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常年依赖很多药物,劝她少吃点,但是没用。请问老年人如何用药和选择?
很多老人都有这种情况,一是身体有病,二是缺乏照顾。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子女,我们必须在生活中时刻关爱老人。如果我们有疾病,也要及时带老人去正规医院,然后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自己吃药。除此之外,还要提防那些打着保健幌子骗老人钱的所谓专家。所以对孩子的照顾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给老人买药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明确诊断,对症下药。首先要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只要合理安排生活,调整饮食,加强锻炼,很多疾病是可以治愈的。老年人应避免随意服药,应消除完全依赖药物的不良心理。比如高血脂患者,首选是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而不是马上吃药。
2.个体化给药。由于老年人存在个体衰老、损伤程度、药物治疗史不同等多种相关因素,药物作用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日常用药一定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很多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及时调整。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通常推荐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4-1/3,然后逐渐加大剂量,直至达到最小安全有效维持剂量。用药时间长短也要看病情和个体反应,尤其是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在疾病完全治愈前不宜停药,应遵循中医提倡的“中途停药,不可过量”的原则,以免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3、药要精,用量要轻。一些老年人还存在着“药品种类多,用量大,钱多,疗效好”的错误观点。众所周知,老年人因为正气不足,脏腑虚损,生理功能下降,身体承受不了大剂量。剂量要适中,既要避免杯水车薪,又要避免用药过量。所以处方用药重于精,少味用药胜多。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但不应急于求成。用药也要分清轻重缓急。
4.选择一些中药组合。为了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最好使用小剂量。如果不足以产生疗效,就要联合用药。如小剂量利尿剂加中药健脾利湿或温阳利水方,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患有各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患者,提倡尽可能结合中药。
5.加强用药后的监测。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或尽可能去有条件的医院监测血药浓度,以便医生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药间隔,防止不良反应。湖南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