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给药途径和时机
给药途径是将药物引入人体的方式。总体选择目标是有利于协同解毒。中药的传统给药方式包括口服和皮肤给药,以及吸入、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和* * *给药。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药的给药途径由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增加,吸收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皮肤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口服给药、舌下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吸入给药、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简单、安全,不需要特殊仪器和医务人员的帮助,药物的配制比注射简单,一直是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而口服药物吸收缓慢且不规律,昏迷患者无法主动服用,孩子很难配合。有些药物对胃有* * *作用,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皮肤给药:除了根据病灶治疗外,前人还主张区分经络腧穴,涂、贴、灸、熨。例如,抹脚可诱发疾病,降火,可用于治疗口疮、流鼻血、头痛等。突囟门,以治小儿风寒惊风;贴脐通络,治便秘、水肿,或温补虚寒。现代研究认为,局部皮肤病的药物应直接用在患处,内脏或全身疾病的药物应通过皮肤给药,用在耳后、肚脐、穴位处。人体皮脂最少的是耳后,药物渗出速度最快;皮脂最多的是大腿,药物扩散阻力最大;脐部皮肤直接与筋膜和腹膜相连。脐部两侧有腹动静脉,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第十肋间神经前支穿过。脐部的动脉壁也具有特殊的结构,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性高,因此脐部的药物很容易透过皮肤进入腹部,达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吸收的药物很少通过肝脏,一定程度上比口服要好。
穴位给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 * *作用,对内脏或全身疾病产生类似针灸的特殊治疗效果。
黏膜表面给药:涵盖面广,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体腔给药,如从结膜、鼻腔、口腔、咽喉、尿道给药,尤其是鼻腔给药,不仅可治疗鼻腔局部疾病,还可治疗鼻窦、咽喉、口腔、耳、眼及全身疾病。* * *给药主要产生一种局部作用,但粘膜受损时,药物容易吸收,速度更快,作用更强。使用有毒药物时,应防止吸收中毒。
直肠内给药:古代应用有限,主要用蜂蜜、猪胆汁、红薯根等导便。现代应用有所拓展,如通过直肠灌注退热、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口服。
舌下给药:舌下给药是粘膜表面给药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舌下血管丰富,药物可迅速被口腔黏膜吸收而发挥作用,并可避免药物被肝脏和胃肠消化液破坏。所以自张仲景创制以来,东汉时期就开始使用,但舌下给药只适用于少数能被口腔黏膜吸收的药物。
吸入给药:以烟雾吸入为主,也可用芳香类药物煎服、熏鼻,或佩戴香囊、香袋,现代发展使用气雾剂。如曼陀罗花等。通过点燃烟草和吸入芳香药物的气体来预防哮喘,治疗鼻窦头痛或感冒和鼻塞。
注射给药:中药在40年代初制成注射剂给药,历史较短,但应用逐渐增多。有几种方法,即皮下注射,将药液注入真皮与肌肉之间的软组织内,部位多选在上臂外侧,疼痛较明显;肌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应用相对广泛;穴位注射是一种特殊的肌肉注射,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产生特殊疗效;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中,不吸收。为了使药物缓慢进入血流,长时间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以采用静脉滴注。
定时服药
择时用药是中医时间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要求根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提出的四时交替、阴阳变化、节律变化来区分脏腑,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来明确时间与症状的主次关系,掌握时间与症状相关互补的原则,尽量使药物的使用与人体节律同步协调。参考古人及其邻居的经验,以及相关材料的考证,大致有以下要求:
根据四季节律用药的立法:即“人体的组合受四季五行的支配。”也就是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关于药品调度的立法也应该有所不同。首先,“热不致热,冷不致冷”。一般春夏不用热药,秋冬不用感冒药。必须使用时,应联合使用抗辅助药物或冷热服感冒药。其次,要根据四季气机升降的节奏,遵循“春吐夏汗,秋坠冬补”的原则。第三,要利用五脏的时令规律来确定治疗原则,如春季疏肝健脾,夏季抑火固金,秋季存酸养肝气,冬季存盐增苦养心气,不削天,不逾矩;第四,要掌握时令药和时令禁药的要求,不仅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来配伍时令药,以适应四季的气候特点,还要了解一些四季不同气候下禁忌混用的药物,如“冬无白虎,夏无青龙”。即使使用相同的处方,也要随时加减。
按月节律用药立法:人体的月节律可分为内源性节律和外源性节律。首先,药物要根据内源性节律分阶段治疗。例如,月经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月经期、月经后期、月经间期和经前期。经期以清心化瘀为主,经期后期以补肾扶正为主,经期间歇期以健脾祛湿为主,经期前以疏肝理气为主。其次,根据外生节律,即周期变化和月盈亏来选方。比如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上,有人提出:“络调经,以温补为主;望月祛瘀,理气消瘀是法;下弦安全,安全最重要;新带下止,祛湿,健脾补肾。"
根据昼夜节律用药立法:即要考虑一天中服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吐药要在早上中午之前服用。因为“从平旦到日本,太阳在天,太阳里的太阳也...天气在上升,人气也在上升...所以还是早点住比晚上好。对此,历代医家多有实践。比如《东医宝鉴》所载的常山饮、七宝饮等止疟方剂,都强调午前用药止呕,虽然其适应症不同。
解表发汗的药要在中午前服用。元代王在《难知》中说,中医发汗时,时间应分午前。李的《伤寒论》,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葛根汤等。,均建议中午前出汗为宜,下午分阴不宜。这不仅适用于止汗药,也适用于显示外观和揭示邪恶的药物。“原因是此时使用解表药或祛表药,可以顺应阳气的升浮状态,有助于药物疗效的转折和疾病的恢复。
腹泻药物应在下午和晚上服用。有人对《辨证论治规范》等著作进行考证,发现大量新记载的医案均指出,使用下法时,应根据“日人气衰”理论,分下午和晚上服用。《伤寒论》第198条说:“阳明病,欲解之,从神至戊始”。张的水岛丸、散、通经散、丸等药丸,均标注为“亲卧服”。因为中午是阴天,气机开始下沉,此时服药可以顺应气机下降的趋势,达到服药的目的。
益气补阳药应在早晨或清晨服用。在《脾胃论》、《内外伤辨》、《石兰秘藏》三书中,李东垣制定了补中益气汤、肾俞调中汤等补气升阳的方药,均强调早晨或午前服用,认为此时服药会有奇效。洛天依的弟子洛天依也效仿,进一步指出补气升阳要在午前服用,意思是阳气旺时阳气易达。
滋阴养血要在晚上服用。滋阴养血的药物,包括以滋阴养血为主的安神降火、敛阳药物,都要在晚上服用。据记载,刘和坚所制止痛散以滋阴降火为主要功效;李东垣当归黄流汤治疗阴虚盗汗症:王肯堂用人乳泡黄檗,治缺水火炎;天王补心丹益血、固精、安神、养心;麦健散适用于阴虚内热、夜间骨蒸。原因就在于阴药在阴盛的时候容易发挥作用。
早上吃祛湿药。比如治疗水肿和脚气的纪明粉,五更吃药;龚廷贤的“陈翔快脾丸”,能激活阳气,促进水的循环,消除面部肿胀,在第五次观看时也建议与葱白、陈皮和桑白皮一起服用。
抗精神病药物应在睡前服用。提出这一观点的第一人许创制了朱砂丸和珍珠母丸,均表明应平卧服用。后世的医生在使用镇静剂时遵循了这一理论。现代有人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也证实了夜间服用镇静剂有实际意义。
规律性发作性疾病应在发病前服用。比如疟疾,五班咳嗽,湿热症等。,主要用于在病情不紧张时切断邪路,以充分发挥药效。
按照现代研究的客观指标服药。给药时间可根据激素分泌或环核苷酸代谢的日常节律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各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肾(脾)阳虚证,在应用温肾(脾)阳方药时,可以考虑在肾上腺皮质激素高峰(早上6-8点)给药一次;对于泌乳素、甲状腺素水平较低的疾病,在应用活血通乳或益气养血方药时,可考虑在每个高峰期给一次;用于肿瘤、冠心病、哮喘、银屑病等疾病。,已经阐明环核苷酸的水平具有方向性变化,可以认为是在它们的峰值时间给药(即,当CAMP水平从15增加到18时,CGMP水平从23小时增加到24小时)。
可以预见,根据中医时辰药理学理论,适时服药可以顺应季节变化,满足人体对阴阳需求的时效性,可以借助人体气机的升降趋势,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恢复正常,预防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加一些疑难病症的治愈概率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