量上,与冬天的人参略有不同。2004年夏天的三伏天,笔者亲自吃了人参,一天2克左右,没有上火的症状。人参包括鲜人参、干白参(晒干的人参)、干红参(红参)、人参须、人参粉和人参皂甙片。夏天可以吃的人参有很多种,有鲜人参、晒干人参、人参须、人参粉、人参皂甙片等。那么,红参可以吃吗?当然红参也可以吃,但是要控制数量。比如冬天吃红参的量在5克以内,夏天控制在3克以内。其他种类的人参在数量上也要比秋冬略少。这个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不同的疾病灵活掌握。比如南方人和东北人对吃人参的感受就不一样。南方人经常吃人参只要不过量,一般不会上火;北方人经常吃人。就算量和南方人一样,也会有人觉得生气。这说明东北人比南方人少吃人参是可取的。具体来说,南方人可以互相服务两次。冬天要吃三次。人参泡水的话,一天喝几次是可以的,但是每人每天不能超过3到5克(夏天3克,冬天5克)。
误区三:年轻人不用吃人参。有人说年轻人不一定要吃人参。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片面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买不起人参,没有人参也能活。但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有能力购买人参,所以年轻人吃人参是有益无害的。需要说明的是,年轻人吃人参的目的和老年人不同。年轻人锦上添花,老年人需要帮助。换句话说,年轻人吃人参是为了更有精神,体力充沛,精力充沛;老年人吃人参以治病为主,滋补为辅。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年轻运动员大多服用人参。为什么?为了提高运动成绩。由于人参具有抗疲劳、抗感冒、提神、保护血管和心脏的作用,运动员吃人参提高运动成绩不足为奇。比如韩国的速滑运动员,速度和耐力都是世界一流的。我们经常看到长距离冰上决赛的顶尖选手都是韩国运动员。韩国运动员吃人参是公开的秘密。中国的速滑动员在短距离内可以和韩国一较高下,但在长距离内就远远落后了。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动员不吃人参,或者很少吃人参。俄罗斯很多运动都是世界一流的,动员也吃人参。还有美国。几十年前,据说美国人不吃人参。据韩国专家调查,美国在30年前就有喝人参茶的习惯。比如一个叫凯伦的人?麦克卢斯的一个年轻女子,得了一种不知名的病,走路很吃力,坐下来都站不起来。美国医学博士闫冰·萨夫纳请她尝一尝人参。结果吃了一片人参后奇迹出现了:卡琳?麦克卢斯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完全康复了。中国年轻人吃人参受益的例子不多,这里就不赘述了。综上,证明了一个问题:年轻人也可以吃人参。
误区四:孩子不能吃人参。小孩子不能吃人参。应该是适合每个人的,不能一概而论。体质好,发育健全的孩子不需要吃人参。但如果体质和发育有一定问题,可以放心吃人参。但是人参的量要严格控制。一般是每人每天不到0.5克。在我国南方,秋冬季节,大人往往会主动给孩子喝人参汤之类的,起到了抵御潮湿和寒冷的作用,效果不错。古代中医认为,小儿龟背、鸡胸、五迟(站迟、走迟、发迟、牙迟、说话迟)、五软(头软、颈软、手脚软、筋软、口软)都是由虚弱引起的,可以服用人参来改善现状。在韩国,孩子出生两三个月,就喂人参蜂蜜。只要不过分,效果满意,没有副作用。甚至在一些韩国家庭,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喂人参。
冬天是吃人参的好季节。
虽然人参是各种滋补品之王,但也不是全部都是可以原谅的,人参综合征也不能因为生命力强而导致过量服用。
a过敏体质强的人,如果服用后出现皮疹,不宜服用人参。有化脓性炎症时不要服用。
b高血压患者是肝阳上亢者,服用后容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高血压虚寒患者可服用人参,但用量要小,当收缩压>:在180mmHg时,不适合任何类型的患者服用人参。
c感冒发烧一般不宜服用。因为发烧时心悸严重,使用者会改善血液循环,使心悸加重。
d对于突然窒息引起的哮喘综合征,热引起的咽干,冲动引起的吐血和鼻出血,不宜用人参。
e湿热郁结引起的水肿,服用人参后更甚(因为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少尿者也要慎用。
f不适合失眠烦躁的患者,否则睡眠会更差。
g气盛、体热、脉滑有力、大小便不畅者忌用人参。
忌食人参:不同种类的人参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一般来说,西洋参性凉,一般用于热证,如高血压、便秘等。人参性温,适用于寒证。其中,晒干的人参是一种补药,主要用于气阴两虚的证候和症状。
人参是一种滋补强壮的药物,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使用人参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其效果不仅得到了古今中外无数医学家的肯定,也为现代科研院所所证明。神农的《本草经》第一次对人参的药理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经典。书中将365种常用药材分为上、中、下三类,选取那些滋补性好、药性强、无毒副作用的药物为上品。人参是顶级药材之一。书中明确指出,人参“滋养五脏,宁神止惊,祛邪明目,使人愉快。”几句话充分说明人参有很多有益的作用。中医认为人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元气。宋代苏颂在《嘉佑图经本草》中记载了一段关于人参的话。相传“要想试试两个人一起走,一个有人参就是空谈,两个人各走三五里路。没人参的就口气大,有人参的就呼吸自如。”为了鉴别人参的真伪。相传洪承畴战败时,被清军拿下。他绝食了几天,生命垂危。喝了博尔济吉特太后的一小壶参鸡汤,他顿时精神一振。这些说法虽然夸大了人参的作用,但也说明人参确实有很好的补气作用。本草也强调:“一般人参能补虚,虚寒能补,虚热也能补;气虚要用,血虚也要用。“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说得好:人参专治“男女诸虚证”。不难看出,人参具有补虚扶正等多种药理作用,适用于各种虚损疾病患者。所以古代医学家强调,凡是长期虚损,气血津液都不足的人,都可以选择人参来补益调理。如果与其他药物配伍,其临床应用会更广。
中外学者通过对人参的分析,初步摸清了人参所含的主要成分。发现人参主要含有皂甙、肽、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值得注意的是,肽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是人类七大营养元素之一,是人体乃至所有生物的主要成分。因此,氨基酸和肽对人体非常重要。人参含有10多种氨基酸。例如精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等。在这些众多的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对人体很重要。它们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同时又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和饮料中摄取。人参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就不用说了。
此外,人参还含有人参皂苷(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胆碱、葡萄糖酸、果糖、麦芽糖、蔗糖、三糖、果胶、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泛酸等。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关于人参的文献浩如烟海。人参的临床应用,尤其是配伍后的应用,总结如下:
1.大大增强活力
人参是补益元气的圣药。中医认为,元气,包括袁茵气和元杨琪,是由先天之精产生的,它是由后天摄入的营养不断孕育而成的。元气源于肾,藏于肚脐下的“丹田”。它通过三焦的经络传遍全身,促进脏腑等所有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化力量的源泉。所以,元气的盛衰决定了人体的强弱。《本草经》中说:“人参能使阳气恢复至垂,但为虚邪。它的主要适应症是补益五脏。虽然有五脏,但元气的循环也是一体的,有益于真气(即元气),五脏俱补。”人参能补五脏,先天和后天的好处是一样的,从而使元气充足。《镜月全书》中的保元汤含有药用人参、甘草、肉桂和黄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含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正宗外科用肾舒膏由药用人参和白术组成。用于面色萎黄,言语轻语,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自汗,脉弱等。具有很好的益气养元的功效。
2.益气固脱
祛魅综合症是一种危险的疾病综合症。这是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衰竭,导致死亡的病理。其主要症状为:汗如珠,四肢冰凉,张口闭眼,手尿,脉断肠。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休克和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处方切用”应急门下载“沈度汤”应急抢救。本方适用于急救突发虚脱,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和虚脱。前贤认为:“有形之阴血,不宜急生,无形之气,宜急固。所以是参主必经之路,是固元益气的圣品。”有时常将人参与附子配伍,用于治疗循环衰竭、元气丧失的人,以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但在这些情况下,还是选择野山参比较好,但若热极昏或痰多令人窒息,则移山参和园参鞭长莫及,千万不要使用。
第三步:补气生血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金元医家李东垣说:“以人参为补血之物者,不能自发盖血,而生阳之药为生,而阳气长,血旺。”现代药理学也证实,人参能刺激造血功能。镜月拳术包含两种药膏,即药用人参和生地黄汤药。两种药,一种补气,一种补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很好的补气生血的效果。此外,常用的养血补血方剂,如人参杨蓉丸、人参归脾丸、八珍丸等,都有同样的功效。因此,对于因失血而引起的面色晦暗、口唇苍白、头晕目眩、手指甲不修、手脚麻木、脉弱等症状,人参是补气生血的理想药物。
补气益肺
名医李东垣指出:“人参能补肺中之气,肺气盛则四脏之气盛,故肺主诸气。”翻看古代医家治疗肺虚、气喘、咳嗽的诸多方子,如《活经证》中的五味子汤、《养生宝典》中的人参蛤蚧散、《方继生》中的人参核桃汤等。,均以人参为主药补肺气,辅以其他品祛邪,标本兼治,邪正兼顾,发挥重要作用。人参可用于临床症状气短、气短、声音低沉、倦怠乏力、懒言或咳嗽无力、痰多、自汗怕冷、易感冒等,补肺益气。
补气养心
中医一直认为心主神明,从而将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归于心脏。本草颜回称人参为“养精养神之药”,但它主要用于治疗惊悸、心悸、健忘和失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能提高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效率,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改善睡眠和情绪。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使患者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动物实验表明,人参还能减轻或消除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疾病。此丸选用人参,具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
6.益气补肾
《本草经》指出“人参补五脏之气,补真阳”,对真阳衰少,肾气不足,阳气不盛的症状有特别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能影响调节性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表现出性激素样作用,还能提高精子的流动性。临床应用表明,对神经衰弱引起的皮质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精神型无效。古今大量补肾壮阳的方剂,如全鹿丸、容桂百步丸、沈蓉保健丸等。,对肾气虚弱、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等有很好的疗效。,而人参有补气益肾助阳的作用。
7.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针对的是气阴两虚。温病过程中常表现为气阴两虚。例如,温病耗津,多汗,气短,烦渴,舌淡红或干赤,脉大而数,易虚脱;或者是内伤热病杂病后期,真阴亏损,元气大伤,神疲乏力,气短懒动,口干咽燥,低烧或潮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虚或少。此外,还可见于许多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等。《本草正义》说,人参“有养阴清虚火之功,适用于吐血后,或汗出,或失精,阴津失收,虚阳上亢者滋补”。主要用于生脉散,表现为“热伤元气,气短乏力,口渴多汗,肺虚咳嗽”。方剂以人参益气养阴,麦冬养阴宁心,五味子敛肺气,三药并用,益气养阴。再如《医馆全集》中的人参固本丸和《顾松元医镜》中的纪灵膏,都是以人参为原料的。中医的“消渴”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从其症状来看,属于气阴两虚,津液亏损。人参的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已被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人参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口渴、多汗、全身乏力、降低尿糖和血糖。如果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和神经病变方面优于单独使用胰岛素。服用人参后,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8.有益温度
本草汤中说,人参能“补五脏之阳”,“调中焦”。这里的“中”是指中焦的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气血就旺盛。汉代名医张仲景创立理中汤,以人参为主药,配以干姜、白术、甘草温中,以祛虚寒为主,主治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纳差乏力、舌淡苔白等,疗效甚佳。至于人参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初步发现,人参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刺激食欲。对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的慢性胃炎,服用人参制剂可增加食欲,缓解症状甚至消失。
9.消炎抗癌
人参具有消炎、解毒、抗癌、祛邪的功效,是通过“扶正”来实现的。所谓“扶正”,就是支持正气,调动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动物实验证明,人参能抑制松节油或兔耳壳人工冻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还能加速某些实验性损伤的愈合。
人参能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的监测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还能升高白细胞,预防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义存在于内,恶不可为。”当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后,产生肿瘤的机会就减少了,得了肿瘤就更容易稳定病情。在这种情况下,人参常与其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同用,相得益彰,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10.双向调整
据《岳池人参传》载:“人参生用气,性凉,温性用,味甘补阳,微苦补阴。”《本草》说:“一般人参能补虚,虚寒能补,虚热也能补;气虚要用,血虚也要用。”《本草郑铮》强调:“人参既能补气虚,又能补血虚。”可见人参能补益身体的气血阴阳。在现代医学语言中,人参的这种功能被称为“双向调节”。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人参进行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的功能,表现为双向调节的形式,即向有利于机体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整体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平衡,限制疾病的发展变化。比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使兴奋和抑制达到平衡协调。血压的调节也是如此。实验表明,对麻醉动物来说,人参在小剂量下可轻度升高血压,而在大剂量下则可降低血压。人参能增强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使人既能耐受高热,又能耐受寒冷。因此,有学者将人参的这种作用称为“适应原始状态”,即具有增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的能力,使内环境发生有利于机体的变化。这是化学合成药物无法比拟的。所以国内外的医学家都特别推崇人参的这种功效。
11.抗衰老,延年益寿
在古代,医生视人参为延年益寿的圣品。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一些健身、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药物,如人参蜂王浆、天然营养口服液——王中王、首乌延寿丹、东田长寿膏、十全大补膏、参茸药酒等,都离不开人参。国内外学者已证实人参具有防止细胞衰老的作用。能促进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因此对延缓衰老,改善老年人头晕脑胀、健忘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高脂血症和血液粘度增加是老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参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从而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对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老年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或消除此类疾病引起的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可见,无论是人参的药用成分还是药理作用,都充分证明了人参是滋补药的圣品,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作用是“补气”和“补益五脏”,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合理选择人参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