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莓栽培技术详解如何种植蔓越莓?

小红莓怎么种?

蔓越莓又称小红莓、小红莓,与葡萄、蓝莓一起被称为北美三大水果。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蔓越莓这个名字很美,很陌生,但在学术界却早已家喻户晓。人们发现蔓越莓的叶子和果实可以入药,在保护视力、控制尿路感染、防止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维持正常血压等方面都有极好的效果。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刘明教授主持的课题组,通过动物实验和深入探索,为蔓越莓增添了美丽迷人的色彩。其鲜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癌基因的表达和凋亡。换句话说,蔓越莓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在对抗癌魔入侵方面也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刘明说,蔓越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灌木,抗寒性强。它主要生长在北半球的凉爽地区和高山湿地。在中国,它生长在长白山和兴安岭。6、7月开花后,结小而圆的红黑色果实。在北美的一些地区,蔓越莓已被大量种植,其果实主要用于加工成果汁和果酱。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蔓越莓酱一直是感恩节和圣诞节主菜火鸡的配料和调味品。

从美味的餐桌到优秀的药用产品,小红莓可谓“成功转型”。根据美国药典,蔓越莓已被用作抗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佐剂,其显著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根据我国《中医大辞典》,蔓越莓叶“味苦,性温,微毒”,能利尿解毒,常用于风湿、痛风;其果实可“止痛治痢”。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蔓越莓因其极高的经济价值、药用潜力和发展前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刘明解释说,蔓越莓的抗感染作用来自其果实中一种独特的苯基过氧化物,具有“类似疫苗”的作用,可以唤醒免疫系统功能,驱逐入侵的有害细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蔓越莓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因为其有效成分会使引起感染的致病菌难以粘附在尿路的细胞壁上,容易随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蔓越莓还会使尿路环境酸化,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研究人员还发现,蔓越莓的化合物可以防止牙菌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牙周病的侵入;每天喝蔓越莓汁,富含抗氧化剂“原花青素”和高浓度的维生素C,能显著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的含量;蔓越莓的化学提取物可以在体外阻止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一些人在连续几个月定期饮用蔓越莓汁后,有效杀死了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被视为胃癌和胃溃疡的“罪魁祸首”。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水果和蔬菜可以预防癌症,如葡萄、苹果、草莓、菜花、西红柿、胡萝卜等。刘明认为,重要的是人类恶性肿瘤细胞在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后容易产生耐药性,使疗效大打折扣。天然植物和大量中草药中的化合物来自天然配伍,几乎没有细胞毒性和副作用。这就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苦苦追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