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降香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经注》)
不同的名称有紫珍檀(别录)、赤檀檀、圣沉香(本草纲目)、紫檀香(本草纲目)。
来源是豆科紫檀的心材。
植物形态紫檀木,又称为:棕榈木、花棕榈木、玫瑰木、羽叶檀、龙木和柏木。
乔木,15 ~ 25m高,直径40cm。奇异的羽状复叶;小叶7-9片,长方形,长6.5-11厘米,宽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无毛;托叶脱落早。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和序轴具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钟形,稍弯曲,萼齿5,宽三角形,黄色,蓬松;花冠黄色,花瓣边缘起皱,有长爪;雄蕊单体;子房具短柄,密被黄柔毛。豆荚圆、斜、扁,翅宽,翅宽可达2厘米。种子1 ~ 2。疏林或耕种的生坡地。分布于广东和云南。
夏秋两季采集。
药材通常为条状饮片,长约1m,宽7 ~ 15cm。树皮和边材已经剥去,里外都是鲜红色,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则是深色甚至绿色。导管大,横截面有孔,纵剖面有线;有一种红色的树脂状物质,呈油滴状,散布在木质纤维、柔韧的细胞和导管中,易溶于酒精。质密而重。在没有红色溶液的水中煮沸。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紫檀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乌斯的明、高乌斯的明和安哥拉乌斯的明。紫檀心材属同一植物,含紫檀红、脱氧紫檀红、桑托勒姆、紫檀芪、紫檀、紫檀和紫檀醇。
药理作用紫檀水提取物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能减少腹水生成,延长存活时间,降低死亡率。
性味咸而平。
(1)《别录》:“味咸,微汉。”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3)《本草遇见原》:“咸,平,无毒。”
回归本草经典:“入足厥阴经。”
主治:消肿、止血、止痛。治肿毒,金疮出血。
(1)《别录》:“主狠毒,风毒。”
(2)陶弘景:“屠朱肿;它还控制伤口愈合和止血;也治淋证。”
③《日华子本草》:“凡肿用醋擦之。”
外用用法用量:研磨粉或研磨汁。内服:煎服。
宜忌《本草从新》:“痈肿溃烂后,多疮生脓,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药方一: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末敷紫檀。(肘部后面)
(2)治毒肿急性疼痛:降香,用醋研磨。(肘部后面)
著名专家讨论①《纲要》:“白檀辛温,又为分气之药,故能调气、脾、肺,益胸膈。”紫檀性咸性寒,也是分血之药。故能调和气机,消肿解毒,治金疮。"
(2)《本草经》:“紫檀主邪风毒。百毒必热,甚至热致风,而营血受伤,毒生。这种药咸了可以入血,凉了可以清热,所以毒会自行消失。弘经用其敷金疮,止血止痛,亦取此意。”不如和真香的香味一起当细粉用,金疮敷。"
提醒你:紫檀,中药材,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