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有什么著名的特产?
安塞剪纸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典型形式。最初用于装饰、美化生活的“坑坑剪纸”,被劳动妇女代代相传,形成了简单、生动、自由性强的风格,反映了陕北劳动妇女朴素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安塞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花鸟鱼虫,有水果蔬菜,有牲畜动物,有人有树,有自然界的一切美,直接反映了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安塞剪纸艺术家多次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引起了海内外朋友的极大兴趣,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被誉为“活化石”、“地上文物”。安塞剪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全国各地展出。中国中央美院专家称赞它为:“安塞剪纸,百花之母。民族之魂可以在陕北找到,激励中国,无愧古今。”1993年,安塞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安塞农民画安塞农民画,顾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陕西安塞有一千多名民间画家,其中大部分是农妇。工作后,他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并加以反映,颇有建树。安塞农民画构图优美,想象力丰富,技法大胆,色彩效果明显。它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安塞农民画曾参加“法国独立沙龙艺术展”并在世界各地和中国展出,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其中《牛头》获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一些作品。安塞农民画家曾赴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演出交流。65438-0998年,安塞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凤翔西凤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湘乡县柳林镇。此酒为复合香型大曲酒,“酸、甜、苦、辣、香”五味,和谐一致。该酒清澈透明,香甜爽口,果香浓郁,回味怡人。它以其独特的风味跻身名酒之列,享誉国内外。相传凤翔县的酿酒业始于周秦,盛于唐宋。因为凤翔古称永城,是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都城。自周朝开始,民间传说中就有凤凰出,酒饮于河的典故。据凤翔县志记载,凤翔在公元前600多年的秦穆公时期就有好酒好酒。在当地出土的文物中,有属于周朝和战国时期的酒器,表明当时饮酒的盛行和酿酒业的发展。唐朝贞观年间,官宦裴行健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此地。他曾以“亭中送客,蜂醉蝶不舞,三日开国泰,柳中酒美”的诗句赞美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时留下了“花开花落,酒美,但不能醉”的诗句。曾有“东湖柳,柳林酒,女人手”,被称为凤翔三绝。西凤酒是世界名酒。清二年(1910)参加南洋叶全会展览评比,获二等奖。1952年在中国首届国家级评酒会上被评为八大名酒之一。之后在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品酒会上三次被评为全国名酒,并获得金奖。蓝田玉雕玉雕选材考究,人物作品形神兼备,突出个性;花卉作品形象生动,突出了中国玉雕“巧妙、精致、独特”的艺术特色。蓝田玉雕工艺品,尤其是玉碗、玉镯、酒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秦艺术的特点。岐山粉条选用优质小麦粉,经揉、揉、粘等十道工序精制而成。面条又白又细,耐煮又香,携带方便,食用方便。清朝光绪年间,是向皇室进贡的著名土特产之一。1931年,他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在陕西,岐山粉条已形成十余个集中加工基地。立体虎杖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相传为慈禧所称道。看起来像鸡腿,金黄的外皮上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糖心。味道鲜美,时间久了,松、甜、脆、香。风味独特,已成为陕西省传统珍贵食品之一。凤翔腊驴肉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效。,而且对于积劳成疾、久病初愈、气血不足、气短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食疗佳品。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陕西关中盛产中国著名的“关中驴”。凤翔腊驴肉是由驴腿肉精制而成。色泽红润,质地细腻,酥香可口,五味俱全,百吃不厌。自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受到各地的欢迎。老佟家腊羊肉Xi安老佟家腊羊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带骨头的羊肉为原料,辅以芒硝、肉桂、八角、花椒、草果、茴香、青海盐,经腌肉、煮肉、卤肉精制而成。色泽红润,肉脆烂,脂肪分明,油而不腻,味道鲜美。300多年来,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欢迎。水晶蛋糕水晶蛋糕因其馅料透明有光泽,就像水晶一样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曾经和燕窝,银耳,甚至金华火腿齐名。至今仍是陕西省著名特产。其中以渭南产的“乐天牌”水晶蛋糕和Xi安的德茂宫生产的水晶蛋糕最为著名。外形美观,油而不腻,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是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洋县黑米洋种植黑米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张骞出家前,在汉中老家城固(今陕西城固、洋县)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树林里看书困了,就在树下睡着了。在梦中,他参观了斗牛宫,并向文曲星询问他的未来。文曲星告诉他:“未来是万里。”张骞问他什么时候发财。文曲星答道:“看到黑米,你就发财了。”此后,张骞除了努力学习,还经常去江边寻找黑米。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生稻里发现了一粒灰色的稻穗,剥开稻壳,原来是黑米。张骞恰好在这一年做官。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由于味道鲜美,从西汉武帝时期一直到清末,洋县黑米都是作为贡米献给皇帝的。庚子之变,慈禧太后虽如丧家之犬,犹记洋县黑米之香,命人奉上。洋县黑米颜色黑,细胞质白。煮出来的粥呈深褐色,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据陕西省粮油检测站1981年分析,黑米含蛋白质8.5%,比普通大米高出1.7%。含有赖氨酸等八种氨基酸,比普通大米高出15%。据商务部有关部门分析,黑米含维生素B10.21 mg,B20.16 mg,含脂肪2.8%,磷、钙、铁、锌等无机成分也比较高。常吃洋县黑米有滋阴补肾、益气强身、明目活血的作用。若用洋县黑米、陕北红枣煮粥,鲜美香甜,被称为“黑红双绝”。洋县黑米配以银杏、银耳、核桃仁、花生、红枣、冰糖、薏米制成的“黑米八宝粥”,是不可多得的高级滋补食品。如果你能长期服用,你可以活得更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今陕西)和晋国(今山西、河北南部)是两个相邻的大国。他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有时为了各自的利益,两国的国王经常互相利用,甚至互相通婚,结成姻亲。晋王把女儿许配给。他们结婚时,晋王把枣作为女儿的嫁妆,送到秦国。从此,晋国的枣树在秦国宾县生根、发芽、结果。红枣色泽深红,核大核小,皮薄肉厚,脆而干,味甜。最大的枣比鸡蛋还大,有一两重。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也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滋补品。鲜枣含糖量20.6%,干枣含糖量70%以上,含多种维生素14%,可食部分占果实的80-90%。临潼石榴临潼石榴历史悠久。引种初期,先在京都长安(今Xi安)御花园的“上林苑”和骊山(今华清池)的温泉宫种植,供帝王后妃享用。东晋潘岳称其为“天下奇树,九洲之果”。到了唐代,长安周边的石榴种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临潼在长安东25公里,南有骊山,北有渭河。自然条件极其适合石榴生长,长期栽培形成了临潼优良的石榴品种。临潼石榴共有十七个品种,根据植株状况、叶形、果色、酸甜口感可分为普通石榴(食用种)和观赏石榴(观赏种)两大类。两类中有红色和白色:石榴的嫩芽、叶柄、花、果实、皮、籽都是红色的;白色石榴有黄白色的花,皮和种子,除了顶端的叶子和红色石榴一样。普通石榴按汁分可分为糖醋品种。甜石榴有三种:临潼京皮甜、临潼田弘蛋和临潼鲁玉蛋。酸石榴有两种:猩红酸和鲁雨酸。目前,常见的白石榴只有一种,即“临潼三白”,因花瓣、果皮、果粒均为白色而得名。这种石榴味道纯正香甜,品质最好。被评为“冰糖石榴”。临潼石榴皮大薄,仁大软,汁多渣少,酸甜可口。全身都是宝:果实可以鲜食制成果酒、果汁;从果皮中提取单宁,或制成天然染料;根、皮、花、叶均可入药,有收敛、止泻、杀虫作用。黄贵稠酒黄贵稠酒以湖北户县秦都镇糯米和荆门镇小曲为原料。在酿造中,精湛的工艺和严格的操作,需要干净的手,干净的材料和干净的器具。糯米用清水浸泡四个小时,然后淘米,倒入蒸笼,大火蒸十五分钟左右,至八成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将米倒在桌上,拌入酒曲,然后放入坛中密封发酵。发酵期间温度要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三天就能出酒。在整个酿造过程中,从糯米淘洗到拌曲、灌坛、压酒都有明确的程序。饮用时,将酒醅从缸中取出,加入适量干净的冷水,倒入筛子中过滤,放入水锅中加热至沸腾,加入桂皮、白糖趁热饮用。因其汁浓、醇、甜、适口,酒精度约为15%。后来,人们加入中药黄贵,使酒味道芬芳,所以它被命名为“黄贵稠酒”。具有健胃、活血、止渴、润肺的作用。喝这种酒对你的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