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槟榔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炒槟榔的加工方法4炒槟榔的特点5炒槟榔的经络与口感6功效与主治7炒槟榔的加工效果8槟榔的炮制研究8.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8.2工艺研究9炒槟榔的贮藏方法10参考附件:1中药炒槟榔的处方2中成药中药炒槟榔3炒槟榔

总结炒槟榔的加工品。槟榔在宋代就已经炒熟了。见太平方。槟榔为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1]。炒槟榔表面淡黄色[1]。炒槟榔可以缓解药性,避免精气过度消耗,减少服用后恶心、腹泻、腹痛的副作用[1]。炒槟榔好消食化滞[1]。对于消化不良,痢疾急则重[1]。但炒槟榔的作用略强于生槟榔,切正气的作用也略强于焦槟榔。一般体质稍强者可用炒槟榔,体质差者宜用焦槟榔[1]。

3炒槟榔的加工方法南北朝、刘宋时期有“凡制之,先用刀刮去底部,细切之”(《雷邵论》)[1]。

唐代有“捣碎服”,煮蒸待用(《新本草》)[1]。

宋代的加工方法很多[1]。加工方法很多,炒(太平盛辉方)、烧(姬伯方)、烧灰(招待所配制方)、煨面、炒吴茱萸(小儿卫生总微方)、火烤(雷朱弁石计燕方艺)[1]。

明代基本沿用了宋代的炮制方法,增加了麸炒法(普济方)[1]。

清代有制醋(本草)、洗晒小儿大便(尤成)、泡酒(叶秘方)[1]。

目前主要的加工方式有炒黄、炒焦等[1]。

干净槟榔的制作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3-5天,取出,放入容器中,经常用水淋透,充分湿润,切成薄片,晾干,筛去杂物[1]。

油炸槟榔的加工方法是:取槟榔片,放入油炸容器中,用文火加热,炸至微黄,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4.炒槟榔的特点是类圆形切片[1]。表面有棕色和白色的大理石花纹[1]。周边黄褐色或红褐色[1]。硬脆[1]。微喘,涩,微苦[1]。

炒槟榔表面淡黄色[1]。

5槟榔味苦、辛、温[1]。胃大肠经[1]。

6槟榔的功效与主治槟榔有杀虫、消食、行气、利水、止疟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赤霉病、蛔虫病、姜片虫病、积虫腹痛、积滞腹泻、急性腹泻、水肿脚气、疟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槟榔为生品,劲性较强,常用于治赤虫、姜虫、蛔虫、水肿、脚气、疟疾[1]。比如腹痛便秘的万英丸(《医学的真实故事》);舒齿赛尔饮子治疗水肿实证(颜氏济生方);治疗脚气肿痛的纪明散(证治标准);治疟止疟七宝(杨家藏方)[1]。

炒槟榔的作用和焦槟榔差不多,更擅长消食导滞[1]。对于消化不良,痢疾急则重[1]。但炒槟榔的作用略强于烤槟榔,切正气的作用也略强于烤槟榔。一般体质稍强者可用炒槟榔,体质差者宜用烤槟榔[1]。比如治疗食积腹胀疼痛的开胸顺气丸(中成药制剂手册)[1]。

7炒槟榔的加工作用较强,常用于治赤虫、姜虫、蛔虫、水肿、脚气、疟疾[1]。比如腹痛便秘的万英丸(《医学的真实故事》);舒齿赛尔饮子治疗水肿实证(颜氏济生方);治疗脚气肿痛的纪明散(证治标准);治疟止疟七宝(杨家藏方)[1]。

煎后可缓和药性,避免正气过度消耗,减少服用后恶心、腹泻、腹痛等副作用[1]。炒槟榔的作用和焦槟榔差不多,更擅长消食导滞[1]。对于消化不良,痢疾急则重[1]。但炒槟榔的作用略强于生槟榔,切正气的作用也略强于焦槟榔。一般体质稍强者可用炒槟榔,体质差者宜用焦槟榔[1]。比如治疗食积腹胀疼痛的开胸顺气丸(中成药制剂手册)[1]。

8槟榔的加工研究含生物碱、鞣质、脂肪油、槟榔红色素和氨基酸[1]。生物碱以槟榔碱为主,其余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碱、槟榔碱和高槟榔碱[1]。

8.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各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多以槟榔碱和醚溶性生物碱为主[1]。槟榔浸泡切片后,醚溶性生物碱损失大;在泡水过程中,换水比不换水生物碱含量损失更大[1]。加热也会影响槟榔的成分。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生槟榔、炒黄槟榔、炒焦槟榔和炒炭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槟榔碱的含量逐渐降低[1]。槟榔饮片的干燥方法对生物碱含量也有影响[1]。切片后生物碱的损失远大于阴干,晒干的生物碱含量也低于阴干,而阴干的生物碱含量接近阴干[1]。

8.2工艺研究(1)槟榔质地坚硬,传统的饮片加工方法浸泡时间长(夏季7天,冬季40天),有效成分流失甚至腐烂,影响饮片质量[1]。采用减压冷浸软化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软化效率,缩短浸泡时间,保证饮片质量[1]。

(2)比较传统浸泡法、减压冷浸法、粉碎颗粒法、减压蒸汽蒸煮法[1]。结果表明,真空蒸煮[1]槟榔碱损失少,软化时间短。

(3)比较冷浸、热浸、蒸制和粉碎制得的槟榔饮片,结果表明蒸制和粉碎制得的槟榔饮片薄层色谱比冷浸和热浸制得的槟榔饮片多一个斑点。通过对水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生物碱的测定,证明蒸片比较理想,饮片光滑,外形美观,易干燥[1]。

(4)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最佳软化切割工艺。最佳工艺为先减压,后加水,25℃ ~ 26℃水浸,切0.5mm以下极薄片,阴干[1]。

(5)测定了不同加工工艺(炒、炒、微波加工)槟榔中的醚溶性生物碱、鞣质和脂肪成分,并比较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1]。结果与炒槟榔和微波焦槟榔相比,槟榔碱损失最小,其他成分含量最高。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无任何损失,产量最高[1]。同时,与生品相比,各炮制品毒性降低,各炮制品间无明显差异[1]。槟榔的微波加工是通过药材水分子的振动产生热能来达到加工目的的。该加工方法温度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药材损失少,药材加工程度均匀,饮片完整美观,有效解决了加热温度高导致槟榔碱损失大的问题[1]。

9油炸槟榔的储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