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三七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药竹三七词典3.1竹三七别名3.2来源与产地3.3性味与归经3.4功能主治3.5用法说明3.6化学成分的应用3.7。8三七的药理作用4 "*竹节参字典4.1产地4.2拼音名4.3竹节参别名4.4产地4.5原形4.6产地分布4.7性状4.8化学成分4.9药理作用4.10性味4.11归经4.12功能主治4.13三七的用法用量4.材料附件:1竹节参处方;2 .中成药竹节参;3古籍中的竹节参;1拼音zhú jiē sān qī。

2英文参考日本人参根茎[湘雅医学词典]

3《中医大辞典》竹节三七竹节三七是中药的名称,出自清、赵的《百草镜》【1】。

3.1竹三七的别称:竹三七、野田三七、竹三七、白三七[1]。

3.2来源及产地竹节人参(Panax japonicus C.A.mey),五加科植物,根茎为竹鞭[1]。地点:云南【1】。

3.3性味甘、苦、温[1]。入肝脾经【1】。

3.4主要功能为补益气血,化痰止咳,散瘀止血[1]。

1.治疗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肺结核伴咯血,咳痰不爽;胃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1]。内服:煎服,3 ~ 9g磨衣服,1.5 ~ 3g [1]。

2.治疗外伤出血[1]。研磨粉[1]。

3.5使用[1]时要小心。

3.6竹节参的肉质根叫E-37,也叫芋头-7 [1]。功能和三七[1]基本相同。

3.7化学成分根茎中含有多种与人参皂苷相似的竹皂苷[1]。还含有人参皂苷、拟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1]。还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叶醇D,以及微量的β檀香萜和β法尼烯[1]。

3.8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各种实验性炎症及炎性肉芽肿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肾上腺切除后仍有效[1]。能抑制非特异性游泳引起的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降低[1]。能明显促进肝糖原的积累[1]。本品皂苷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1]。

4 "*字典"诸杰三七4.1来源《百草镜》

4.2拼音姓名Zhú Jié Sān Qī:和

4.3竹节参、竹节参、竹节参(花镜)、竹节参、竹节参(科学民间草药)、竹节参(现代实用中药)、竹节参、罗汉参(中国药用植物志)、竹节参、竹节参的别名。萝卜七、白三七(论中药材品种)、水三七(贵州药材)、明七、野三七、鸡冠花七(云南经济植物)。

4.4来源为五加科三七的根茎。65438+10月9-6月挖根,去须根,洗土,晾玻璃炕。

4.5原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60 cm。根茎水平,竹鞭状或串珠状,内质厚,节间白色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向条纹。掌状复叶,茎端3 ~ 5轮生;叶柄细长,长4 ~ 9厘米;通常有5个小叶,薄膜状,宽椭圆形,卵圆形,卵圆形至倒卵圆形,长5 ~ 15cm,宽2 ~ 5.5cm。底部两片小叶形状较小,顶端渐细,稀疏而长,基部呈楔形、圆形或心形,边缘细或双锯齿。上脉无毛或稀疏灰白色刚毛,下脉无毛或有时密被柔毛;叶柄非常短。伞形花序单顶生:总花柄直立,长约15 cm,多小花,柄细;花萼绿色,先端5尖;花瓣5,黄绿色,卵形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背着,花药椭圆形,纵向开裂;子房下位,2室,有2个花柱,离生,向外弯曲。核果为浆果状,球形,成熟时红色。花期为5-6月。结果期为7-8月。

这种植物的粗肉质主根(e-三七)、珠状根茎(珍珠参)、叶(人参叶)都是入药用的,每一种都有详细介绍。

4.6栖息地分布在山坡、沟渠或森林。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产于四川、云南、陕西。

4.7干燥根茎似竹鞭,结节膨大,节间短,每节有浅沟,呈环状,上面有圆形略凹的茎痕,侧面有1 ~ 3凸起和圆点状根痕,或残留弯曲须根。表面黄白色至灰褐色,光滑或有皱纹。质地坚硬。断面平坦,粉白色至乳白色。味道苦涩,微甜。最好是细长、结实、厚重、结实的。

4.8化学成分:根茎含皂甙约5%,其中有竹皂甙IV等。苷元是齐墩果酸。

4.9三七的药理作用①抗炎作用

大鼠在1 ~ 3天内分三次口服“三七”(以三七为主要成分的汤剂)10g/kg,对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炎性肉芽肿和肾上腺切除大鼠甲醛诱发的“关节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②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大鼠口服“三七”10g/kg/天7天或仅1天不降低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但明显抑制非特异性游泳引起的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降低。小鼠反复服用“三七”10g/kg,无论肾上腺正常或饥饿,均可明显促进肝糖原的积累,而口服相当量的葡萄糖则无此作用。口服“三七”10g/kg/天可延长去肾上腺幼鼠的存活时间。豚鼠连续5天口服10g/kg/天,对尿中17酮甾醇的排泄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三七”并不具有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而似乎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肾脏的作用,其抗炎原理可能与此有关。

4.10甜、苦、暖。

(1)《草方便》:“甘。”

②《科学民间草药》:“味淡,微苦。”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苦微甜,无毒。”

4.11四川中医经络:“入肝脾。”

4.12功能主要用于止咳、化痰、散邪、活血。治咳嗽痰多,劳呕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①本草方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痈肿,治狗伤,金刃跌。”

②《中国药用植物志》:“强补、愈伤、止血。”

③民间常用草药集:“治跌打损伤,消肿排脓积。”"它也治疗风寒湿和筋骨疼痛."

④《四川中医志》:“治痨、吐血、崩漏。”

⑤《本草》:“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痰粘、咳痰;血细胞比容不行,吐血,外伤出血。”

4.13竹节三七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外用:研磨,敷料或干洒。

4.14关注《四川中医志》:“孕妇不宜用。”

4.15治疗跌打损伤药方:大叶三七根,一钱,黄金不换根,一钱。洗净,捣碎,用温酒冲服。(湖南药理学)

4.16注:羽叶人参(见“羽叶人参”)和沙参(分布于四川和贵州)的根茎在四川也叫竹根七,同样入药。

4.17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