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子?对树木有害吗?

你好,这是一只昆虫幼虫。

科普如下:

简介

臭虫,学名“香椿”(也叫“臭臭虫”)。它是一种会飞的蓝黑色昆虫,指甲大小,水龟形状。它们是半翅目中最多样化的类群,世界上大约有5000种蜻蜓目昆虫。

房屋或树上出生的体色一般为黑色、灰色、棕色。

那些生在荔枝等热带果树上和雨林中的,颜色艳丽——红、黄、绿、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细长怪异的触手。

其狐臭无与伦比,故一般称为屁虫、臭大姐、臭斑虫、臭娘娘、臭蝎子。

“臭”为什么这么臭?原来“臭虫”有一种特殊的臭腺。臭腺的开口在它的胸部,位于后胸腹部表面,靠近中足的基底神经节。当“臭大姐”受到干扰时,她体内的臭腺可以分泌挥发性的虫酸,虫酸通过臭腺的孔洞扩散到空气中,使周围散发出恶臭。

可食用

寄生在农作物或果树上,油炸后即可食用,故又称“九香虫”。

春夏两季,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用九香虫油吸浆,一旦煮熟,就是一种既美味又能治病延年的药用食物。

《中医大辞典》载:“九香虫对神经病性胃病、抑郁烧心、腰膝酸软、脾肾阳虚阳痿遗尿有显著疗效。”

生长和繁殖

臭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卵、初孵若虫、若虫和成虫。其卵呈卵圆形,绿色或黄色,有硬壳,中间腰部有白色条纹环绕,长约2.6毫米,宽约2.6毫米,每个卵块一般有14粒。

作物伤害

在河北北部、京郊等地,蝾螈主要危害梨、桃、苹果等果树,对果实的危害率高达70%,使果实变成“猴头菇”、“梨疙瘩”,味道苦涩,失去食用价值。

在湘南、四川、云南地区,臭虫主要危害水稻,危害率一般在15%至25%左右。

在各大城市的市区,蝾螈危害柳树、榆树、桑树、杨树、槐树、杜仲、泡桐、石榴等绿化树木和花卉。它们吮吸花蕾、花瓣、叶子、嫩叶、果实的汁液,使绿化美化效果大打折扣。

成虫吸食植物的汁液,如芽、嫩枝、花、果实等,造成落花、落果、叶片枯萎;若虫在幼叶、花穗、果实上射出有臭味的液体,也使这部分变成褐色,烧焦。

防治方法

以臭臭虫为例,发生数量一般较少,应以人工防治为主,保护天敌,必要时才采用化学防治。

(1)人工控制

成虫和若虫常在早晚或阴雨天气栖息于树冠外的叶片或果实上,可在清晨或傍晚露水未干不活动时被杀死。卵多产在叶子上的卵块里,容易找到。5-8月成虫产卵期间,可以深入橘园检查,及时清除卵块。但发现卵盖下有黑环,说明卵已被寄生蜂寄生,应留地保护,使其自然繁殖,增加橘园寄生蜂数量。

(2)生物防治

桔小实蝇的天敌丰富,包括黄蚁、寄生蜂、螳螂、蜘蛛等,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3)化学控制

如果虫口过大,人工控制无法解决,可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倍稀释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 ~ 1000倍稀释液。若在敌百虫溶液中加入一些松碱混合物,可提高防治效果,在一、二龄若虫期均可防治,效果更佳。

人身攻击

当臭臭虫受到惊吓时,它会被误认为受到了攻击。臭腺会对着人的眼睛喷毒液,让敌人一时看不到,以便侥幸逃脱。

毒液喷到眼睛上,会当场流泪,眼睛睁不开,剧烈疼痛,眼睛红肿,严重的会导致角膜灼伤缺损,发炎。如果离医院比较远,要及时用纯净水冲洗几次,缓解一下。千万不要揉眼睛。出院的时候,洗完就可以去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