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子中药膏药
创作对联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我觉得要记住这六个字:工作、稳定、坚守、切割、创新、新奇。
工作
工作,首先意味着整洁。一副对联要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平衡和谐,句式相似。也就是说,要完全或基本符合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工整是写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古人(或前人)对“工”是很讲究的。清朝以前,联书的遴选比较严格,几乎没有人不及格。民国时期,如胡《古今对联选》,每集所收对联也是精挑细选。当然,有些书是随便选的。近几年的一些楹联确实不够严谨,特别是新楹联的选联和一些潦草的对联,也“登堂入室”,使人们对新楹联的创作产生了怀疑。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作者缺乏认真的创作态度,一个是编辑没有一一推敲,东抄西摘,就算完成一本书,也是一个错误。我觉得后者更负责。如果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那些非常潦草的“对联”永远不会有光明的前途,这将是连潭之福。
这里不想举例,只是提醒读者:不要以为印出来的对联都是好对联,都是“范文”。
作品,还有“精致简洁”的意思。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七字以下的对联能占到对联总数的一半以上,九十字以上的长联不到1%。它用有限的数字表达了无尽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在立意、布局、选词、造句等方面都做到了精致简洁。
不懂惜墨如金,是对联的问题。1986开展全国“慰问一线,缅怀英烈”活动。初评选出的对联中,也有这样“差”的对联。让我举两个例子:
“283号”对联:
山清水秀,山清水秀,哪有英雄的精神美;
日头高,月儿高,兵风高。
评委认为《山水美》和《日月高照》是多余的别出心裁,应变如下:
山清水秀,英雄怎能有一颗美丽的心;
太阳高,月亮高,所以斗土风格高。
序列号“272”:
边关关隘御寇,屡建千年火功;
大地迎春,人间唱一代英雄。
评委认为“在火中”“在人间”是多余的词,不如删除为“46”句。
边关御寇,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同歌一代豪杰。
当然,阑尾切除术后,拿一、二等奖是不可能的,但拿纪念奖是可以的,因为作品毕竟还能“救药”,不然评委连讨论都不用讨论。
“稳”
稳定就是稳定。循规蹈矩,获得稳定;标新立异也能达到稳定。和建筑一样,无论什么风格,都要有扎实的基础和正确的形象。对联也是如此。
稳定有其外在表现。在选择句型时,短句往往放在前面,长句放在后面。比如十字对联中,四六句式比四六句式更稳定;十一字对联中,四七句式居多;十二字对联中,以五七句式为主;十八字对联一般是657的句式。如果说“666”是刚性的,如果说“765”是不稳定的,几乎没人这么用。原因是最后一句话字数多,可以“装”住前面的话。此外,还有一种收信的情况,可以理解为一起“支持”中华全国联合会,比如昆明大观楼联合会,其结局应该是:
.....不辜负香米,不辜负清沙,不辜负九月芙蓉,不辜负三月柳。
.....只赢了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排秋雁,一枕清霜。
最后一个字“上下平”也是为了营造一种稳定的音韵效果。是“不平”,如果中华全国总会收到“不平”二字,就不可能稳定。
稳定的内在含义主要表现在实力上。所谓力度,就是上下联的相对范围,思想的相对深度,抽象和具体的相对程度,感情的相对程度。一般来说,上下环节的强度是相等的,比如:
知道的东西多,心胸开阔;
读尽人情,开阔眼界。(格言)
家绿水青山;
人们在春风。(春联)
这样的对联很多。但也有强弱变化,主要是上弱下强。这样的对联也有很多,比如羊城晚报上的那句,号召合力拔第一城:
闻鸡起舞;
跳跃到春天。
上下链接都是生气取胜的意思,下链接自然更强更广。再比如广州翠园餐厅独家龟头的一个作品:
我在翠阁迎客,甜脆肥润,色香淡雅;
满园繁花似锦,祝你一杯繁荣幸福。
相对于句子的具体感受,对偶在魅力和情感升华上更胜一筹。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强弱的区别并不是好坏的区别。不管你多强多弱,你都应该尽力做好每一句话。如果出现故障,就像是基础立柱倒塌,大楼也不会稳固。
至于上强下弱的情况,很少见。除非有一些有趣的联想,否则谁也不想做“虎头蛇尾”的事。
稳定,还有一个“联盟外工作”的因素,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一个人思想反复无常,没有自己的人生信念,感情上浮躁浮夸。他的对联很难做到真正的稳定。
"粘贴"
棍,即应有之义。比如一个人做一件衣服,经过适当的剪裁和缝制,很合身,不太大也不太小,不太胖也不太瘦,自己也很合身,让别人感觉很舒服。做对联要像穿衣服一样。好的对联可以达到“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的地步。如果构思不当,主题就不好;不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就会失去态度;措词不当,举止不佳;用词不当,导致外观有很多缺陷。
“不粘”往往被夸大,仿佛一个侏儒穿着长袍,戴着礼帽。景点名称为“天下第一”、“大话西游”;“赢西湖”和“赢彭颖”...;写挽联,意为“与天地同生”、“与日月同辉”。就算你打广告写悼词,恐怕也不是这么写的。
“不粘”还往往表现为用词不当,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在1985全国“春节-长城”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活动:
在东方,碣石盛涛是旧的;
西近阳关,柳色新。
这幅对联立意、意境、对仗、平仄都不错,但“老”字与“新”字对仗,意思不明确:涛声可分新旧?评委们决定用同义词“古代”来代替这个词:
在东方,碣石盛涛是古老的;
西近阳关,柳色新。
就这样,“抢救”了一副好对联。
如果不贴,也说明上下链接主题不集中,就是理念不那么一致。这也是征集中大量作品在初评中落选的原因之一。1988春节期间签了“玉环大团圆”,签了第一个,签了第二个。在最后的评价中,我遇到了一个对立面:
出句:明月当空升,自有一番灿烂;
对话:黄色的花在傍晚的节日里芳香四溢,看起来像一个骄傲的三秋。
这一对句子,用心良苦,符合入伍的季节(从中秋节开始),对仗、平调都没有问题。而且“晚节”一词形成一语双关,意为黄花(菊花)开在晚节(中秋节),老人晚年维持情操。因此,这一对句子颇受评审团中老年评委的欢迎。但发现虽然与团圆主题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紧密依附,只能评为二等,排名靠后。
“切”
嗯,虽然也有“适当”的意思,但主要表现在一个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的地方,就是“确切”
《对联从化卷四》载:
潮州韩文公祠李安运说:“天意是温柔的,不是一本书,安得先生在这里;人回到正道只需八个月,至今已有百年。”离潮州很近,不允许迁到别处的昌黎寺。这幅对联之所以不能“移他处”,是因为“紧贴潮州”。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从凤翔派人迎佛骨入宫,盼赐之。韩愈(文公)走到佛骨桌上,说:“我要为圣人消灾。”谁知“一封信早打晚八千朝阳路”被贬为潮州刺史。虽然他到这里才八个月,但他的文学观念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加强。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他被视为不朽之师。
不妨将这幅对联与其他韩国寺庙进行比较:
一个
苏的前传;
孟师傅拜侯先生。
其次,
石篇空八代;
江山姓历史悠久。
第三
八代衰,自过往文章尊北斗;
兴四校,也就是今天的豇豆很重视东胶。
第四。
入校后,闲官会变成三官;
兴亡,作六经大系。
显然,这些对联也是佳作,只是没有“紧”到当地。前对联是潮州的,后对联是北京的。对比“天意”对联,就很清楚了。
对联除了切地,还强调切人,无论是送礼,还是喜庆,还是悼念,都要非常适合受礼人和写信人的身份、经历、性格特点。1936 10 19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震惊文坛。许多名人写挽联来表达他们的哀悼。以下是一些例子:
最严谨的著作无非是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痛苦,不要做一个空洞的作家。(蔡元培)
方挂四月,重叠两颗星,东亚西欧同泣;
吟诵两颗心,无怨无悔,招魂遍天下。(郭沫若控股)
想打落水狗,死也不会原谅他。懂得进与退的,不只是文坛。
不要做空头作家。你一生讨厌帮助别人,敢笑敢骂,配得上你的思想权威。(陈一拉)
敌人?朋友?我只问自己;
认识我吗?得罪我?大众无语。(徐懋庸拉)
这些对联都是“打工剪的”。首先,适合鲁迅的:鲁迅有用的作品,如《中国小说简史》、《两颗心集合》;有的歌颂鲁迅精神,如打落水狗;有一些人对鲁迅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如“不只是文学界”,“不愧为思想权威”;有人说鲁迅的遗嘱,比如“不要做一个空洞的作家”;有以鲁迅逝世时间为依据的联想,如“四月方行,两星重叠”(高尔基逝世于6月1936+08)。其次,适合作者本人:蔡涟沉稳诚恳,就像一个学者的知心朋友;陈连峰的山光一闪,又不失武将的儒雅风范。郭联的“抖不侧”就是一句话的事。他与鲁迅素未谋面,没有通过一封信,觉得“这是我的一大遗憾”;徐莲更值得称赞的是适合自己。众所周知,鲁迅生前对徐有过误解,并对其作品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徐还没来得及解释,鲁迅先生就去世了。因此,徐莲更多地表达了他当时复杂的感情。
这个“切”显示了事物的特殊性。从哲学上讲,普遍性在于特殊性,只有“特殊”才表现出事物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春联、寿联、挽联可分为一般对联和特殊对联。一般的对联虽然普遍适用,但是没有个性,不“切”。所以不应以它们为主要创作方式,而应大力提倡专门的对联。
"新的"
新就是新鲜独特,有独创性,不墨守成规,达到“推陈出新”的地步。没有“创新”,对联就无法发展。
对联要有新意最重要。对于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景点,同样的人,后来者一定要用最新的理念去赢前人,否则,不如比前人停笔,或者模仿。
试着看几对理发店的传统名称:
一个
虽然云不是技能;
但却是顶级功夫。
其次,
到来的全是冠军;
不应该有抓挠。
第三
营造新气象;
砍掉成千上万的旧物。
第四。
不教白发使人老;
我更喜欢充满春风。
第五。
磨利为要,问天下有几头;
去前面试试,看看老人是怎么做的。
这些对联,各有各的视角,不重复,虽然都有双关。一副对联是对好手艺的自我褒奖,“细粉”“顶”的双关极为准确;对联写的是顾客的情态,“打冠”和“挠头”写的是客人理发前后的代表性动作;三联是写“剪枝”的特点;四联是写理发师高尚的精神境界;《五莲》是太平天国将军石达开写的,他通过理发表现出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面对这些著名的联想,再创造必须另辟蹊径,比如:
从头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旧的现象被一只手夷为平地。
有的借用前人对联的意思加以改造:
低头不语;
如果你站在你的脚上,你会表现出很大的优点。
和上面引用的对联差不多,但是“低头”和“站地”写出了理发师的形式和神态,也是创新。但是,也有一些改革很差的,比如:
磨利你的需求,熟练你的工作;
需要的时候就试试,手段极好。
创作新对联,更要注重创新。有一副很有特色的:
技术创新,头头是道;
容光焕发,满面春光。
“头是对的”这句双关语很巧妙。而那些操作写出来的时候,都是很无聊的:
推、切、刮到自己满意;
热风吹洗让你满意。
可见,对联创作的关键是要有新意。然而,今天的一些对联毫无新意,尤其是在春联的创作上,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我们提倡对联要反映时代精神,表现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表现新社会的思想面貌和道德水准,表现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观念。许多楹联作家为此做出了宝贵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普通初学者往往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他们认为写春联一定要写“责任田”、“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似乎只有这些新名词、新口号才能体现“思想内容”。其实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
对联的语言要清新、典雅、自然、活泼。旧的陈词滥调应该被抛弃,新的口号应该被终结。只有用新的语言表达新的意境,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些同志每年写出版几十副甚至几百副对联,却不注重创新。如果你试着梳理一下他们历年的作品,会发现在意境和语言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奇怪”
奇怪,就是想法奇怪,语言巧妙,令人惊叹。这样的对联让人印象深刻,往往难以忘怀。
好玩的联盟往往是出奇制胜,靠小聪明抓住人。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连字对联,就构思的奇特性而言,下面的一对是罕见的:
枣刺去薪,切段,劈成四束;
起来的时候多走动,少补双人间。
以数目字对联为例,有一种数目字启蒙对联,如“三光日月星辰,四句诗飘逸飘逸”。句子被“三”分成三个名词,句子必须避开“三”,但也必须带三个名词,很奇怪。因此,人们受到启发,写了许多这样的对子。古往今来,只有华先生的一首堪称“奇中之奇”:
前三名魏;
第九章毕达哥拉斯的琴弦。
这是华在20世纪50年代初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国时写的。不仅他所收的三个名词各有渊源(汉、赵、魏为战国三强,勾股定理最早见于《九章算术》一书),在座的钱三强、赵九章的名字也比“三光四诗”多了一层含义。
除了好玩的对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也有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写太白楼的对联,多写李白漂泊的人生经历,四楼的幽雅环境,甚至以褒抑李来写李白的诗才。王有才的对联令人惊叹:
我们这辈子只喝酒;
王先生在课堂上写诗。
也有人称之为“太白酒楼”对联。不管怎么说,这幅对联立意非凡,把李白的诗才和劝人只喝酒不写诗的思想对照起来。写作是不同的。
要看到一些新奇特的对联,往往能促进对联的多样化。比如今年干支对联嵌入天干地支,是春联的发展;自挽联是挽联的发展。
工、稳、粘、切、新、奇是对联的基本原则。古今名联能兼顾这六个方面,脱颖而出,所以能经久不衰,家喻户晓;另一方面,缺工、不稳、粘着、相切、新奇、新奇这些问题,没有一个能成为杰作。所以初学者要在这几个字上下功夫,不需要贪多。如果他们能“创造一对,并对此感到满意”,他们就有了提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