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是一种传统中药。种植芍药时叶片枯黄发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虽然芍药的抗病能力很强,但是如果管理不当,还是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朋友种的芍药叶子枯萎变黑,有的叶尖嫩的芍药变干。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预防。下面谈谈芍药种植过程中的预防方法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施肥不当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总种植面积比较小,或者家里种植一些植物作为观赏花卉,恨不得把化肥全部施到花上。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中碳酸盐成分急剧增加,远远超过花根处必需的常规浓度,土壤中的养分不能被根茎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烧根的发生。
再珍贵的花,也要用少量多餐施肥,施的肥轻一点实用效果会更强,尤其是营养肥用多了,根系受损,不太好修复。如果尿素水溶液在下游施用,则不必超过每1亩3公斤。
2浇水不当造成水分过多或过干芍药抗旱耐涝。与透气性差的淤泥相比,它更喜欢透气性好的疏松肥沃的土层。芍药的透气性和透光性越好,花的颜色就会越鲜艳。一般除降水外,只要土壤水分能维持在75%~80%,就不需要额外浇水,除非像春季土层特别干燥,土壤含水量小于60。
有些地区春季非常容易发生春旱,芍药的花期在5月,所以开花所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多。开花前后可以在周围浇点水,可以沿沟浇小水,不淹。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往往会导致根系不适应,吸入不畅,导致褐斑病,进而导致地上部分的嫩梢变干,进而导致整株植物发病,叶片枯萎,变成黑褐色。
芍药黑斑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历年来常发生在5月底6月初。因为降水等气候条件不同,在部分地区7-9月出现。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小的灼斑,呈深褐色,呈环状蔓延。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可连在一起,使叶片枯萎,病原体冬天被冻在机构里。到了第二天,
在防治中要以预防为主。黑斑病早期可喷施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油菜素内酯3000倍。病害严重的地块,牡丹采收后尽量不要补种,花盆倒掉要换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