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的功效与作用
高血糖症
调查显示,以荞麦为主食的地区人群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不吃荞麦的地区。其中以荞麦为主食的居民高血糖水平(即高于正常血糖水平)检出率为1。6%;非主食荞麦的人群高血糖检出率为7。33%,后者比前者高出近4倍。以荞麦为主食和不吃荞麦的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也是1倍左右,前者为1。88%,后者为3。84%。这一结论提示,荞麦作为一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杂粮作物,应该更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降血脂
动物实验表明,苦荞黄酮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和高脂血症大鼠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但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所以苦荞黄酮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此外,生苦荞只有经过适当的烘焙加工后才能作为茶叶使用,但苦荞的烘焙工艺要求高,容易将苦荞炒熟,或者炒的温度不够,破坏了苦荞的有效成分,影响口感和芦丁渗出率。这是因为富含苦荞生物类黄酮的槲皮素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对心肌的影响
芦丁,也称为VP,是苦荞麦中富含的生物类黄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毒生肌,益气提神,降血糖,尿糖。荷兰的米切尔·赫托格博士测定了805名老年男性饮食中生物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每日摄入生物类黄酮不少于30毫克的一组,比每日摄入生物类黄酮不超过19毫克的一组,死于冠心病的风险低50%。镁对心肌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减慢心律和心脏传导,增加心肌供血,有利于心脏放松和休息。苦荞中的镁含量是小麦粉的11倍以上。
对血管的影响
荞麦生物类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槲皮素和桑色素具有改善血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作用。芦丁可以扩张血管,维持毛细血管的阻力,降低其渗透性和脆性,促进细胞增殖和防止血细胞凝集,以及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荞麦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食品(药品)。一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铜、钾等。)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研究证实,苦荞中富含的生物类黄酮槲皮素、桑色素、樟脑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临床应用该黄酮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溃疡有祛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奇特功效。
自由基清除作用
自由基是导致癌症、衰老、心脑血管退行性疾病的罪恶之源。因为苦荞黄酮容易被氧化,所以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苦荞生物类黄酮的分子结构符合有效酚羟基理论,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它们有五个羟基,可作为氢供体减少自由基,从而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达到抗衰老、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护肝苦荞生物类黄酮对半乳糖胺和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中毒性肝损伤有一定疗效。结果表明,苦荞黄酮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MDA含量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少肝损伤引起的谷胱甘肽(GSH)的消耗;它可以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肝细胞中的转氨酶等可溶性酶的活性因从细胞中漏出而增加。苦荞生物类黄酮的保肝机制最终在于其抗氧化和抗自由基作用。