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舒片防治肠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舒片防治肠粘连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10ml/(kg·d)生理盐水,胃肠舒ⅰ组给予胃肠舒液(含生药0。075g/ml)10ml/(kg·d)灌胃给药,胃肠舒ⅱ组给予胃肠舒口服液(含生药0。1.5g/ml)10ml/(kg·d)灌胃;第15天,各组动物取血检验,处死动物观察肠粘连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7。实验表明胃肠舒片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结论胃肠舒片对术后肠粘连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与其防止纤维蛋白增生、促进局部纤溶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肠粘连;胃肠舒片;治疗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舒片对肠粘连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药物: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10ml/(kg·d),胃肠舒ⅰ组,胃肠舒药液(0 .胃肠舒ⅱ组灌胃胃肠舒药液(0 .15克/毫升)10毫升//(千克·天).在第15天,分析各组的血液,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肠粘连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为77 .总有效率为97 .2%。研究表明胃肠舒片能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结论胃肠舒片对肠粘连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预防纤维蛋白增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关。
关键词肠粘连,胃肠舒片,疗效,机制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是临床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们研制的中药胃肠舒片对该病有很好的疗效。胃肠舒片治疗粘连的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动物:SD大鼠(体重180g 10g)选自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实验动物中心胃肠舒片(0。5 g/片)由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姚橹Z1620030009)。戊巴比妥钠由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WS20060401)。
1。方法:所有动物禁食65438±02h,然后用2%戊巴比妥钠30 mg/kg麻醉。麻醉后将大鼠仰面固定在手术台上,腹部脱毛,皮肤消毒,铺无菌毛巾。打开腹腔后,找到回肠,从回肠取一段长10 cm的回肠,用干纱布轻轻擦拭小肠浆膜。4 cm×10 cm),表面有针状出血点。纱布轻染红色后,肠管回腹腔,逐层闭合腹部,笼养。
1。3分组给药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一次,胃肠舒ⅰ组给予胃肠舒液(含生药0。075g/ml)10ml/(kg·d)一次灌胃,胃肠舒ⅱ组灌胃胃肠舒口服液(含生药0。1.5g/ml)10ml/(kg·d)一次灌胃;灌胃后第15天,各组动物取血检查,处死动物观察肠粘连情况。
1。检测指标:造模前及动物处死前一天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动物处死后立即剖腹观察并记录肠粘连数目,对粘连程度进行分级评估,并进行比较。
1。动物肠粘连数目采用χ2检验,纤维蛋白原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个结果
2。各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结果见表1。表1各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注:▲与造模前比较P < 0。※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P < 0。01
2。2肠粘连数目及组间比较结果见表2。表2各组肠粘连数目及比较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P < 0。01
2。3肠粘连程度分级评价[2]“0”为无粘连,“+”为单个粘连,为脆性,“++”为单个粘连且牢固,“++”为两个粘连且牢固;“++++”是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附着力和牢固度,结果和比较见表3。
表3各组动物肠粘连程度分级评价及比较(n)组N0++++++模型对照组100019生理盐水组100046胃肠舒ⅰ组107▲2100胃肠舒ⅱ组100。※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P < 0。01
3讨论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属于中医“痞满证”、“腹痛”的范畴。多为手术创伤、麻醉药物所致,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胃肠腑气不畅,气滞血瘀。所以治疗的关键是调理脾胃,疏通行气,使行气活血。胃肠舒片就是以此治法为基础,选用大黄为君药,通腑理气,泻胃肠郁,活血化瘀。枳壳为行气、消胀、消痞的臣药;甘草健脾益气,味甘温和,可攻下大黄而不伤正,并可调以各种药物辅助。诸药配伍,具有调理脾胃、疏通气机、行气活血的作用,从而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腹部手术后90% ~ 100%的患者发生术后肠粘连[3,4]。肠粘连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创伤引起的浆膜损伤、缺血、炎症和异物残留[5]。组织缺血可主动抑制周围正常组织的纤溶能力,促进纤维蛋白沉积,转变为纤维素粘连。受损伤或炎症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大量纤维蛋白随血浆渗出,成为结缔组织粘连。肠粘连形成的关键是术后48 ~ 72 h内沉积的纤维蛋白不能及时溶解[6]。临床观察表明,胃肠舒片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有显著疗效。实验研究表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在造模后明显升高,与造模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提示沉积的纤维蛋白不能及时溶解是肠粘连形成的关键;胃肠舒片治疗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01),提示胃肠舒片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因此,可以认为胃肠舒片治疗肠粘连的机制与其防止纤维蛋白增生、促进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参考
[1] Ten RS,Vanden Tol MP,Sluiter W等.中性粒细胞和氧自由基在post中的作用?手术粘连[J].《外科手术研究报告》,2006年,136(1):45?52。
[2]李一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43。
[3]卢延迪耶克·RW,德朗格·DC,沃特斯·CC,等.术后粘连中的异物[J].安·苏格,1996,223(3):242?248。
[4]斯科特?库姆比斯D,华威尔S,威彭德锰,等.择期手术患者的腹腔内纤溶反应[J].Br J Surg,1995,82(3):414?417。
[5]张,莱尔德·斯姆,李泰克,等.腹膜愈合与粘连形成/再形成[J].哼Reprod更新,2001,7(6):556?566。
[6]米里根·德沃,拉夫特里,2000年.腹膜粘连发病机制的光镜和电镜观察[J].Br J Surg,1974,61(4):274?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