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的药用部位判断人参属于哪一种。
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功效的辨析
1麻黄和麻黄根。两者均来源于麻黄、木麻黄或麻黄。前者以草本茎入药;后者通过它的根和根茎被用作药。前者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除痹的作用;后者能固表敛汗,理气化痰。
2何首乌,何首乌。两者都来源于何首乌。前者为药用藤茎或叶用藤茎;后者为它的块根可药用。前者可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后者能补益肝肾,泻肝风,清热解毒。
3地骨皮和枸杞子。这两种植物都来自茄科植物枸杞。前者用于根皮,后者用于成熟果实。前者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表、清肺热、清热养阴、清热解毒的作用;后者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养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4大肚皮,槟榔。这两种植物都是从棕榈科植物槟榔中提取的。前者用果皮,后者用种子。前者能降气、舒中焦、利湿消肿;后者能杀虫破积,益气利水。
5荔枝,荔枝核。两者都来源于无患子科植物荔枝。前者是药用果实,后者是药用种子。前者具有消肿散结、益气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后者既能温中散寒,又能理气止痛。
6马兜铃、马兜铃、青风藤。均来自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和马兜铃属。青木用其根,马兜铃用其果,青藤用其茎叶。其功效不同:青木香能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清热燥湿,解毒除秽;马兜铃能清肺降气、凉血止血、利水消肿;仙天藤能祛风利湿,活血止痛。
7车前子、车前子。两者均来源于车前草和车前草。前者用于整株,后者用于种子。前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作用;后者清肺化痰,二者均可利水通淋,清肝明目,止泻止泻。
8橘皮、橘核、橘皮、橘叶、橘白、橘红、橘络、橘根、橘珠都来自芸香科常绿树橙。橘皮是成熟果实的皮,核是果实的核仁,橙子是成熟的果实,橙叶是多种橙子的叶,橙白是多种橙子果皮的白色内侧部分,橙子是多种橙子果皮的外侧红色部分,橙网是果皮内层的腱,橙子根系以其根入药,橘珠指未成熟的小果实。其功效各有不同:橘皮能健脾理气,祛湿化痰,利水通淋;橘核能理气散寒;橘子能开胃理气、润肺止渴、醒酒除烦;橘叶能疏肝理气、止咳化痰、利尿消肿、杀虫;橘白可以调理肠胃,化浊;橘子能化痰、祛风通络、理气宽胸;橘络能理气化痰,活血通络;橘根可降气止痛,散寒除湿;橘红色的珠子可以健脾、消食、清胃、止渴、活血。
9香菜,香菜。两者都来源于伞形科的芫荽。前者用全草,后者用水果。前者可助消化,降气;后者能健脾和胃、止痛、行气止泻,二者皆可解表透疹。
10桑树、桑树、桑枝、桑皮。它们都来自桑科植物桑树。桑叶入药,果穗为桑,用桑枝药用嫩枝,木栓根皮从桑皮中除去。其功效:桑叶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桑葚能补益肝肾,生津止渴,滋阴养血,延年益寿;桑枝能祛风、通血脉、祛风除湿、通关节、利水汽、消水肿;桑白皮具有清热、泻肺、利尿、消肿、泻热、止血、清湿热的作用。
11野葛,野葛,野葛,野葛。它们都来自豆科植物野葛。葛根用的是块根、葛花、葛籽、葛根药用藤。其功效:葛根能舒筋生发,除烦止渴,清热解毒;葛根可以醒脾;葛根能清热利湿,醒酒健脾;葛根能清肺热,利咽,清热解毒。
12紫苏叶、紫苏子、紫苏梗。全部来源于唇形科紫苏和尖叶紫苏。紫苏叶用它,紫苏子用它的果实,紫苏梗用它的茎。其功效: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安胎,解除鱼蟹之毒;紫苏能止咳化痰、祛风散寒、温中和胃、活血散瘀;紫苏梗可以疏肝理气、暖胃降气、安胎、益肺止咳。
13莲子心、荷叶、莲藕节、莲子。它们都来自睡莲科的莲。莲子心用它种子的绿色胚芽,荷叶用它的叶子,莲节用根茎的节,莲子用成熟的种子。其功效:莲子心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止谵语;荷叶能清暑、利湿、升阳、化瘀、止血、固精涩遗;莲藕养精蓄锐,收敛止血,凉血养血;莲子能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养心安神。
14墨利亚神女,川楝子。这两种都来源于苦楝或川楝子。前者用根皮或干皮,后者用成熟果实。其功效:二者均可杀虫,清热燥湿;后者还能行气止痛。
15国槐,国槐。这两种植物都来自豆科植物槐树。前者用花蕾,后者用果实。前者能清肝、杀虫、治疮;后者清热润肝。两者都可以凉血止血。16益母草和益母草都来自于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前者用它的熟果,后者用它的全草。前者能凉肝明目;后者可以疏肝调经。二者均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