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架起中西医之间的桥梁

五年的西医教育使陈可冀成为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院医生。本来他选择去福建学医是为了离家近一点。他只在家乡工作了两年。他响应号召北上首都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与我之前的专业知识完全不同的中医诊疗体系。

对中医一窍不通的陈可冀服从了组织的分配。幸运的是,当时是两位著名的中医专家向陈可冀传授了中医知识。“两位教授有‘冉南贝张’的称号,冉雪峰和张惜春。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点,第一,掌握几本中医经典著作是最基本的,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等。二是临床经验。那时候我天天照着菜谱做,那里有很多苏联专家,所以对我帮助很大。”

刚刚接触中医诊疗的陈可冀,并没有因为跟随中医大师而完全抛弃之前所学的西医理论。

在大量的实践中,陈可冀逐渐发现西医的检查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医临床诊疗理论的不足。“我们的国策是中西医并重,重建中西医结合,实现中医现代化。比如脑血管疾病,没有CT和MRI,不知道是不是脑出血。出血量是多少?是脑梗吗?是脑血管畸形吗?等一下。因此,需要现代医学的诊断。比如肿瘤,西医对晚期肿瘤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它杀死了肿瘤,患者的正常器官也会受到损害,生活质量会更差。这时候如果用中医治疗,虽然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寿命。因此,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不同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