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7月最高气温多少?
概况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200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65,438+000万(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邮政编码741400。代码:620521。区号:0938。
行政区划
清水县辖6镇12乡:永清镇、红堡镇、白拓镇、金鸡镇、秦婷镇、山门镇、白沙乡、松树乡、王河乡、辕门乡、土门乡、郭川乡、贾川乡、汪峰乡、草川铺乡、龙洞乡、黄门乡、新城乡。
历史的发展
2000年,清水县辖1个镇,2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279207人。各乡镇人口(人):永清镇24357上桂乡20386白沙乡16949红宝乡13152小泉乡5984太平乡5712白拓乡10202玉屏乡5868松树乡1278。+0731元门乡11290土门乡14916郭川乡17893金鸡乡15545贾川乡12054汪峰乡9438曹川乡65438。438+03561新城乡10709秦婷乡7664白家乡7175山门乡6624王兴乡3454。
县情简介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东与陕西省陇县、宝鸡市接壤,南接天水市麦积区,西接秦安县,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距陇海铁路天水站40公里。全县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4° 32′至34° 58′之间,东经65° 438+005° 45′至65° 438+006° 30′之间,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辖6个镇,12个乡,260个行政村,1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2600人。
碧水英才,历史文化悠久。汉高祖丁原二年,因置清水县而得名“清泉四注”。被誉为“中原之屏障”、“中原之屏障”。据朱说,轩辕黄帝诞生于清水,现存有漩口窑和沟两处遗址。清水是西汉名将赵充国和唐朝始祖天蚕土豆的故乡。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时战死的地方。齐家文化、先秦文化、汉唐文化、宋金文化积淀丰厚。永庆堡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
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清水县位于龙山南麓渭河流域北岸,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2201米,最低海拔1.025米。年平均气温8.8℃,降水量580mm,日照时数2076小时,无霜期171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县耕地面积96万亩,林地64万亩,草山草坡46万亩,森林覆盖率21.5%。境内山川秀美,青山绿水,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优良,旅游资源丰富。距县城8公里的汤峪温泉是中国十三大名泉之一,自宋明以来一直是陇上一景。温泉水质优良,水温54℃。它们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的含量,被誉为“生命之花”,居全国名泉之首,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和矿泉水开发价值。这里群山环绕,溪水清澈,鸟语花香,森林幽静,一派田园风光。甘肃工人疗养院和体育训练基地坐落其中,是洗浴、疗养、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胜地。花石崖,位于县城东南28公里处,相传是唐玄奘取经途中与黄木狼交战的万字山。黄木有一个狼穴遗址。这里树木葱郁,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寺庙林立,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绿树成荫、绿草如茵、溪水潺潺、花香四溢的秦非子牧场和黄三山谷森林公园令人心旷神怡。轩辕谷关、郭崇墓地、宋金陵墓和庞公仙境都是甘肃的名胜。夜晚的赤壁,古洞的悬岩,平台上的云影,高陵的飞泉,都是不错的旅游景点。
清水作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丰富。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水果、农作物等农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等。,正常年份产量达到1亿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亚麻、向日葵、大麻、蔬菜和花卉。其中人工种植和野生的中药材达600余种,年产量达6000余吨,被誉为“千年药乡”。林果产品主要有苹果、葡萄、核桃、辣椒、梨、桃、杏等。是享誉国内外的天水花牛苹果重点产区之一。沙棘、山楂、草莓、野葡萄、五味子等野果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30万亩,年产沙棘鲜果5万吨。主要有牛、羊、猪、鸡等畜禽50余种,年饲养量654.38+0.36万头(马、鸡);以牛为主的草食家畜养殖业逐步规模化;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珍贵的有冠鹿、金钱豹、锦鸡等。
清水天河品牌优势明显,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