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甘草节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甘草节的别名 2.4 来源 2.5 功能主治 2.6 甘草节的用法用量 2.7 附方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甘草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甘草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甘草节 1 拼音

gān cǎo jiē

2 《*辞典》:甘草节 2.1 出处

《本草原始》

2.2 拼音名

Gān Cǎo Jié

2.3 甘草节的别名

粉草节(《外科精要》)。

2.4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

2.5 功能主治

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①《医学入门》:"生用,消肿导毒,治咽痛;炙则性温,能健脾胃和中。"

②《本草原始》:"消痈疽焮肿。"

2.6 甘草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

2.7 附方

治小痈疖发热时:即用粉草节,晒干为末,热酒服、二钱,连进数服,痛热皆止。(《外科精要》)

2.8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甘草节的方剂 内消沃雪汤

方:青皮、陈皮、乳香、没药、连翘、黄芪、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芍药、金...

军门立效散

有三首。《外科大成》卷四方之军门立效散:组成:甘草节(半寸长)九段,川椒三十枚,天花粉五钱,皂角刺...

赶痛汤

药、地龙(酒炒)、香附(童便浸)、桃仁、红花、甘草节、牛膝(酒浸)、当归、羌活、五灵脂(酒淘去土)...

托里透脓汤

参、白术(土炒)、炒穿山甲、白芷各一钱,升麻、甘草节、炒青皮各五分,当归二钱,黄芪三钱,皂角刺一钱...

前胡化斑散

1钱,当归1钱,前胡8分,荆芥4分,白芷5分,甘草节5分,赤芍药5分,陈皮5分,郁金7分(酒浸),...

更多用到中药甘草节的方剂

用到中药甘草节的中成药 黄精丸

生捣汁,和4味,研细焙干)(一方有炒柏、生地、甘草节)。主治:大风病。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

铁箍散

半夏、防风、羌活、皂刺、木鳖子、瓜蒌根、阿胶、甘草节、草乌各等分。主治:痈疽肿痛,赤晕散漫,及诸般...

驻车丸

5钱,米仁1两,羌活1两,防风1两,细辛1两,甘草节1两,牛膝1两。主治:《解围元薮》卷三之驻车丸...

海藻玉壶汤

用。处方: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连翘半夏甘草节独活各3克海带1.5克海藻(洗)3g、昆布3g...

四逆散

虚或中气虚寒者亦不宜用。4.热厥:祝某,始周身骨节疼,胸腹胀满,目闭肢厥,爪甲青紫,医以伤寒治之,...

更多用到中药甘草节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甘草节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肿疡门主方

毒肺痈,初起立消,诚外科捷法。鲜金银花(五两)甘草节(一两)作一剂,入砂锅内,水二碗,煎一半,加无...

《丹溪心法》:[卷五]痈疽八十五

。正冬月,与麻黄桂枝汤加酒黄柏、生附、栝蒌子、甘草节、羌活、青皮、人参、黄芩、半夏、生姜,六帖而消...

《医学正传》:[卷之六]疮疡

得此方而愈。丹溪治背疽方,用大黄、防风、羌活、甘草节、生地黄、当归身、贝母、白芷、赤芍药、皂角刺、...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芷、防风、升麻、黄芩、白芍、连翘、归尾各等分,甘草节减半,水煎服,治气实痰郁发不出者。连翘散连翘、...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乳病门]吹乳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