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博:面对失信潮,如何保护民族企业?

FT中文网(微博)对官方微博表示,面对日益猖獗的失信潮,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中国需要保护什么样的民族企业?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如何保护中国的民族企业?专栏作家叶檀(微博)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称,“中国需要保护什么样的民族企业?”中国大陆在上世纪80年代再次打开国门,人们开始发现资本更雄厚的外国机构熟悉中国国情并进行公关,将中国的市场收入囊中。这是一个新的触发点。国内外的外资做空现象和资本时代已经到来的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再次点燃了情绪,与隐藏已久的心理压抑一拍即合。

但文章写道,保护民族企业不能突破底线。商业的契约精神不能破坏,否则市场的基础就不存在。民族企业必须得到保护,但对民族企业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尊重对等性和前瞻性的游戏规则基础上,而不是以破坏市场基础为代价。这样的保护无异于自杀。

叶檀认为,中国需要的是植根于中国的企业,而不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破坏中国市场基础的企业。所以,保护民族企业,不能靠破坏公序良俗,靠处处失信,而要靠明确的法律和对相关外交政策的准确研究,才能在谈判桌上文明竞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健康的市场必须以法律维护公序良俗,以透明的信息消除层出不穷的谣言,以政府守夜人的身份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叶檀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