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州方

1.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有:

A.《伤寒论》b .《五十二病方》c .《黄帝内经》d .《太平盛辉方》e .《医方集》

2.被后人誉为“方剂书之祖”的医书有:

A.《伤寒论》b .《五十二病方》c .《黄帝内经》d .《太平盛辉方》

E.太平惠民和记局药方

3.中国第一部专利药药典是:

A.《伤寒论》b .《五十二病方》c .《黄帝内经》d .《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记局药方

4.我国现存古籍中处方数量最多的是:

A.太平盛辉方b .千金方c .普济方d .伤寒论e .医方集

5.最早按疾病和证候分类的医学书籍是:

A.《黄帝内经》b .《五十二病方》c .《伤寒论》d .《镜月全书》

E.普济坊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八大定律”的范畴:

A.发汗,下法,温,补,固,通,除,清热,止呕

7.“主病谓君,辅君谓陈,臣宜谓史”,最早见于:

A.神农本草经b .《伤寒论》c .《普济方》d .《黄帝内经》e .《本草纲目》

8.关于君主、大臣和助手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君药是针对主要疾病或证候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臣药是对并发疾病或综合征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

c辅助用药包括辅助用药、辅助用药和抗辅助用药。

D.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要疾病或主要证候的药物。

E.诱导药包括导经药和调和药。

9.以下哪一项不是构成改变的方式?

A.药味的变化b .药物剂量的变化c .药味和药物剂量同时变化d .治疗方法的变化

E.剂型更换的变化

10.从小承气汤到桑乌汤:

A.药物味道的改变b .剂量的改变c .剂型的改变d .药物味道和剂量同时改变

E.以上都不是

11.从人参汤到理中丸:

A.药物的味道和剂量同时改变。b .剂量和剂型同时改变。c .口味和剂型同时改变

D.剂型的变化e .剂量的变化。

12.煎药器具的废弃:

A.砂锅b .瓦罐c .搪瓷器皿d .铁锅e .铝锅

13.关于服药时间,如果生病了,应该:

A.饭后服用b .早上空腹服用c .饭前服用d .睡前服用e .随时服用。

14.滋补方药的用药时间应该是:

A.饭后服用b .空腹服用c .饭前服用d .睡前服用e .随时服用

15.应使用解表汤:

A.慢火b .大火c .大火前的慢火d .大火后的慢火e .以上都不合适

16.瓜地三属于“十剂”:

A.宣传剂b .导泻剂c .轻剂d .总代理e .重剂

17.消除的迹象,下列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气血凝滞证b .痰瘀互结证c .食积虫积证d .水湿凝滞证e .大便干结证

18.大枣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A.治标b .辅助君药加强疗效c .限制君药的毒性和毒力

D.起到反作用e .标本兼治

19.以下哪一项不是处方组成变更的依据?

A.有无证候b .致病因素的虚实c .病情的轻重d .医生的用药习惯

E.体力

20.麻黄汤可用于治疗:

A.外感风寒表证b .外感风寒表证c .外感风寒咳嗽痰喘证

D.外感风寒,营卫不和。e .以上都不是

21.麻黄汤治疗证候的表现有:

A.出汗b .恶寒发热c .头痛身痛d .舌苔薄白e .脉紧

22.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能的配方为:

A.银翘散B .败毒散C .小青龙汤D .麻黄汤E .桂枝汤

23.桂枝汤里没有药物:

A.桂枝b .芍药c .炙甘草d .干姜e .大枣

24.桂枝汤的作用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 .温通心阳,平气降逆c .舒筋解表,调和营卫。

D.发汗除湿,止咳平喘。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25.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的配伍是指:

A.调和营卫b .发散风寒c .释放肌肉d .养阴营e .调和脾胃

26.患者头痛发热,恶风出汗,鼻吐,苔白不渴,脉缓或弱。治理:

A.麻黄汤b .麻杏石干汤c .三拗汤d .桂枝汤e .九味羌活汤

27.没有九味羌活汤组成的药物:

A.白芷b川芎c生地d黄连苍术

28.外感风寒湿内热证。治理:

A.羌活史圣汤b .麻杏石干汤c .桂枝汤d .九味羌活汤e .麻黄加术汤

29.在药物配伍方面,体现循经治病基本结构的方剂有:

A.九味羌活汤b .麻黄汤c .桂枝汤d .麻黄加术汤e .三拗汤

30.具有解表散寒、温肺解酒功能的配方为:

A.小青龙汤b .麻黄汤c .麻杏益肝汤d .桂枝加芍药汤e .九味羌活汤

31.小青龙汤中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肺止咳b .敛阴止汗c .敛肠止泻d .养阴敛津e .以上都不是。

32.患者咳嗽瘙痒,咳痰不舒服,或有轻微风热,舌苔薄白,脉缓。治理:

A.麻杏石干汤b .桂枝汤c .麻黄汤d .止嗽散e .桑菊饮

33.银翘散的作用是:

A.辛温解表,清热解毒b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c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D.辛凉,清热解毒。辛凉,清表,和胃,益气。

34.患者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治理:

A.麻黄汤b .桂枝汤c .银翘散d .桑菊饮e .败毒散

35.患者咳嗽,微热,口微渴,脉博。治理:

A.桑菊饮b .止嗽散c .麻黄汤d .银翘散e .桂枝汤

36.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b .清肺止咳c .宣肺清热d .止咳化痰e .清胃宣肺

37.防御粉的作用是:

A.发汗解表,祛风除湿b .祛寒湿,益气解表c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38.关于百度粉中人参的作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帮助正气驱邪。b .分散补充,不消耗真元素。c .汗液来源,做到不出汗不出汗。

D.调正气防邪气。e .专为补虚而设计。

39.外感风寒,痰瘀互结。治理:

A.小青龙汤b .参苏饮c .败毒散d .麻黄汤e .桂枝汤

40.肾素饮料的作用是:

A.发汗解表,祛寒湿b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c .祛寒除湿,益气解表

D.益气解表,理气化痰e .以上皆非。

41.没有桂枝的药方是:

A.麻黄汤b .桂枝汤c .九味羌活汤d .小青龙汤e .桂枝贾贵汤

42.体现“逆水行舟”方法的药方是:

A.银翘散B .麻杏石干汤C .败毒散D .麻黄汤E .桂枝汤

43.银翘散和桑菊饮* * *一些药物有:

A.金银花、桑叶、连翘、菊花、桔梗、杏仁、荆芥、竹叶和薄荷

44.大承气汤的作用是:

A.清热凉血b .降热解郁c .舒热解郁d .缓热解郁e .攻热解郁,益气养血

45.以下哪一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要适应症:

A.阳明腑实证b .热郁旁流c .阴虚肠燥d .热厥属内热郁结e .痉挛属内热郁结。

46.患者见水清,色纯青,口臭,脐腹疼痛,质硬,块状,口干舌燥,脉滑。

A.小承气汤b .调胃承气汤c .黄龙汤d .大承气汤e .葛根芩连汤

47.除了以下哪一项可以代表大承气汤的治疗:

A.一般病因b .上摄病,c .下摄阴,d .釜底抽薪,e .增水扬帆。

48.大黄牡丹汤的作用是:

A.消积散结,清热解毒b .清热解毒,行气活血c .清热化瘀,散结消肿。

d、清热解毒,消肿散结;e、攻热郁结,急救阴。

49.温脾汤里没有药物:

A.大黄b肉苁蓉c芒硝d干姜e人参

50.温脾汤的作用是:

A.温里散寒,行气止痛b .攻寒积,温补脾阳c .攻寒积,消肿散结

D.温肾养精,润肠通便e .清热通便,滋阴益气。

51.济川汤的作用是:

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b .攻寒积,温补脾阳c .攻寒积,温中补虚。

D.温肾养精,润肠通便e .以上都不是。

52.关于火麻仁丸的成分,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小承气汤加入了火麻仁、杏仁、白芍和甘草。b .小承气汤加火麻仁、杏仁、白芍、蜂蜜。

C.调胃承气汤加入了火麻仁、杏仁、白芍和蜂蜜d。

E.大承气汤含火麻仁、杏仁和白芍。

53.黄龙汤的职能是:

A.润肠泻热,行气通便b .攻热积滞,益气养血c .攻寒积滞,温补脾阳。

D.滋阴生津,清热通便,即排水通便,行气消肿

54.十枣汤在以下时间服用:

A.中午b .清晨c .晚上d .睡前e .晚饭后

55.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分别是:

A.人参b黄芩c柴胡d青蒿e枳壳

56.蒿芩清胆汤的作用是:

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b .调少阳、和胃化痰c .清胆利湿、健脾益气

d、调和肝脾,行气解郁E、辨浊利胆退黄。

57.祛邪解郁、疏肝理气的药方是:

A.逍遥散b .四逆散c .小柴胡汤d .蒿芩清胆汤e .银翘散

58.含有白术和白芍的配方为:

A.补中益气汤b .逍遥散c .小青龙汤d .败毒散e .大柴胡汤

59.逍遥散的作用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b .祛邪解郁,理气疏肝c .清肝利胆,和胃化痰

D.疏肝健脾,行气止痛e .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60.同协方耀的职能是:

A.健脾理气,祛湿和胃b .健脾柔肝,祛湿止泻c .健脾祛湿,清肠止泻。

d、清热利湿,解毒止泻E、健脾柔肝,清热止泻。

61.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是:

A.和胃降逆散结b .调寒热散结c .降逆化痰,调和肝脾。

d、调寒热、理气和胃E、益气健脾、散结消症。

62.大柴胡汤的作用是:

A.调和少阳,健脾柔肝b .调和少阳,泻热积滞c .清热泻火,散结止痛。

D.疏风解表,清热通便,即清肝胆,泻内热。

63.汗、泻、下合为一方:

A.大柴胡汤b .防风童生散c .九味羌活汤d .葛根芩连汤e .调胃承气汤

64.小柴胡汤治疗证候的表现不是:

A.感冒发烧。b .心烦和呕吐。c .呕吐和唾液变黄。d .口苦咽干。e .胸胁胀满

65.阳滞热厥证应如下治疗:

A.四逆汤b .当归四逆汤c .四逆散d .大承气汤e .白虎汤

66.腹痛时有发生,有肠鸣音和腹泻,情绪不畅时每次都会发生腹痛,两侧疼痛,舌苔薄白,脉缓。治理:

A.四逆散b .半夏泻心汤c .葛根芩连汤d .痛泻要方方耀e .白头翁汤

67.逍遥散中柴胡、白芍、当归的配伍是指:

A.疏肝健脾b .疏肝理气c .疏肝养血d .软肝止痛e .养血健脾

68.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功能的配方为:

A.黄连解毒汤b .竹叶石膏汤c .清舒益气汤d .清营汤e .白虎汤

69.金银花和连翘在清营汤中的作用是:

a、清热解毒,化热为气;b、疏散风热,清热去火;c、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D.清热解暑,生津止渴e .以上都不是。

70.清营汤的作用是:

a、清热解毒,凉血化瘀B、养血化痰,宁心安神C、解毒,活血化瘀。

D.清心凉血,活血祛斑e .清营解毒,清热养阴

71.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功能的方剂有:

A.清营汤b .犀角地黄汤c .竹叶石膏汤d .黄连解毒汤e .普济消毒饮

72.黄连解毒汤不宜用:

A.实热烦躁b .血热呕吐c .热毒出斑d .湿热黄疸e .痈疖。

73.患者头面部红肿热痛,恶寒发热,睁不开眼,咽干不利,口渴,舌红苔黄,脉强。治理:

A.黄连解毒汤b .龙胆泻肝汤c .仙方活命饮d .普济消毒饮e .银翘散

74.两个三的作用是:

A.泻火通便,疏通上下肠b .清热解毒,泻瘀清热c .泻火通便,利尿退黄

D.清心凉血,活血化瘀e .以上皆非。

75.患者有发热、谵妄、斑疹、吐血、鼻出血、舌红、脉数。治理:

A.清营汤b .犀角地黄汤c .黄连解毒汤d .普济消毒饮e .焦玲钩藤汤

76.薤白散的作用是:

A.清肺热,平喘止咳b .清热宣肺,化痰平喘c .清气化痰,降气平喘

D.清肺利湿,平喘止咳。滋阴润肺,敛气止咳

77.患者阴道下部肿胀瘙痒,小便白浊,分泌物黄臭,口苦咽干,胁痛烦躁,舌红苔黄,脉强。治理:

A.万带汤b .导赤散c .柴胡疏肝散d .四逆散e .龙胆泻肝汤

78.患者有咳嗽、哮喘、口渴、皮肤热气腾腾,特别是晒伤、舌红苔黄、脉数。治理:

A.麻杏石干汤b .定喘汤c .桑菊饮d .薤白散e .清气化痰丸

79.含增液汤的方剂为:

A.竹叶石膏汤b .清营汤c .普济消毒饮d .玉女汤e .清燥救肺汤

80.病人牙疼,疼的甚至在头部,脸颊发烫。他的牙齿喜冷恶热,有时牙齿会出血,牙龈红肿,口气又热又臭,嘴巴很烫。

舌质干,舌红苔黄,脉滑。治理:

A.玉女汤b .白虎汤c .黄连解毒汤d .卫青散e .升麻葛根汤

81.胃热阴虚牙痛证。治理:

A.白质地黄丸b .大补阴丸c .玉女汤d .卫青粉e .竹叶石膏汤

82.芍药汤的成分里没有:

A.当归b .槟榔c .大黄d .黄柏e .桂花

83.牡丹汤中体现“万因”的药物有:

A.芍药b大黄c木香d当归e黄连

84.患暑之后,患者大汗淋漓,心烦口渴,疲倦气短,精神萎靡,小便短赤,脉弱。治理:

A.六一散b .竹叶石膏汤c .清暑益气汤d .桂苓甘露饮e .生脉散

85.温病后期,邪气分阴,但夜热早则寒,退热无汗,舌苔少红,脉细。治理:

A.清骨散b .清舒益气汤c .当归黄流汤d .青蒿鳖甲汤e .凌昊清胆汤

86.《温经精卫》与《脾胃学说》在清热解暑益气汤方面的主要区别如下:

A.它伤害你的呼吸吗?b .对体液有伤害吗?c .是否有暑湿?d .它有出汗和口渴吗?它有头痛和发烧吗?

87.肉桂在牡丹汤中的作用是:

A.作为辅药,能活血通脉,消除“后重”综合症。

b作为佐药,制约各种药物的苦、寒、燥。

c作为一种抗佐剂,可以防止苦寒和冰引诱致病因素,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d .作为药物,将药物导入患病部位,通过血液缓解疼痛。

E.以上都不是

88.卫青粉的君药是:

A.牡丹皮b生地c当归d黄连升麻

89.吴茱萸汤是由:

A.吴茱萸、人参、干姜、大枣

C.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E.吴茱萸、人参、白术、甘草

90.理中丸包括:

A.b .人参、茯苓、白术和生姜c .人参、白术和炙甘草

D.人参、茯苓、白术和大枣e .陈皮、人参、茯苓和甘草

91.除以下一项外,均为理中丸的适应症:

A.小儿慢性惊悸、胸痛多因中焦虚寒b .阳虚失血c .脾胃虚寒呕吐

D.脾胃寒湿、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e .脾胃虚寒能益胃。

92.当归四逆汤的作用是:

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b .活血化瘀,温经通脉c .温经化瘀,活血止痛

D.温经补血,散寒散结e .活血化瘀,回阳救逆。

93.阳和汤中麻黄和白芥子的用途是:

a、宣肺化痰止咳B、通阳散结化痰C、化痰降气平喘

D.温阳散寒e .发汗祛湿

94.黄芪桂枝五物汤的适应症是:

A.动则痹,b .寒则痹,c .血则痹,d .湿则痹,e .热则痹。

95.除了以下哪一种,都属于四君子汤的适应症?

A.面色苍白b .气短懒言c .食少倦怠d .腹胀肠鸣e .舌淡脉弱

96.脾胃气虚、湿浊痹阻的泄泻证,宜用:

A.补中益气汤b .四君子汤c .沈凌白术散d .理中丸e .痛泻要方方耀

97.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物配伍是:

A.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柴胡、升麻、柴胡

98.生脉散的作用是:

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b .清热消暑,益气生津c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99.患者头晕、心悸、唇爪无光泽、月经量少、腹痛少、舌淡、脉细。适当的选择:

A.归脾汤b .逍遥散c .四物汤d .当归补血汤e .以上都不是。

100.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和当归的作用是:

A.益气生血b .益气生血c .益气活血d .益气通边e .以上都不是。

参考资料:

yueyang0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